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祖尧
《七色土——欧亚美澳非旅行日记》,30多万字,沉甸甸的一本书,赠我的是作者郝志远。
志远从参加乡县政府工作起,30多年一直从政,过去有多本著作问世,诸如《公民建议论》、《追求——通向民主的桥梁》、《领导者素质初探》等等,和文学作品是不搭界的,怎么一下子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这些年,作家出国回来,写访问记游记的也不少,但极少有写30多万字的;况且,本书作者出去并非单纯旅游,还带着考察、业务交流和接受培训的任务。过去,志远曾首创在省政府成立群众建议征集处,因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卓越表现,受到奖励并两次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提名;到审计厅任厅长后,又作为嘉宾在中央台《央视论坛》上谈如何依法加强审计工作而受到注意;主持一个厅的工作,繁忙是可想而知的,他哪来时间写几十万字的作品,而且摇身就成了作家?
作者说,这本书是在“五边”的情况下写成的,原来,他是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一边写,到任何地方,都手不离笔。他把巴掌大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当成了摄影机,把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全景式地摄录下来了。参观访问时在写,观赏景物时在写,行进中汽车颠簸把他弹向车顶,他也没有停笔;而且是一次成文,回后不再修改,只是改正错别字和规范标点符号。每次出访十余天,都要带回五六万字的作品,那几十本巴掌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便是佐证。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能力,超常的干劲和写作能力,令人惊叹,也使我们专业写作者感到赧颜。
这是一本地道的散文集,甚至可以说是美文集。已经有人提出,把旅游文学作为文学的一条支脉来看待。应该说,将所见所闻真切地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并非那么容易;要在所见所闻中获得深刻感悟,而非浮浅的感叹,那就更不容易。作者在旅行中目睹当今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深感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数千年历史充分证明,人类的智慧是无艰的,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是无限的,掌握了真理、知识和正义的人民,力量是无限的。人类有能力创造已有的辉煌文明,也有能力走出现实的困境,创造新的辉煌。他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就为了让人们彼此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更好地沟通,把精力集中到有意义的目标上,减少猜忌、怨恨和毁谤。既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既然地球是人们共同的家园,大家就该更好地关心这个世界,关心自已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注人类的命运,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世界的共同繁荣。面对如此伟大的使命,作者希望每个人应该更好地找准自已的位置,摆正自已的角色,发挥自已应有的作用。
站在这样的历史和科学的高度,以这样的精神境界,来看待人类的历史文明和现实困境,作者在世界各地行走时,便不时会有独到的见地和感悟喷涌出来,也就有一种力量支持着他进行艰苦的高强度的写作,才有这原汁原味地保持着现场感觉的30多万字。
在德国,在马克思的故乡,一个发达国家的现实使他想到,这些国家所走的道路,也是部分人类对社会发展道路和方向的一种选择。从不同地点出发,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同样可以实现发展、进步,走向更为民主、文明、富裕的未来。自然界是多样化的,人类社会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应当摒弃那种绝对一致、单一的社会发展模式的观念,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把自已的事情办好,这才是一种理性的正确选择。在非洲,作者看到这里目前还是世界上最贫穷最不稳定的地区,饥荒、政变、战争和恐怖事件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和疾病蔓延,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关注非洲就是关注世界,关注人类也就是关注我们自已。加快非洲的发展、进步和繁荣,也应成为实现其他国家自身发展、进步和繁荣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香港机场候机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外国小孩,拉了个小箱子跟在大人身后行走,他就想到,这个小箱子就是孩子的行李吧,家长通过各种机会、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而中国不仅对幼儿,即使是对成年的孩子,父母还在当他们的“保姆”,为他们操理一切,经济上当靠山,政治上设计前途,生活上安排周全。这种全能父母把孩子培养成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离开父母寸步难行的低能儿,最终是害了孩子。作者由此又想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包揽了许多本不该管的社会事务。不论“全能父母”或“全能政府”都是没有找准自已的位置,既存在越位错位现象,又存在缺位现象。紧接着,作者又进一步引伸到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
用朴素形象、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了自已丰富而美好的感情,文章就很有感染力,所以说它是美文并不过誉。作者入住红海边的一个旅馆,已经傍晚,没顾上休息,晚饭后便去看海。“碧波万顷的红海,在一轮明月下,更加显得神秘莫测。看着潮水不断拍打着海岸,听着汹涌的涛声,我的心潮也和这海潮一起涌动,我多么希望大海大洋能更好地把世界各民族人民连结在一起,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关卡、纷争,消除给人类深重灾难的战乱,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共同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繁荣昌盛的未来!”在大海面前,“我愈加感到自已的浅薄和微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不过只是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拥有波澜壮阔的生活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宁愿做大海里的一滴水,也不要沾沾自喜地满足于做一条小河里的浪头。小河里的浪头,跳得再高也难以越过大山的阻挡,而大海里的水,哪怕只有一滴,它的身旁也拥有无限……”可以把它当成一首诗来读。自然是美的,生命是美的,这些文字也是美的。
在壮美的大自然面前,在人类创造的历史文明面前,作者无法控制自已的思想感情,“我更多地放纵了平时遭受了太多压抑的幼稚和浪漫,想要大胆地表现出一个本来的自我。也许,幼稚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浪漫是现实的灯塔。于是,我以十分的诚实,三分的幼稚,七分的浪漫,毫无顾忌地写下了这些襁褓中的文字。”
好文字总是有真性情的。我终于明白,志远怎么从一个官员摇身就成了一个作家,当然,前提是他本身的学养和素质。
因为是在运动状态下仓促成篇,书中有些篇章就显得粗略,或者现出记录的痕迹。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价值。
郝志远是老朋友,相识相知已20余年,这本书却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熟悉历史,他热爱自然,在毛里求斯的海边森林里,他禁不住直抒胸臆:“我羡慕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森林,我向往世界上任何一个海洋,我依恋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我热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山头,每一寸土地,无论它属于何种国籍,我都可以把它当作故乡。”是何等的胸襟与情怀!这里我们便看到了一个郝志远的“真我”,他的文字表达了他的真性情,而有真性情的文字总是值得一读的,我愿意把它推荐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