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议和欲望中绽放

2005-04-29 13:57
视野 2005年3期
关键词:弗洛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

微 蓝

“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Elfriede Jelinek)获得了200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颁奖的布告中说,授予耶利内克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但耶利内克说自己不会去领奖,“不是因为身体欠佳,而是心理上受不了众目睽睽”。

耶利内克:一个饱受争议的女人

耶利内克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穆尔祖什拉克镇。耶利内克在那里长大、上学。她幼年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长笛,并进入著名的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64年她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

耶利内克文学上的试手是1967年出版的文集《利莎的影子》。后因和学生运动的接触,她的写作走向社会批评的道路。1970年,她写作了讽刺小说《我们是骗子,宝贝》,语言颇具反叛色彩,所针对的是流行文学粉饰生活的表述方式。令她征服德语文学界的是小说《作为情人的女人们》和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这些小说在各自的框架内通过不同的问题表现了在这个无情的世界上人们所面对的暴力、屈服、捕食与掠夺,并展现了娱乐产业如何渗透人的意识,使人们被阶级偏见和性别压抑所麻痹。在小说《情欲》中,耶利内克将她的社会分析扩展为文明的本质性批判:对女性的性暴力就是我们文明的真实模式。这个主线贯穿了其后的作品,只是语气似乎缓和些。

在她的祖国奥地利,耶利内克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她在报刊上发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2000年奥地利大选中,她反对约尔克·海德尔的右翼党,而右翼分子曾打出海报“你要耶利内克还是要文化?”针锋相对的她说如果海德尔进入政府,她将拒绝自己的戏剧在奥地利境内上演,以示抗议。2002年她出版剧本《告别》,其中三部针对的就是奥地利最新的政治纷争,《告别》是对约尔克·海德尔撤退回克恩滕州作出的反应。

耶利内克作品的性质很难被界定,它们介于散文与诗、咒语与赞歌之间,包含了戏剧的场景和电影的序列。这些作品成功地摆脱了传统的交互方式,创造了一种复调独白:不是为塑造角色服务,而是使来自灵魂和历史的多重声音同时展现。

宠物狗:理解她作品的隐密线索

“弗洛皮”在耶利内克作品中时隐时现,最后又不知所终。耶利内克曾有多次养狗的经验,而这个叫“弗洛皮”的精灵则是对耶利内克影响最大的一条宠物狗。耶利内克曾在开始收养“弗洛皮”之时以及将“弗洛皮”送给一动物收养机构之后,两度写下关于此狗的散文。两篇文章都是耶利内克近期散文的代表作。

在这两篇文章中,耶利内克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表达了自己对小狗的温婉的爱怜。“这只动物是那么的漂亮和柔软,有了它,我每日的散步有了意义和目的,我一个人走在那条路上的时候,那么像一位退休的老妇人。”

说到最终将自己宠爱的“弗洛皮”转送他人时,耶利内克独特的个性也显露无遗。她认为自己对宠物的爱怜渐成一种“恐惧”,而“弗洛皮”对自己的依恋又让这个小生命失去了自己的存在。在第二篇文章的结尾,她这样写道:“它现在和一些大气的人生活在一起,和许多其它的动物生活在一起。这些人将它从我这里解放,拯救了它。我想,它现在应该很幸福。我感谢他们。”

不过,像所有的德语文学大家一样,耶利内克的文中也充满了哲思。她因宠物而起笔,文字却开始讨论生命的意义、自在与他在的意义。在第一篇文章的开头,她便这样写道:“我想,这只动物是没有未来的,因为它无法意识到现在。”

《钢琴教师》:肉体覆盖精神的绝望

当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还在猜测中时,耶利内克就曾给予那年获奖的奥地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兹有力的支持。她说:“我几乎不知道还有其他人比他更应该得到这个奖……他把他生活的恐怖转化到了文学作品中。”谁料到两年后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的就是她自己。

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钢琴教师》是匈牙利导演迈克·哈尼克的杰作,这部影片获得当年的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当年戛纳电影节的最大赢家。这部由法国、奥地利合拍的130分钟的影片正是改编自耶利内克1983年的自传体小说。

影片中,在维也纳音乐学校任教、40岁出头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与她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封闭保守、几乎与世隔绝的残缺家庭中,艾丽卡感到压抑苦闷,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依靠偷窥和自我虐待来发泄欲望,而一个学生对她的爱慕则改变了她的生活。肉体的痛苦暂时覆盖了精神的绝望,但最终艾丽卡还是以自残的方式惩罚了自己,给影片留下一个悲剧的尾巴。

耶利内克曾经说过:“她那遭受压制的性欲在偷窥中得到发泄,她只是一个不能正常享受生命和欲望的女人。甚至连偷窥也是男人的特权:女人总是只能成为被看的对象,从来就不是主动观看的人。”当问及为什么选择这部十年前问世的小说时,导演回答:“这部作品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思辨和批判意识,已经超出了私人关系范畴。它能够引起如此多的联想,已绝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另外,因为这里有三个很有趣的人物。”

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有影评称这是“千载难逢的一部狠片”,狠狠地剖析了一位女钢琴家心与脑的阴暗面,冷静又不失悲悯地刻画了女主角以及她周遭人物各自的心理变态,奇诡辛辣、生动非凡,堪称继美国导演戴维·林奇的《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钢琴教师》的“冷”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弗洛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
班纳吉、迪弗洛和克雷默: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洛普西的小兔子的故事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宠物狗弗洛比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在奥地利留学时的点点滴滴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