佳 运
入秋当防的主要疾病
换季之时,亦是疾病转换之时。人们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呼吸道感染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患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因此,秋季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做心电图检查,经常测血压,根据疾病变化调整治疗方式。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秋天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预防胃肠道疾病要做到饮食有节、讲究卫生、注意保暖。
此外,每逢秋凉时节,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天气转凉后需预防胃病复发,要注意腹部保暖,加强体育锻炼,不吃凉、硬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刺激胃的药物摄入。
秋季许多儿童以及少数老人易患“热伤风”。一方面鼻流清涕,一方面全身大汗淋漓,或兼有溏便。这是衣服加得太早、褥盖得过厚的缘故。常言道:“春捂秋冻”。所以,最好不要过早、过多地添加衣褥,让机体逐渐适应热凉的环境。
秋天应当“平补”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种不同的味道,并且认识到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症、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一般可用豆蔻馒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此外,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应多喝粥,下面介绍几款滋补作用明显的粥的做法。
芝麻粥 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胡萝卜粥 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加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红枣小米粥 红枣50克、小米150克、白糖30克。红枣用水泡软洗净后,同米下锅大火煮开,然后用文火慢慢熬煮,待熟后黏稠时,放白糖,调匀即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补血安神,滋养肌肤。
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栗子粥 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梨子粥 梨子2只,洗净后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可作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痿、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许。赤小豆和米同放锅中,加水大火煮开,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时,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热利尿、止渴之功效。
秋季进补的几点忠告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但进补需注意以下几点:
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处。因此,进补要适量;
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秋冻”也要量力而行
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句流传已久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格言来了。
所谓“秋冻养生”,是指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的逐渐降低,天气的转凉,人应该适当地少穿点儿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地适应寒冷天气,以达到强身健体少生病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有三点:一是“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儿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冻一冻”是可以的。但一旦有强冷空气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还一味地追求“秋冻”而不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招灾惹病,感冒和某些呼吸道疾病就会“不请自来”;二是“秋冻”应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即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和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年老体衰以及长期病号、弱不禁风的人则是不宜“秋冻”的;三是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因为这类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秋冬季节如何提高免疫力
秋冬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在写字楼工作的人群,由于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再加上冬季环境的污染,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这里提供几个提高免疫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睡眠美国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俄罗斯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2.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3.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4.参加运动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有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强。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5.补充维生素每天都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与维生素矿物质有关。
6.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健康人来说,不妨“食疗”,可多吃些乳酸菌饮料;而健康边缘人群,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
秋季须防“水果病”
任何食品都应讲究饮食平衡,虽然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量也会引起不适,甚至生病,专家们称之为“水果病”。
葡萄味甘、酸,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可致泄泻;梨性寒,产妇、寒嗽及脾虚泻者应少食或不食;香蕉性寒,脾虚寒者不能多吃;李子味酸,多食会伤脾胃。
秋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时候,许多人十分喜爱吃橘子。但是,橘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易引起皮肤上的黄色素沉着,易与肝炎的黄疸混淆,这种过食橘子引起的病,医学上称之为叶红素皮肤病。此外,橘子吃多了,还易引起腹痛、腹泻。
空腹吃柿子也易患“胃结石病”,因为柿子中的酸酚成分与胃酸结合会形成结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患有胃炎、胃酸过多、脾胃虚寒、高度胃扩张和部分出血梗阻的病人,在劳累和空腹时,最好不食或少食柿子。
一次吃菠萝过多易过敏,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潮红、四肢及口唇发麻、多汗及荨麻疹。吃菠萝时不可空腹暴食,最好切成片,经盐水浸泡。吃菠萝过敏者应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