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安坤
自古至今,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某种文化形态的传承和张扬。社会现象是水,文化形态是源;社会现象是末,文化形态是本。文化形态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之分,有落后的和先进的之别。作为大众传媒的《检察风云》杂志,在其进入第14个春秋时,有一柱先进的文化形态主轴,坚实地运转和支撑,这便是“弘扬廉政文化,传播法治文明”。翻开这本杂志的任何一期,特别是今年出版发行的各期,都能亲切感受到,廉政文化春风拂面;都能深刻领悟到编辑方针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完全一致。
作为“核心文化”的精神文化形态,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制度文化形态,它们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检察风云》这本杂志宣传和传播的主导思想。具体地讲,这本杂志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以及伦理道德等领域和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制度建设方面,都能旗帜鲜明地反腐倡廉、弘扬法治、主持正义、褒奖先进、鞭挞丑恶、以正镇邪、真实反映社会、传播公民呼声,在文化形态的层次上是比较高的,这也正是党和政府提倡的,人民大众关注的。而它的编辑方针力求具有新闻性、论理性、指导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同时,适时捕捉正反两个方面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搜集各方关心的有用信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式,具体、翔实、生动地体现杂志的定位,把握得是相当准确的。执政党党风的端正,政府官员的吏治清明,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诚信守法,是国家繁荣昌盛,市场正常运作,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可靠保证。然而,在一些地方,少数党政官员腐败堕落,少数人民公仆有失检点,少数企事业单位领导人违规枉法,严重干扰和破坏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挫伤了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势下,党和政府,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一本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形态和先进的制度文化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弘扬廉政文化,传播法治文明,从而以正镇邪,警示各界的大型法制性媒体,作为纵向沟通、横向交流的渠道和窗口;而正是《检察风云》杂志顺应形势的呼唤,担当起了这一重任。
当然,《检察风云》弘扬廉政文化,也有一个从起步到发展,从发展到完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十多年的办刊实践,教会了它的编采人员如何将弘扬廉政文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创出一个新境界。关于这一点,今年体现得更为突出和鲜明。最为抢眼的是,在出版发行的第二百期上,开辟了纪念专辑,邀请社会各界20位专家读者,就这本杂志12个寒暑一贯追求弘扬廉政文化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了整整16个版面的文字,以鞭策杂志的编采人员阔步向前。同时,在今年的好几期杂志上,发表了若干篇反腐倡廉的重头文章,例如《当代清廉国家反腐启示录》、《芬兰的廉政文化》、《且说“廉政文化”》、《弘扬廉政文化引发的思考》、《建立现代反腐败制度》、《清廉宋庆龄》等等,这些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都是很强的。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第五期起,这本杂志特意推出“风云大讲堂”栏目,将“弘扬廉政文化,传播法治文明”的主题细分化和具体化,发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展开讨论,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在浓浓的阅读兴味中受到教益和启迪。而上述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以增强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就《检察风云》具体的宣传和传播而言,其揭露“阴暗面”的文章似乎多了一些。某高官巨贪判了极刑,某银行巨头涉嫌贪污受贿遭至“两规”,某省首富“企业家”败在下岗女工石榴裙下,这些当事人的涉嫌犯罪,又报道得那么翔实具体;还有一些非报道性文章,对吏治的不清,官员的贪图享乐鞭挞得相当辛辣。如此等等,是否产生负面影响呢?其实不然。从先进的精神文化形态而言,有一种进步叫“透明”。当今华夏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光明面是为主,阴暗面是为次。但是,就是这个“次”,确是社会的毒瘤,毒瘤不及时割除,便党无宁日,国无昌盛。将割除的毒瘤公之于众,正是透明的真实写照,更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现。人民大众对侵害党和政府健康肌体的毒瘤被割除无不拍手称快;而对有失检点的党政干部和企事业领导者,又能从毒瘤的被割除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吸取教训,以免步其后尘。崇尚透明,勇于揭露“阴暗面”,确是廉政文化之必须之必然。《检察风云》传播割除毒瘤的细节和过程,正是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先进精神文化形态的深刻内涵之所在,也是我们党具有自信心和自制力的真实反映。
弘扬廉政文化,传播法治文明,实行舆论监督,是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大众鱼水关系的“润滑剂”,而《检察风云》担当的这个“润滑剂”角色,不也正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吗!
(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