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桐
上期我们说了一个新婚女子总在浓情时分“睡去”的故事,我们试着找了原因,这期我们将讨论恐婚的问题:
这个来访者是个长沙女子,照了婚纱照,领了结婚证,眼看着婚期近了,却偷偷地跑到武汉,挤在同学的单身宿舍里。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突然觉得结婚像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害怕极了。
她说她喜欢,非常喜欢恋爱的感觉,喜欢男友把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那种感觉。她说,她和他恋爱了三年,也发生过争吵,但最后都是他认错,喜欢他说,第一,女朋友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错了,要参照第一条。喜欢过马路时他牵着她的手,喜欢约会时总是他先到,喜欢吃东西时,她把剩下的给他,他吃得有滋有味,喜欢他默默地看她的眼神。
我说,我从你的话里听出来你的男友是个善解人意的人,这么好的男孩,为什么不想嫁呢?
她脱口而出的话是,我一直都想着嫁他的,但随着婚期临近,我越来越害怕,他会像婚前这样对我吗?我天天得给他烧饭吗洗衣服吗?这些都是我不想干的,还有两个人呆在一个房间里,柴米油盐会不会过腻啊?结婚之前,我可能会怀孕,腆着大肚子,脸上也可能会长斑,孩子出生了,我肯定会围着孩子转,可能顾及不了他,他会不会在这时出轨?还有,女人都会老的,但有一天我不再漂亮,他会不会移情别恋?他移情别恋了,我肯定和他离婚,不管孩子跟着谁,对孩子都会是一种伤害,那时我该怎么办?还有我们的婚房,贷了那么多钱,差不多要还到四十岁,如果有一天他失业了,或者我失业了,房贷怎么办?
听得出来,她是个有想法的女子,她说的这些都有可能出现在以后的生活里。
我说,其实不要这么悲观,想想你身边生活得幸福的亲人和朋友,也许这些都能给你一些动力。
谁知我的话还没说完,让她打断了。她说,你不说这些还好,一说这些就来气,就说我的父亲和母亲,当年我的母亲很漂亮,在剧团里唱花鼓戏,《刘海砍樵》她演胡秀英,那唱腔那身段都是一流的,当时追她的人排成队,她选择了我父亲,为什么?就是我父亲看起来朴实。结果呢,他变了心,他们争啊吵啊,母亲就是不离婚,母亲耗着他。我看过父亲当年写给母亲的情书,说什么地老天荒,说什么一生一世,现在想起来就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再美的爱情也不过如此,何况我们?
她说完了,脸上还有恨的神色。
是啊,父母的婚姻,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婚姻版本,这个版本的质量影响着我们自己成年后的婚姻观念和婚姻角色的扮演。对她来说,从小就积累了对婚姻关系的负面印象,消除这个印象比消除逃避婚姻心理要难得多。她不是不想结婚,但她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藏在心灵的角落里,不肯朝前走一步,就是朝前走一步,慢慢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父母的婚姻成了她的参照物,她认为父母的婚姻是失败的,她想要的婚姻肯定与他们不同。越是这样想,越是在经历或者想像感情中如履薄冰,她怕重复他们的老路,害怕失败。她想了很多,其实这些事情根本还没有发生,但是产生了一种预期焦虑,自己认为会在那一道想像的婚姻的坎上跌倒,并且很难爬起。
也许每个即将走入婚姻的女子都或多或少有这种预期焦虑。针对这种焦虑,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一下记忆的回收站。人的心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好东西,也有坏东西,只有及时丢掉坏东西,才能保存好东西,或者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情绪垃圾就是一种很坏的东西。
找一张纸,将从小到大经历的、所有与情感有关的不愉快事件写出来,同时罗列出所有与情感有关的不愉快人物,并将他们带给你的影响一一对应地写下来。然后用笔一件一件或者一个一个地,将这些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带给你的不良影响从纸上去掉,同时告诉自己,他们是他们,你是你,虽然他们曾经影响了你,但现在你长大了,可以将他们全部“清空”,你从来都不需要背负着他们带给你的坏心情前进。
当然,这个办法也不是万能的,说到底“恐婚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症”的起因之一,再加之身边人事的耳濡目染,让那些还没有走入婚姻的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
但是,爱情的最终归宿是婚姻。有人说,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为光着脚走路而踩到钉子上,而弄得血流不止。到那个时候,你也许会意识到,婚姻其实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疗“恐婚症”的最好办法,每个即将成为新郎的人,只有你们拿出具体行动,全心全意爱你们的妻子,新娘就不会逃跑,就算逃跑了,终究还要回家。
一个月之后,我接到这个长沙女子的电话,她说她已经走上了红地毯,新婚生活妙不可言,我立刻祝福了她。
(下期预告:一位新婚丈夫的苦恼,新娘为何不喜欢身体爱抚?下期话题,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