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对老人和病人过度照料

2005-04-29 00:44:03刘家元
保健与生活 200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家养老院慢性病

刘家元

对老年人在生活及健康方面给子适当的关怀和照顾非常必要,这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不过,近来国外有研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健康的老人,还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接受“过多”的帮助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但对老人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德国心理学家联合会对许多养老院调查后发现:对老年人过多帮助反而会加快他们的衰老过程。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对老人关怀备至,老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包括能够自理的事情,如穿衣、穿鞋、梳理等都由护理员代劳。结果形成了一种依赖关系,使老人的生活失去了独立性,自己无法按个人意志和爱好来安排生活,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反而加剧了身心的衰老。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凡是老人能够处理的事情最好让他们自己单独去做,这样能够使老人们勤动脑和多动手脚,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发展,对四肢骨骼和肌肉的强健也大有益处。作为护理人员,一般只需给予必要的帮助,比如做一些特殊的护理即可,应多鼓励老年人按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日常活动,这才有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对慢性病病人给予热情关怀本是一件好事,但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研究后提出:如果这种关怀“过度”了,慢性病老人的康复期反而会延长。研究人员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作后康复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妻子外出工作,无太多余暇照顾丈夫时,丈夫的心脏病却恢复得令人满意;而那些整日守在丈夫身边,对其倾注无微不至照顾的,病人的康复期反而延长。

为什么“好心没有好结果”呢?原因在于,慢性病人心理上常会有一种依赖心理,心理学家称之为“病人角色”,表现为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常产生需要依赖医生的治疗及他人的照顾的心理,虽病情好转,但总认为自己尚未康复,还想继续治疗或依赖他人的照顾。这一心理适应过程本身对慢性病患者是有好处的,因为病人能面对现实,执行医嘱配合治疗,同时也得到了家人从心理上的“安抚”。但病人也容易从心理上安于这种依赖,失去与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和康复的动机,使躯体及思想处于休息状态,从而减弱了自身内在的抗病力和免疫功能,因此成为康复的障碍。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养老院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52
谁更难过
意林(2020年22期)2020-12-04 08:14:52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2
癌症只是慢性病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8
老太太养老院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