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曼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10月24日公布,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自2003年底以来,共确认了121起病例,其中62人死亡。但仍然没有确定禽流感的人际传播。
■ 2004年1月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未发现人际传染。
■ 2005年5月中国境内青海湖1000余只候鸟死于禽流感病毒。
■ 2005年7月21日印尼卫生部确认,1名38岁的农场工作人员因感染H5N1病毒死亡。
■ 2005年10月 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俄罗斯、哥伦比亚、克罗地亚、瑞典、英国、日本等国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
■ 2005年10月中旬以来,我国台湾、呼和浩特、安徽、湖南、辽宁等地发现禽流感疫情,各地加强防疫工作。
2005年10月中旬以来,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词——禽流感,这三个已经并不陌生的字眼为何在2005年的冬天格外升温?致命的禽流感病毒H5N1是否会向人类袭来?面对新流感暴发的威胁,我们该怎么办?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健康教育所所长王星火
本帕德是个穷人,只能靠打临工养活一家老小。有一天,本帕德得到一笔意外之财——邻居家的鸡突然成批死亡。他把死鸡捡回来拔毛破肚烹煮。邻居们告戒本帕德不要这么做,但他是个固执的人,他说他不怕禽流感。
但禽流感更不怕他,不久本帕德病倒了。第一次检查结果显示是阴性的,但4天后医生解剖他的尸体时,发现是阳性的。尸检医生看他的第一张X光片,发现他的肺部呈白色样变。在第二张X光片中,他的肺已经化为了液体。48岁的他被禽流感夺去了生命。
现在,本帕德的儿子还在首都曼谷的医院里接受康复治疗,这对父子是本年度第一起禽流感相互传染患者。他们所居住的村庄,而今已变成反禽流感战斗的前沿。
——引自《羊城晚报》
上篇:流感,威胁日益增大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首次爆发,此后,就不断侵袭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目前,禽流感在全球有蔓延之势。专家认为,如果禽流感病毒变异,或和流感病毒混合后产生新变异,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特性,那么对人类将是一场灾难。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新型流感随时可能出现。非典之后,人类再次面临新的威胁!
禽流感,并非只属于“禽”
禽流感本来是只在禽类间传播的传染病,全称禽流行性感冒,又称真性鸡瘟,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家禽(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禽流感,发病情况轻重不一,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都有。
◆ 禽流感开始侵袭人类
过去认为动物病毒一般不会跨种属传播,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变化,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跨越了原先的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1997年香港的1名儿童死于流感继发的肺炎,分离病毒经鉴定为H5N1毒株,这是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首次报道。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
◆ 人间禽流感
目前引起亚洲禽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是H5N1型流感病毒。人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发生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称为人间禽流感。它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的轻重因病毒亚型的不同而异。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恢复快,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虽然因患禽流感死亡的人数并不多,甚至抵不上一次飞机失事或者一次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但人感染禽流感的死亡率,却高达50%以上!
禽流感带来的双重忧患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很有可能变异为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禽流感病毒的威胁并不仅仅是可由禽类传给人类,它还潜藏着双重忧患。
1、变异之忧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由核糖核酸(RNA)片段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科学家通常根据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类别的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各型又分为不同的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非常容易变异。亚型内的变异属于较小的变异,新亚型的出现是较大的变异。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较大变异,故可导致世界性流行,20世纪的4次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均为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慢,可导致局部流行;而丙型流感病毒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
目前虽然还没有确诊的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病例,但如果病毒在人体内变异,新病毒就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2、与人流感“携手”之忧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前提是,需要有与人体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位点。由于人类与禽类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容易结合。而猪很特殊,体内同时存在人和禽流感病毒的两种受体,因此在猪体内有可能实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的杂交,从而获得人类细胞特异结合位点,形成对人类有严重威胁的流感病毒的新毒株。
如果禽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混合,很可能会产生新变异,衍生出更容易在人体生存和传播的病毒。
流感大暴发,比非典更可怕
除了禽流感带来的双重忧患,现有人类流感病毒也面临出现重大变异之忧。真如此的话,由于人类没有相应的免疫力,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发病和死亡,甚至造成社会活动的瘫痪。
◆ 传染性超过非典
流感一旦暴发,其“威力”一点不亚于非典,它的传染性要强得多。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在阳光中,我们能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小颗粒,这就是气溶胶),比非典经过飞沫传播的的危害大得多。而且,非典的传染性集中在症状严重期,因而容易在医院感染而不易在社区传播;而流感在发病前的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均有传染性,它既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也容易在家庭、单位、学校、托儿所、老人院广泛暴发流行。
◆ 流感“作恶”史
流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曾多次暴发的流感大流行,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远远超过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伤亡数字。
■ 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
时间流感名称流感病毒类型死亡人数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0万~5000万
1957~1958年亚洲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2N2100万~400万
1968~1969年香港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3N2100万~400万
过去,人们误认为流感是上帝的惩罚,把它命名为“Influenza”,意即“被魔鬼侵入”。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流感流行的记载,1915年,英格兰就发现了少量的流感患者。
目前得到确证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是在1918年的欧洲大陆。这次流感大流行在6~9个月的时间内席卷了全球,造成全球4亿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总人数。仅在美国,就有55万人因此而丧生,比其在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阵亡的总人数还多,当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下降了13岁。这一次流感大流行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成为人类传染病史上最大的灾难。
此后,流感又有几次大流行,分别是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据以往流行规律,流感大暴发,时间间隔最长的39年,最短的仅9年。如今,距离上一次大流行已经过去了28年,这个威胁人类的健康杀手是否会卷土重来,导致全球大流行呢?
