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2005-04-29 01:13:45
现代企业 2005年4期
关键词:创新力主观竞争力

辛 玲

为了引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育,越来越多的学者已开始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虽然评价的方法很多,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涉及企业的潜在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企业的潜在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是否能持续拥有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准确评价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且有助于不断更新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一、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普拉哈拉德与哈默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知识和技能”。也可表述为企业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积累起来,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主导性、难以模仿性、辐射性和价值性等基本特征。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来看,只有在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参与,不断学习,对企业的制度、技术、管理、文化不断创新的条件下,才能不断发展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拥有潜在核心竞争力,应从企业文化力、企业学习力和企业创新力三个方面去考察。

1、企业文化力。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凝聚力、企业家素质和企业形象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其中,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核心,影响着其它要素的形成。企业文化力为企业的自主性学习,不断创新捉供精神动力,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企业学习力。这是学习态度、学习机制和学习成果的有机整体。其中,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力形成的前提,有效的学习机制则是学习力形成的重要保障,而学习成果是学习力成果的一种体现。企业学习为企业文化力的提升和创新力的创造提供知识储备,从而最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知识源泉。

3、企业创新力。这是企业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创新精神是核心,创新机制是保障,而创新能力则是创新力大小的外在表现。企业创新力使企业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能力并形成核心专长和核心优势,最终表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必然是立足于核心竞争力自身的性质,因此,必须以影响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为依据,构建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其构建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建立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必须符合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考虑到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发展的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的三要素是决定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时,正确分析和把握企业文化力、企业学习力和企业创新力三者的内涵及相互联系,使各指标设计符合科学客观的要求,以期达到指标的科学量化。

2、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上述标准构建指标体系,因为牵涉到如企业文化力一般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必然会产生一些主观指标,当然也有客观指标。这些主观指标要由人的思想行为、感受来反映和说明,必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只能通过主观评判打分量化。因此,我们既构建主观指标,又要构建客观指标,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多个视角全面评价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

3、可操作性原则。如果指标体系可操作性不强,那么该指标体系就如同“空中楼阁”,实用价值不高。为此,该指标体系要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一是各指标要能涵盖核心竞争力的四个特征和三个构成要素的方方面面;二是各指标必须含义明确,外延清晰,容易量化,计算方便;三是各指标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大的指标体系;四是指标体系中设置的指标尽可能少而精。

三、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猜你喜欢
创新力主观竞争力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0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国家创新力
日本竞争力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55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