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新
一、前言
文山,是祖国富饶而神奇的边陲宝地,在这块 314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0余万壮、苗、彝、瑶等10种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情奇趣。而在文山有42万余人的苗族及其芦笙文化,闪烁着苗族同胞的智慧之光。本文着重对云南省文山地区苗族芦笙文化作粗略的探讨性研究,诚望得到各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指教。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苗族的族属渊源,与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苗族命运的转折大约来自五千年前,正如澳大利亚民族学家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这是句实话,当你们深入了解苗族之后,大家恐怕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据史书记载,在距今5000多年前,在中国黄河下游一带逐步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九黎”,其首领是蚩尤,云南省的文山苗族就是蚩尤领导下的九黎部落的后裔。与此同时,以黄帝为首领的另一个部落联盟由黄河上游向下发展,并与九黎发生冲突,最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将九黎打败。九黎战败后,举行了大规模的迁徙,尧、舜、禹时期,迁到今湖南省的洞庭湖、鄱阳湖、汶山、衡山一带生活,被称为“三苗”。商周时期,被称为“荆楚”、“南蛮”,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唐代,有不少苗族流向今川黔滇结合部。明初,就有一千余苗族由贵州迁入中越边境的富宁县。1795年,湘黔川三省边区苗民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大批苗族同胞迁到文山。富寧县木央乡木杠村委会马氏家族相传,其祖上系于公元1786年从贵州省迁至云南省文山一带,1787年迁至富宁县木央乡,1796年迁至麻栗坡县董干,后分居于木腮、黑桃湾等村。富宁县木央乡木杠村马氏家族的迁徙路线是这样的: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红河两岸——今中越边境的麻栗坡、富宁两县边界线上——越南苗旺县——今富宁县木央乡木杠村。文山的苗族自称“蒙”,全州辖八县境内有8个冠有“蒙”的称谓,他称苗族包括有白苗、花苗、青苗、汉苗、偏苗、红苗等支系。
在苗族的传统文化中,随着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流动,逐渐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苗族芦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芦笙以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又踞于新构成苗族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首,使得芦笙文化似乎代表了苗族文化,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下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为此,芦笙与芦笙文化就很显然地支配着苗族行为和性格的发展。认真研究芦笙文化,对增强苗族的自信心,促进苗区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历史意义。
二、苗族芦笙源流探说
芦笙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苗、侗、拉祜、彝等少数民族中,而且芦笙在苗族中则是最为盛行、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人们也常常将苗族和芦笙相提并论,不论是谈论芦笙的历史、文化,还是谈论苗族的芦笙文化中的音乐、舞蹈,都自然地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芦笙的历史沿革与其他笙类乐器有什么联系,史典记载确实很少,即便是提及亦比较简略,再加上出土实物甚少,因此,要回答芦笙的准确产生年代,还需作进一步探索考究。这里笔者依据史料,参照流传民间的关于芦笙的传说,对其源流问题,通过一代又一代艺人承传下来的口碑资料,作探索性的疏理。据《苗族简史》载:“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芦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构造与现代的苗族芦笙相同。当时湖北苗族不少,看来有渊源关系。”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而且在《中国音乐词典》“芦笙”条:“卢沙就是芦笙的前身。芦笙一名见于明代文献,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滇中的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明钱古训《百夷传》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据考古发现,“1957年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的出土器物分类排比及碳14年代测定,这座墓的时代在战国时期。而李家山的M24:a和24:b两件葫芦笙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见李昆声著:《云南青铜时代音乐、舞蹈和杂技》)。据此后“考古又发现芦笙遗址的最北端是长江中游河南信阳的战国楚墓中的吹葫芦笙绘画;东端是浙江绍兴306号战国铜屋模型内的奏乐者中的一人双手捧笙作吹舞状铸象”(见《文物》1984年第1期)。
据以上资料充分表明:芦笙的前身、现仍存活于民间的葫芦笙,并产生于战国时期。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资料并非都指苗族芦笙,但是,它所提及的地方都是古代苗族的流动区域,正如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 (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族民间每家均积备有芦笙。”刘介《苗荒小记》亦云:”苗人……芦管(即芦笙)一物无人不习,无家不备。”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芦笙在很古以前是苗族先民的首创。由此,无论苗族走到哪里,芦笙总是伴随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走到哪里,并渗透到苗族的整个心理和思维之中。
芦笙,作为一种历史乐器,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步履十分缓慢;作为一种古代文物,它是以强劲的穿透力超越亘古时空,在国内外稳定地传承下来。芦笙又是一件古朴的乐器,但它又绝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韵味古朴的乐舞歌以及社会功能都远远超出了“乐器”本身所能承载的价值。由此可知,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它的形成和演变是与苗族历史进程分不开的,它是我们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流动而保持了芦笙的原始风采并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而且在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了主导地位,这也是芦笙文化得以完整地保留传承的结果;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芦笙与苗族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苗族时,常常把芦笙与苗族的关系等同起来,认为苗族文化就是芦笙文化。
三、苗族芦笙文化的社会功能
1、苗族芦笙文化的内涵
