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空的教鞭

2005-04-29 00:44:03林少汀
心理与健康 2005年12期
关键词:责罚教鞭慈爱

林少汀

● 少时教我语文的潘老师要退休了,我特地回老家参加他的退休告别宴。宴会中,一位已近中年的师兄举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是要送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只见他从身后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哇——天哪!是老师的教鞭!”众人齐声惊呼。

我上学时,在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家乡梅县,教鞭依旧是教育权威的象征。即使再顽劣的孩童,终究还是会在如雨般挥落的教鞭下求饶悔过。那时的潘老师还年轻,和学生亲如朋友的他一般不会使用这招,直到有一位学生闯下了大祸,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危险,他才举起了那根闲置了很久的教鞭。

“老师下手并不重,可我硬是不肯认错。”中年师兄回忆着——

“没想到,潘老师突然叹口气道:‘我是你的老师,却没有教好你,其实这也是我的过错,我有责任。于是,潘老师每打我一下,就用教鞭重重地打自己一下!师生的僵持,在此起彼落的教鞭声中无声地进行着。全班同学一开始目瞪口呆,到后来啜泣声四起。等潘老师重重地打了自己三四十下以后,竹制的教鞭竟然一点点裂开了。原本死不认错的我终于忍不住‘扑通一声跪下,一把抱住潘老师,泪流满面地向老师忏悔认错。学生红紫的掌心,老师瘀青的大腿,一条打裂的教鞭,终于唤回一个濒临失足的少年悔改的心。”

“责罚,其实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参考的界线,因为人生中许多事情确实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就没有回头路可让你重新选择。”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潘老师,温暖慈祥的语气一如昔日。“但再严厉的责罚,都离不开慈爱的动机;真正的慈爱,是应该只有爱没有愤怒的。而这些,孩子们终究会明白……”

哽咽无语的师兄,走到潘老师面前深深鞠躬:“我要感谢恩师您当年把我打醒……”

可以想见,当年那位放荡不羁的少年决定偷偷收藏起这根教鞭时,他就已经清醒了。这根凝聚着

慈爱的教鞭,穿越了时空,将成为他整个人生永恒的支柱。

猜你喜欢
责罚教鞭慈爱
这根“教鞭”有点甜
慈爱的妈妈
探索惩戒艺术,提升德育实效
全国教育大会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研究
青年生活(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教鞭(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0
责罚学生要念好“四字经”
职业·中旬(2017年7期)2017-07-29 13:01:42
最慈爱的爸爸
负荆请罪
爱,飞越两千公里——慈爱嘉养老服务广东乐从公益行
福利中国(2015年1期)2015-01-03 08:40:27
品牌是如何形成的——记“慈爱嘉”的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
福利中国(2015年3期)2015-01-03 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