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丽
近一二年,改装车群体呈上升趋势,追求个性、讲究时尚也表现在他们的爱车上。每当这帮人聚到一起,他们会对自己的爱车装什么样的天线、用什么音响、装饰什么图贴……津津乐道,改装经验成了广交朋友的一种独特方式。有关部门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让这些汽车发烧友也能“心想事成”。这也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第四个年头时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应该正视的课题。
“改装族”的个性化特征
热衷于汽车改装的群体相对于普通在用车消费者来说是个不大的数目,在北京也就20万人左右。他们数量虽少,但影响力却很大,而且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这部分人按对车辆改装的需求程度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痴迷的“发烧友”。这部分人很专业,把车看成自己的“另一半”,对车相当熟悉,包括工况、发动机、音响等。说起改装设想来头头是道,而且有经济实力,能把改装的梦想变成现实。这群人追求时尚,喜欢挑战,有主见,动手能力强,生活比较另类。
第二类:追求“回头率”。这部分人对车况一知半解,相应的对改装的要求也没有第一类人那么强烈。但求新求变的心理让他们不满足现有的车况,于是换个“火花塞”增强点动力,装个“排气筒”找找“跑车”的感觉。改装费用要求适中,有动感,视觉能“焕然一新”即可。这部分人表现欲极强,不拘于现状,善于创新,他们在改装车人群中属于多数,可占60%以上。
第三类:陶醉的“自我派”。这部分人只对车的外观动脑筋,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改装”,只能叫“装饰”。在车身上五颜六色的贴个“纸贴”,或加几根天线,天线上装点小彩条,寻求飘逸的感觉。这部分人对车的结构不太了解,收入不高,年轻人居多,喜欢与众不同。
变“堵”为“疏”,理顺改装车流程
1.定标准,规范改装车市场。据天龙汽车汽配城的金顺达装饰店经理谭金介绍:“现在来给车做改装的人热情很高,但怎么改?基本上都没有一个整体的方案。有些车主凭个人喜好,单独追求大马力,不考虑整车的协调性、操作性和安全性,往往留下事故隐患。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正确的引导。”卖方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消费者说了算。既然有人对车的改装“情有独钟”,不如顺应市场需求:明示能够开展此业务企业的入门资格;出台“大改”或“小改”、“改内”或“改外”的系列套餐标准,针对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从多角度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2.售前改装,推行按“需”造车。有人说,21世纪是“个性化”的世纪,改装车体现了车主的审美情趣和个人爱好,满足需求就得抓源头、规范改装车市场,由厂家的改装车部或改装公司接受消费者的“个性化订单”,实行“特车特价”。根据整车的制造原理,结合消费者改装的意愿,生产出一辆辆个性化的汽车,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占领了市场挣得了利润。一汽大众已率先在全国推出个性化订单,奥迪A6占了先机。
3.事后改装应“有章可循”,满足对车的个性化装扮。就汽车产业的规律而言,批量生产是现代大工业的特征,满足消费者对车个性化的需求只能因人而异、因车而异。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对车型内外要求的多样性。据了解,目前改装车的范围一般在灯光、天窗、音响、前后保险杠、车身漆、排气管等方面,改装费用从几千到十几万元不等。“美女经济”可以轰轰烈烈,"改装经济"同样也能大放光彩,抓住了机遇就赢得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