在2004年11月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专家何大一指出:“产生一个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必要因素目前都已具备,再一次的全球流感流行几乎不可避免。”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目前还不完全确定2006年春我国是否会出现流感的大流行,但高度重视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好应对大流行的充分准备,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1
流感和普通感冒
人的一生可能患过很多次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它多由鼻病毒引起,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大约7天痊愈,不引起流行。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它的全称为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是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一般突然发病,全身症状明显,出现高热(39℃以上)、畏寒、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咽喉痛、干咳等。体弱者会发生并发症而死亡。
中篇:备战,多部门协调防控
中国面临的威胁
本文截稿时,国内尚无确诊的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我国对流感大流行仍要格外警惕,原因是:
(1)中国的人口最多,大、中城市多、人口密度大,一旦出现大流行,发病、死亡有可能最多。(2)中国的家禽饲养数目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且和很多亚洲国家一样,存在旱禽、水禽、猪相互接触的饲养环境,有可能成为不同种类流感病毒杂交、变异的地区,因此有早期出现流感新亚型的可能。(3)中国有漫长的边界线,国内外人际交流频繁,流动人口多,境内有数条野禽迁徙的国际路线穿过,病毒既易于从他国传入,也有可能由此传出。(4)此外,由于人口众多,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后勤准备需求量(疫苗、药物、口罩)大得惊人。
上述情况警示:中国必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更认真地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
预防接种:我国防治禽流感的成功对策
防治禽流感流行是预防流感大流行的第一线工作。世界大多数国家防治禽流感采取监测、发现、扑杀的对策;而中国在此之外,增加了前期免疫的对策。
目前,中国成功地研制了三种禽流感疫苗并且已经大规模应用,对大、中型饲养场家禽的免疫几乎达到了100%。中国的家禽数目占亚洲的40%以上,而近年来发生禽流感的次数却不到亚洲总次数的2%,这充分说明了预防接种的效果。事实证明,虽然免疫后的家禽仍然可能携带病毒,但重要的是只要禽流感暴发流行减少了,人类接触死禽的机会就会减少,罹患禽流感的机会必然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间禽流感病例都发生在对家禽不免疫的国家。
政府重视 各地携手
11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会议提出了包括中央财政从今年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立即启动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工作,加强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等12条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
此后,各省市纷纷出台措施,对禽流感严密监控,在非典期间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再次出现。
防治流感大流行,我国成功战胜非典的经验可以充分借鉴,特别是建立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动员和多部门协调的防控体制。坚持及时透明的疫情预报和通报制度,广泛开展教育培训。一旦发现,严格隔离控制早期病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对接触者早期服用预防药物。如果进一步流行,果断在局部采取停课、停产等措施。必要时医院要对病人按严重程度分类,集中力量收治重症病人,严格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凡是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建立家庭病房及时隔离病人。
下篇:预防,全社会积极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向人们发出警告,其目的就是提起人们充分的注意,采取防控措施,从而将灾难避免,或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据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有特效的抗流感病毒治疗药物,虽然已有一种针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对抗流感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只限于流感早期有效,而且这些药物只能缩短病程,减缓症状,并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所以,对于流感,预防是关键。
除了国家间的协作和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制方面加快步伐外,个人也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专家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
加强防护,提高抵抗力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流感非常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减少流感的发生。
①注意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②勤洗手、脸,保持口、鼻、眼部清洁;③避免居住拥挤,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④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⑤平时要多饮开水,多吃清淡的食物;⑥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⑦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此外,家里可准备一些体温表、口罩、抗病毒药、洗手液(肥皂)、纸巾等以备急用。针对禽流感,应注意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菜板等烹饪工具要生熟分开;购买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禽类,尽量不购买活禽;远离禽流感疫区。
摆正心态,科学应对
非典的经历告诉我们,回避和恐慌都不可取,只要我们吸取非典期间的经验教训,全社会携起手来,定能战胜流感病毒的威胁!
应对流感大流行,不仅要做好防病知识的储备、心理承受能力及必要的物质准备,还要具备对大量防病信息鉴别、识别的能力,尤其不能轻信任何传言和小道消息。要关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健康教育部门对疫情的分析和对传染病知识的宣传,用科学的头脑和正确的心态对待疫情。
相关链接2
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
老人、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和儿童由于抵抗力差,医务人员由于直接接触机会多,应成为预防流感的重点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专家简介
曾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执行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与应对科学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生殖健康专家组成员,国家计生委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等。为我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公共卫生的众多领域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成果。对非典流行的战略和战术应对提出了重要建议,发挥了关键作用。
安静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2000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东京都神经科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部门做留学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员。主攻方向为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王星火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健康教育所所长。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控烟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编后:即便是最严厉的警告,次数多了,也会让受众产生厌倦心理,松懈下来。科学界近年来反复预言流感大暴发即将到来,但随着时间流逝,少数人已经开始抱怨,称这不过是“狼来了”之类的空话,但是对流感的警惕万万不可放松。“狼”来还是不来,“狼”究竟有多可怕,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