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水寒
今天,高层检视中国未来发展全局,已经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所针对的显然是浪费,但值得探讨的是:如今的中国究竟是哪些人在肆意铺张浪费?不回答这个问题,为之制定的方针政策就会本末倒置,无的放矢。
节约或浪费既与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有关,又与支付能力相联系。领低保的下岗工人不能不节约,“一天工资只够吃四碗炸酱面”的民工不敢不节约,为“养房”背上几十年债务的工薪职员不会不节约,平均日收入不足一美元(联合国规定的贫困线)的几亿农民弟兄没有资格不节约,大学特困生一天只敢买几个馒头过日子,在厉行心酸的节约!
那么,现今的中国又是谁在领衔浪费呢?除了那些夸富斗奢以证明身份的大款以外,某些政府机关和垄断部门恐怕是中国铺张浪费的大户。不说行政开支占财政收入的重头,就说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用轿车费用等等一年也达上千亿。更有甚者,豪华度超过发达国家的办公楼,在全国也是随处可见,往往令观瞻者瞠目结舌!
至于为追求一己政绩而闹出的“GDP崇拜”,让中国的自然资源任意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胜剥离,由之所形成的大破坏、高消耗、低效率更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浪费,而这种浪费又往往形成于某一“会议精神”、某一“重要讲话”和某一签字、盖章的不经意之间!
以上种种浪费是中国最大的浪费,属政府型浪费和制度型浪费,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从这些根本性问题着手。
如果只是泛泛而谈“节约型社会”,甚至将着眼点放在民间,既是无的放矢,容易闹出形式主义,而且还会被那些垄断公共资源的利益集团借机搜刮民脂,增加浪费资财。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生活,节约型社会不是抑制民众正常消费。现实告诉我们,公权节约是节约的大头,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设置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而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设置又几乎完全为公权所控制。不有效地约束公权,“节约型社会”无从谈起。
要建立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建立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制度,要坚决取缔政府领导人为彰显政绩的铺张浪费活动,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产业,关停并转严重浪费型产业和企业,对发展模式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