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文 伊 玲
一弯堤岸,舞动着清冽的湖水,风情万种、情调无限;平坦舒缓的林荫大道,承载着历史的车轮和芸芸众生的脚步;一虹“新月”,一曲“古桥”,传承着古韵今风的人类文明。在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处处都能看到苏州市政公司的作品,处处都浮现着市政人挥洒汗水的身影。记者走进了一座洋溢着火热激情的红色小楼,采访了站在城市建设的最前沿的企业领军人汤正才,成熟稳健的他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故事。
深化改革调整经营策略
做企业永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件事——不停地变,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这也许就是汤正才和他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最深刻的体会。
始建于1957年的苏州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由于历史的积淀,企业冗员多,包袱重,竞争力差。面对众多的困难和矛盾,汤正才带领他的团队以改革为利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2001年6月,经总公司职代会通过,苏州市市政公用局批准,汤正才引领企业率先在江苏省市政行业中进行了事业单位转、改制的尝试,2002年10月公司成功地由事业单位一步到位转、改制为民营企业。在改制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一家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壹级资质的企业,苏州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实践着“向外拓展,主副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做精做强、做强做大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以市政工程建设为核心的“专业化基础上的有限多元化”发展之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初步发展。
苏州市政工程集团在市政工程施工为主业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的多元化经营项目,现已涉足园林绿化、房地产、仓储物流等,开拓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空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在实践中,汤正才充分感觉到,以前在国有企业没有直接面临市场风险的体验,而现在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全凭自身来主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完全靠自己去把握,民营企业遇到了持续发展的瓶颈。汤正才清楚地认识到,从民营企业到国有企业虽然机制已经变了,但员工观念上的转变比较缓慢,国有企业的痕迹还比较深,思维定势还很浓,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公司的活力不够,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强,但民营企业绝对不能重蹈覆辙,回到过去的模式里去。所以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与论证,在企业从国有企业转、改制成民营企业的第三个年头,又在民营企业内部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集团化战略。从结构上整合企业的资源,构建集团核心竞争力,搭建文化支持平台,最终把战略、文化导向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进行“裂变”,建立诸多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将该专业做专做精为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公司集团化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民营企业内部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公司集团化战略后,使得大家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给想干事业的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了责任共担、风险共承、利益共享的原则。尽管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外部形势对施工企业很不利,项目少,施工队伍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他们的企业在区域市场中已没有更多的优势,但实施公司集团化战略后,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了向外地市场拓展的主动意识。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以新的理念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身处于一种最优状态去面对市场。”汤正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加强管理树立企业形象
苏州市政工程集团以管理为主题,制定统一、规范、协调、效率的管理原则,使公司上下形成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执行力,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品味和档次。2004年公司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三个管理体系的认证。但人的思想观念很难改变,要员工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观念必须要一个过程。为此汤正才和他的领导团队,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向员工灌输新思想、新观念,努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现在将每周星期六上午固定为员工学习时间,并引导企业和员工要从学习型向思考型转变,做思考型企业、思考型员工。
一个企业的凝聚力离不开企业文化。转改制成民营企业后,苏州市政工程集团在企业文化上,比原先在国有企业抓得更彻底、更实在。作为这个团队文化的倡导者、调整者、决策者,汤正才主导的“企业是我家”的文化价值观已成为他们团队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是我家”大家庭的氛围十分浓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处处体现人性、体现温情,这巨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企业是我家”的大家庭的氛围成为这个团队的根基,对家庭的确有困难的员工,企业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关心员工的小家,而且还要负责到底,真正体现企业作为一个家的概念。
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汤正才知道,企业的每一项行为,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它同样是一种社会行为;企业不仅是一个商业组织,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健康向上发展的民营企业,他们开展多项公益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04年11月汤正才所领导的企业捐赠成立“苏州市政阳光青少年成长基金”,关注青少年教育事业,支持苏州观前街道青少年成长之家,这一活动被评为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事。(观前街道青少年成长之家是从20年前解决双职工子女吃饭问题的“小饭桌”、放心班开始的,如今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第二课堂。)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苏州市政工程集团发展历程中,挫折也有,尝试也有,努力也有,但对汤正才和他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收获。两年多来的民营企业之路,希望、努力、思虑伴随着他们所走的每一步。清醒的决策头脑、强势的执行能力、长远的发展目标、稳健的奋斗轨迹,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在他们的思绪中。在探索民营企业阳光旅程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也给明天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