人类在与自然抗衡中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中指导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促使人类文化的进步。一个民族由蒙昧向文明过渡是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标志的。不论是宗教的、婚姻的,还是艺术的,都是衡量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要进行各种文化活动。人民在解决衣食住行的过程中的有关活动,已经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也就是各类文化形成的雏形阶段。然而,芦笙与竹子有密切的联系,就是有了竹文化并产生了芦笙文化,苗族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芦笙文化,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即:苗族——竹子——芦笙——乐器——舞蹈——祭祀——苗族的循环过程,这就是苗族的芦笙文化行为的结果。目前,文山苗族芦笙文化已从原始的、民间自娱自乐的乐器,逐渐走上舞台,进入民族乐器行列,并得到了新的认识而赋予新的内涵。
2、苗族芦笙文化的特征
中越边境的文山苗族芦笙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群众性。芦笙是表现苗族群众意识的中介物,是历史的产物,属群众文化的范畴,是苗族人民自娱自乐的结果。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芦笙文化,而芦笙则为苗族的群众意识奠定了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的基础。芦笙文化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众性活动中。如:踩花山、丧葬活动等,芦笙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始终。文山苗族谚语:“听见芦笙响,不跳脚杆痒。”为此文山芦笙文化的发展演变都是作为苗族群众的娱乐活动的媒介,常常以风俗习性文化意识为核心而表现出苗族的喜怒哀乐,是兼有苗族芦笙文化意识展示和社会生活的双重性特征的。可见,长期以来,芦笙在文山苗族各支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把芦笙看成是本民族的象征,是本民族联系的纽带。
二是娱乐性。关于芦笙的娱乐性史料也有不少的记载。如《岭表纪蛮》中说:“笙多如林,几乎大军荷戈无异,斯时笙歌演沸,洋溢山谷,蛮人男女老幼,征歌逐色,欢欣鼓舞,如醉如痴,殆不复知人间有所谓忧事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及其心理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芦笙文化的娱乐性是能促进苗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
三是艺术性。芦笙文化的艺术性是由芦笙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芦笙是一种乐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规律和舞蹈形式。道光《云南通志》载:“男吹竹笙,女弹篾琴,谐婉可听”。乾隆《开化府志》中载:“送葬,女婿吹芦笙,跳舞尸前。”《百夷传》又载:“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由此可知,芦笙音乐舞蹈的艺术性成形是较早的,并得到广泛运用。文山苗族芦笙属滇东南型,分重音芦笙(即“更榔”)和轻音芦笙 (即“更声”),靠近中越边境一线的苗族则将轻音(羽调式)芦笙称为“更小朝”(即“越南苗族芦笙”)。不管怎么称,大部分苗民平常都统称为“更”。其调式为“561235”和“612356”。重音芦笙和轻音芦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红河州、曲靖地区的罗平、师宗县和广西的隆林、百色、那坡、靖西等州、县(市)以及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苗族,其曲调是相同的,舞蹈技巧也相同,其特点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特别是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分“踩”和“跳”及“对打”等特点。
四是国际性。苗族芦笙文化的特点决定它具有国际性。越是民族的文化,便越是世界的文化。芦笙在苗族的心中是一种没有国界和没有神的力量的图腾,是精神支柱,是苗族与苗族之间感情沟通的强有力的工具。早在1991年8月,首批美国、法国苗人一行七人到文山观光时,首先与文山苗族的交流除语言互通外,第一件事就是芦笙文化的交流。尔后,法国、泰国、老挝、美国的苗族则源源不断地火速到文山寻根探亲,使边陲文山在“一夜之间”成了海外苗族同胞谈论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更大地促进了文山苗族经济意识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转变,出现了“苗族芦笙文化之乡和苗族服饰一条街”。这就是芦笙“语言”带来的结果。可见芦笙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载体,已从中国苗族大本营向世界各地苗区辐射,基本形成了跨国文化的新格局,不仅把苗族的心灵凝聚在一起,而且在这种芦笙文化氛围中振兴和发展苗族本身。
3、苗族芦笙文化的社会功能:
苗族芦笙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山苗族芦笙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礼仪活动,其次用于喜庆活动中。苗族的芦笙文化很古老,它是开天辟地后先民传下来的“话”。这“话”是苗民用特制的大芦笙世代口传心授下来的。苗族的芦笙是吹“话”的。一根笙管分别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称呼,喊得亲亲热热、密密切切。苗族芦笙文化以它丰富的内容、曲调以及变化无常的舞蹈形式,渗透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社会功能历久不衰。从苗族芦笙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记录着苗族人民创世开拓的历史痕迹。如《丧葬调》中的《指路歌》,以其博大的场面,宏伟的气势,向我们展现了苗族人民从发源地直到现今居住地的迁徙史,反映了苗族人民在历史—亡灾难深重、饱尝战祸和流离失所之苦。鉴于此。至今苗族人民不管面临多大困难和居住在多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仍然是有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情感的。
苗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期深受历代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压迫。在蚩尤与黄帝战争以后的五千年间,苗族人民几乎没有停止过迁徙,他们处处受敌,奔波于祖国大江南北,乃至流徙当今世界各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更是一代胜过一代,每当困难降临的时候,苗族同胞团结互帮,“一家有难数家帮,家家有块滑石板”,这就是苗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真实写照。如有人去世时,不需要四处求人,只要听到三声铜炮枪响特别是听到芦笙声,周围的亲朋好友就会自觉地火速前来帮忙,而且待丧事处理完毕后才肯离开死者家。这是苗族人民的美德。正如文山苗族芦笙《散调》中有句词调说:“你问朋友、弟兄在哪里?朋友、弟兄在四面八方。不要你去请,也不要你去喊,芦笙和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快快吹起芦笙敲起鼓,你的朋友、弟兄就会聚满堂,拉着狗猪羊呀背着粮,哪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由此可见,千百年来芦笙把苗族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产生的社会功能是不可估量的:一是它在苗族人民中具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使大家感到无限欢乐,忘掉一切忧伤和痛苦;二是苗族人民利用芦笙来庆祝劳动丰收,鼓舞人们奋进,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三是通过芦笙集会增强人们团结向上,并在培养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互助及无私奉献精神方面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