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佐齐: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校长、博士、教授,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学家。目前正在从事以中贯西的E-MBA 系列丛书的撰写工作。
“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不理。”
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不理。
首先,管理这个词在中、西方有理解上的差异,国外是针对所有范围,包括政府、行政、企业怎么去做,再根据具体情况将基础性知识进行再组合,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而且一定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而在国内,管理学侧重于数学和经济学,一说管理,更多的理解为是特指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比如MBA 教育。
在这一点上,MBA 和EMBA 的教学院校担负着很大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的责任。我认为,师资的调配是关键,在国外是根据师资的个人学术情况调整教材和教学方式,确保了教学的方向性和完整性。所以在MBA 教育中,师资团队的培养和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也是我们国内目前MBA 教育中存在的很大瓶颈。但国内的教师也有很大的长处,就是教学的严谨和严密性。
另外,在MBA 与EMBA 教育中,我发现国内缺乏教学院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校不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学生不了解课程的设置和走向,他们达不成一致的目的,无法共同努力去完成所学课程,往往是你学你的,我教我的,无法实现教学相长,最后无法双赢或共赢。
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希望在与山西各大院校的合作中,实现教学项目的合作和互通有无。
MBA、EMBA 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为跨国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强强合作,做大做强。很多正在上MBA 的学生不断问我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面对将来的就业出路,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是不是出国读MBA 镀一层金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教育背景只是一个外因,决定你未来的还是心态和实力。在美国,也一样有MBA 的毕业生找不到好的工作,这也是由市场、企业所决定的。所以是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功能和加工过程,学校调整教学方式,老师强调教学能力,一切为了产品开发,这样的人才更具实战性。
现在比较流行一个说法,即雇员的执行力。也就是说必须把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区分,意即MBA 与一般的策略执行人员是有区别的,因为人力有一定成本的资源,这里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讲究的是从“千金市骨”到“人尽其才”过程的稳定性,人才不应该被拿来当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