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群
但最近几年他回来少了,且早出晚归,从不在老家过夜,回来参加红白喜事也是为了应付,做表面文章,跟老家的人不交心,特别是两年来,好像当了个什么小领导,吃得白白胖胖,已经没有一点农村人的味道了。
糖厂开榨已经两个多月,甘组长忙里偷闲,趁着今天倒班恰逢星期天,一大早就穿着雨衣推出摩托车,往后架绑了一大袋东西,然后便冒着寒风直奔乡下的老家。
今年甘蔗减产,木薯和甘蔗争地严重,领导说形势非常严峻,厂长号召大家献计献策,参与甘蔗生产,做好宣传发动。甘组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老家的那十多亩地,他三兄弟都从村里出来工作或进城做工了,那十多亩地多年来一直由他二叔拿来种甘蔗,二叔负责帮他交粮。但前几天听甘蔗联络员说,他二叔在糖厂发的意见调查表上写着“以观后效”4个字,问他什么意思他歪着嘴巴不说话,后来听说他准备把自己承包的一百多亩的3年蔗倒去后就不再种蔗了。甘组长心里急了,他二叔在村里威信很高,如果他不种蔗,恐怕其他户会跟着他。甘组长就三天两头地打电话给他,讲不通就骂他,说他眼光太浅,最后说“你把我那10亩地还给我”就“啪”地放下话筒。
然而第二天,心定下来冷静分析,将心比心,甘组长就后悔了,他怎么能骂二叔呢,今天他“负荆请罪”来了。二叔不想种蔗,也许是种蔗风险太高,或别的原因,那反过来,我们能否互换位置,工人去包地种蔗,半工半农,把蔗农的风险承担下来,再请蔗农来打工,在自己的地里干活,而且,这样做能以点带面,起示范作用,推广科学种蔗。按照这个思路,他写了个题为《打回老家去》的发展甘蔗生产建议书。今天,也是来为这个建议书收集有关数据,另外,准备接收承包二叔的那100亩地,不给他种木薯。
从厂里到老家,坐摩托不用1个钟头便到了。甘组长开门进祖屋,把东西一放,便到邻屋找二叔,但喊了两声都没人应。说是二叔,实际上两人都是四十五六岁的同龄人,只是辈分不同而已。
其实,甘组长这侄子进家门时,二叔在楼上看得一清二楚。这侄子以前读书比他有耐心,考得出去也为本家族添了光彩,老家里教育孩子也有个榜样。但最近几年他回来少了,且早出晚归,从不在老家过夜,回来参加红白喜事也是为了应付,做表面文章,跟老家的人不交心,特别是两年来,好像当了个什么小领导,吃得白白胖胖,已经没有一点农村人的味道了。一有什么事,老是电话电话,家住这么近,你回来再说不行吗,而且,说话口气那么硬,一听就烦。
这时,甘组长祖屋里已经热闹起来,听说他回来且带了几斤狗肉和一箱好酒,叔伯侄孙、堂兄堂弟都过来了。三叔一边拿着火锅进来一边说:“回家就回家了,花钱买那么多菜做什么?”甘组长笑着说:“今天下雨,天气又冷,又不用去做工,正好合适在家里喝酒。呢,你们看,我带衣服来了,今天就跟你们搞一次,喝醉了就睡这里。”
不一会儿,狗肉已飘香,一个堂弟也把二叔拉来了。几个月不见,二叔一下子老了许多,满脸胡须,头发白了一大半,脸色更黑,像个60岁的老头。一坐下,甘组长这侄子立即把匙羹浸进酒碗里,装了满满一匙酒,面对二叔诚恳地说:“二叔,来,我敬你……”二叔马上说:“哎呀,别客气那么多。”便自饮了。酒过三巡,甘组长一脸认真地说:“今天我来呢,主要是……”没等他说完,二叔抢着说:“哎呀,别说了,我懂你想说什么了,昨天工作队和厂领导跟我说了好久,那100亩地我继续种蔗,得了没有?!不过你们厂那优惠政策说话要算数,还有……”三叔马上插话说:“只要你经常能回来,大家互相通气,什么事都好办。”
“得了得了,快点吃狗肉,今天不讲政治行不行?”“就是了,来,大哥,我们开始猜码。”几个堂弟调转了话题。
甘组长往桌上望去,只见火锅底下的炭火正旺,锅里的汤水也已热气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