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新 陈家钰等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于2000年在全国率先成功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2004年4月又探索建立了办事便捷、公开透明的信贷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树立起农户小额信贷支农“知名品牌”形象,实现了信用社和农民的双赢。一年多来,中心累计发放31875笔贷款,比上年同期增长35%;投放金额203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1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12937户,覆盖全镇农业生产户近80%。农村信贷的有力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全镇农民人平纯收入4118元。信贷服务中心建立以后,信贷手续简化,服务便民,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民贷款“新难”。2000年农户小额贷款推广以来,在解决农民的生产发展资金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基本解决了农民贷不到款的问题。但在农民贷款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难题,即办贷手续和程序复杂、信贷办公室和信贷员难找。2004年以来通过建立信贷服务中心,使之得到有效解决。信贷服务中心建立以后,农民凭“两证一章”,即贷款证、身份证和私章直接到中心办理小额贷款,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该镇梅林村四组的饲料销售大户陈天德,在信用社办有2万元的贷款证,借贷、还款业务发生频繁,原来贷款还款要台前院后、楼上楼下跑,有时跑空路,节假日还找不到人,自开办信贷服务中心后,他的体会是“环境舒适,态度亲切,随到随办”。
促进信用社自身发展。信贷服务中心建立前,信用社一直是多网点、零散式经营,常年下大气力抓信贷管理,但效果不好,多头贷款、超权限放款、跨区域放款等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建立中心后,信贷业务办理相对集中,开展信贷工作的人力、物力支持得到加强,信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制度化管理的良性快速发展态势。到2005年6月末,全社农户贷款余额达到115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66万元,增长11%。一年来,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1343万元,农户不良贷款绝对额比年初减少113万元。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下降355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由去年的21%下降到今年的16%,下降了5个百分点。到200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678万元,比年初增加164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878万元,较年初净增1404万元,增长17%;各项业务收入达到865万元,同比增长44%。
奠定了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的基础。信贷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农村信用资金更加方便、快捷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绝大多数农民带来了实惠,信贷服务中心运作模式和经验在全区得到认可和有效推广,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影响。近年来,该镇相当一部分农户在市场的引导下,借助信用社的信贷支持,生猪养殖形成规模,成为农民创收和增收的主要途径。该镇养殖示范户徐国宏在信贷服务中心的支持下,累计贷款526万元,发展生猪养殖,现已形成年存栏良种种猪1000多头、年产仔猪1万多头、出栏育肥猪过万头的养殖规模。全国劳模生猪营销大户史光权借助信贷支持,年销生猪40万头。中心成立以来,发放生猪养殖贷款3562万元,支持了全镇480个生猪养殖大户,全镇出栏生猪15.2万头,产值过亿元,人平生猪养殖增收过百元。目前,全区12个乡镇(街道)中,区联社营业部和龙泉、分乡等乡镇农村信用社分别在今年初按照这种模式组建了信贷服务中心。全区乡镇(街道)信用社已建立信贷服务中心5个,覆盖全区84个村、58483个农户,可为农民直接提供支农贷款1.2亿元以上。
推动农村信用环境改善。通过信贷服务中心为农民贷款提供一条龙服务,使贷款证成为农户的“信用证”、农民到信用社办事的“通行证”,广大农户尝到了讲信用的“甜头”,形成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信用氛围,增强了农户的信用意识,促进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2004年,鸦鹊岭镇在农村信用工程创建中,被评为市级信用乡镇,60%以上的村被评为信用村,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拖欠信用社贷款得到了有效清收和保全,村级债务落实率达100%。在今年的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改革中,该社仅用10天时间就在全镇募集股金1210万元。目前,鸦鹊岭镇12937个农户被授信农户小额贷款,占农户总数近80%,授信额度达6006万元,其中授信2万元的优质小额农户450户,授信额度5万元的优质小额农户148户。
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的成功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决策者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理念。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牢固树立与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理念不动摇,真正把农民放在贷款营销的中心位置。从根本和长远看,只有广大农民更富裕,农村经济更发展,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高,才有更坚定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正是重视“三农”发展,在成功推出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基础上,才又更进一步构建信贷服务中心,用更贴近农民的方式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最终实现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赢利的目标。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必须瞄准农村城镇化方向。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的主题和方向。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民市场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其核心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减少农业劳动力。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正是瞄准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减少农业劳动力过程中,通过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资金引力促进农村产业聚集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解决了资金出路问题,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城镇向农村的辐射作用,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附加值,更为有效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比较优势,进而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三、农村信用体系改革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农村信用社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不断增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资金支持的能力,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与经济发展互动的良性效果。鸦鹊岭镇农村信用社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使广大农户得到实惠,关键在于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树立“农民发财我发展”的经营理念,从农民生产需求出发,坚持改善服务手段,通过建立信贷服务中心提供更优质高效、更实惠直接、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形成了经济金融互动、社农双赢的可喜局面。
四、农村信用社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支撑。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管理水平,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前提。鸦鹊岭信用社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以信贷中心为代表的良好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运行。调查发现,主要有四个制度在其中起着支撑作用。一是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从接待客户、受理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风险控制、贷款收回等全过程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岗位责任。二是有健全的信贷预警制。在贷款收回上,严格实行期限管理,本月对次月到期贷款,由内勤人员逐笔登记明细,交由信贷员及相关责任人逐笔消化,对当月不能收回的,直接与责任人工资挂钩。三是有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在坚持贷款“三查”、审贷分离、逐级审批等制度的基础上,严格实行贷款包放、包收、包管、包赔的“四包”原则,逐笔签订贷款清收责任状,坚持贷款责任全程负责。四是有健全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有较完善的“三会”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