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致
1944 年4 月29 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
1961—1967年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
1967—1968年在国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工作。
1968—1970年在广东珠海白藤农场劳动锻炼。
1970—1983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1983—1984年在中科院干部局工作。
1984—2002年任联想集团总裁。
2002 年至今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
让联想成为现实2005 年12 月11 日,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05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由2004 年的第二位跃居第一, 成为本年度“ 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
企业领袖年会给柳传志的评语是,以“投资家”的身份,不断扩大在商界的影响力,同时让“联想系”军团不断壮大,帮助联想集团并购IBM PC 业务,因此成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
去年11 月27 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中国活力城市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联想控股集团总裁柳传志作了题为《以联想为例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演讲。他不无自豪地谈及联想的发展:2005 年,联想全球已销售出760 万台笔记本电脑,占全球市场7.6%,比2004 年同期增长10.7%;集团营业481 亿港元,税后溢利达10.2 亿港元,同比增长13%。
首次透露并购IBM 内幕
一年前,联想并购IBM 并不被业界看好。这样的观点持续至今天。在11 日的2005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联想控股集团总裁柳传志首次公开讲述了联想并购IBM 的整个决策及整合过程。柳传志说:“整合一年,结论是比预期要顺利。经验教训就是一条,做以前一定要想清楚。现在大家对业绩就比较认可了,但当初并购之事遭到了大股东一致反对。他们认为风险太大,难度也太大。全世界并购案例中成功的仅占25%,更何况这个被大家比喻为‘蛇吞象的并购案。”
企业最终追求的是效益。柳传志透露,最终的决定是算完账之后做出的——并购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来源。
柳传志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IBM 为什么要出售这部分业务?答案找出来了。IBM 制定的方针是以软件和服务为主,要把硬件部分逐渐剔除出去,磁盘、打印机等几个硬件业务已经全部卖出,结果是双赢。此次出售PC 业务是其整个战略的继续,不是圈套。第二个问题,为何PC 业务在IBM 手上会亏损,联想敢说并购完之后能实现盈利?柳传志分析认为,IBM 的PC 业务毛利率高达24%,联想的毛利率只有14%。由于IBM 成本高,24% 的毛利率没钱赚,而联想控制成本的能力很强,所以结合在一起是优势互补。
柳传志的联想从2005 开始
联想控股将做大风险投资和传统行业2005 年11 月13 日晚,在2005 年“中国IT 财富(CEO) 年会”上,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表示:作为投资性公司定位的联想控股,今后的业务主要在两个领域——风险投资和传统领域进行并购投资,“在药业和玻璃业这两个传统领域,联想控股会加大并购投资力度。”
弘毅投资为联想控股旗下专事并购投资管理的子公司,去年6 月23 日,由其控股的中国玻璃(3300.HK) 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发行总共9000 万股新股。
数月来的并购投资活动,表明联想开始从IT 产业跨入传统产业,今后在传统产业的“并购投资行业内公司”的商业活动会明显加大力度
柳传志称联想做药痴心不改
去年9 月29 日,联想控股旗下的北京弘毅投资管理公司投资2.1 亿元获得了南京先声药业31% 的股权, 拉开了联想控股涉足国内医药业的序幕。弘毅投资总经理赵令欢当时曾表示, 医药行业将是其重点关注的行业, 弘毅投资愿意用钱和时间在此领域“搏杀”。
随后, 又传出弘毅投资与另两家企业争购重庆陪都药业的消息, 但结果却是因分歧过大而不了了之。这次“挫折”让业内人士担心, 联想控股进军医药业的步伐是否会因此放缓或者停滞。
虽然收购重庆陪都药业未果, 但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对药业仍痴心不改。2005年11 月14 日, 柳传志坦言:“ 联想控股投资药业的目标绝不会动摇。” 弘毅投资首先会谋求成为并购企业的控股股东,然后运作企业上市。
拉来美国财东做房产
2005 年11 月2 日,联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宣布,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房地产领域共同进行投资和开发。根据协议,华平于今年投入不少于2.5 亿元参与融科智地现有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双方在包括二线城市在内的中国内地寻找及开发新项目。华平是美国巨型私人资本投资机构。
这说明中国IT 产业元老级人物、联想控股掌门柳传志已决心加快在房地产领域的进军步伐。房地产业目前是柳传志为联想控股设计的未来支柱产业之一,其麾下的融科智地于2003 年正式进入住宅领域,相继在北京、重庆、武汉、长沙等地获取的多个住宅购地项目资金已超过20 亿元人民币。
但一贯小心谨慎的柳传志对房地产业总是有所顾虑,该领域毕竟风险极高,为此融科智地两年来一直保持低调。与美国华平的签约,意味着融科智地将全力出击。那2006,或者以后呢?相信柳传志能够给我们更多的联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