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刊:低徊中的奋起

2005-04-29 00:44吴新宇
传媒 2005年4期
关键词:办刊刊物杂志

吴新宇

青年期刊是我国期刊界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他们不仅有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巨大辉煌,也有过市场经济中的挫败和失落。但青年期刊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探索和奋斗,一些青,年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实现了蜕变。目前,我国期刊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展现青年期刊从辉煌到低徊、从低徊到奋起的发展历程,总结青年期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其它类型的期刊发展,无疑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异军突起——思想启蒙的先锋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长期受到压抑、禁锢的心灵开始寻求突破口。此时,媒体,尤其足青年期刊充当了新时期思想启蒙的急先锋。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关于“人生之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大讨论,几乎吸引了全中国青年人的眼球,《中国青年》期发量最高达到369万份。以它为龙头的一大批青年期刊拔地而起,《黄金时代》、《青年一代》、《山西青年》、《辽宁青年》、《年轻人》等,各领一时一地风骚。像《山西青年》,首创的“刊授大学”,使之成为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时,大量求知若渴的青年的必读书。《山西青年》、《辽宁青年》和《青年一代》的期发量都有超过百万份的纪录,青年期刊极一时之盛,成为中国期刊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它们当时都是当之无愧的“主流媒体”,影响了好几代青年人。

青年杂志的火爆,既是思想启蒙运动的必然结果(同时火爆的还有文学期刊),又是在期刊读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精神饥饿状态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困惑、渴望和向往的产物。虽然那时的青年期刊都是机关刊物,几乎全部依托行政发行,但由于改革开放使人们一直受到禁锢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青年期刊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文化沙漠中一块迷人的绿洲。可以说,那个时候只要有刊,就一定会有市场。那个市场不是期刊本身挖掘和拓展的,而足在十年浩劫的荒原上长出的一颗畸形的大树。

走向低徊——盛极而衰寻因

然而,青年期刊却没有随着中国期刊业的发展而更加辉煌,相反,这些曾经红透半边天、曾令无数青年众里寻它千百度的“人生启示器”、“理想发动机”,在时代跨入上世纪90年代,青年期刊几乎不约而同地纷纷失去原有的功能或者功能老化,不可遏制地跌出了主流媒体,让业界惋惜,令读者茫然。到1992年,《中国青年》的期发量已不足30万份,《青年一代》低潮时落到10万份左右,现略有好转;《辽宁青年》、《山西青年》早已失去昔日雄风,读者锐减,使青年期刊步履维艰。

青年期刊逆市而行的走向,非常值得期刊界深思。我们在探讨这一现象时,不仅应着眼于期刊本身的发展规律,还应将它放到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大背景中来考量。青年期刊盛极而衰,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办刊理念滞后

在青年期刊的极盛时期,它们以“人生价值的探寻者”姿态,满足了广大中国青年在迷惘、彷徨中寻找人生真谛的要求,它们不经意间就成了“启蒙者”和“发动机”。还记得,《青年一代》将刊物定位于“比落后青年先走一步”的基调,迥然不同于当时的各家青年刊物,以至当年上海街头报摊“新到《青年一代》”的广告,几成上海一景。可是,青年足人类最敏锐、最有活力、最敢想敢为的一个群体,一旦完成思想启蒙之后,他们就会在生活的大道上风驰电掣,眼见得换代越来越快,以前十几年换一代人,现在二三年孕育一代“新新人类”,让人目不暇接。

办了一二十年的许多青年期刊,突然发觉自己的发行量急遽萎缩,刚刚还门庭若市,一下就变得门可罗雀。推门而看,街头全是时尚光影,迷离惝恍,自己已宛如故纸堆中人。我们的青年期刊还在梦想做人生向导,做精神领袖,这都没错;可是,我们已不懂得社会环境的变化,已不懂得当代青年的关注点、兴趣点、人生观,已不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已不了解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真正态度……一句话,我们的办刊理念已完全滞后。

第二,读者定位不准

时代的发展细分了读者。可我们的青年刊物大多沿袭旧制,叫《XX青年》,以地域划分为主,综合性较强,行政色彩过浓。读者的细分恰恰是不分地域的,而是兴趣的多元化、年龄的层次化和精神的分流化。

兴趣的多元化是当代青年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社会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出现飞跃的体现。在当代青年中,涌现出大量的细分群体,像球迷、收藏迷、车迷、股票迷、服饰迷、旅游迷等等,一种刊物不可能满足读者的多种兴趣要求,比如,你这本刊物又要办给球迷看,又要办给收藏家看,还要让股票迷们成为读者,最后可能是谁都不看你。更何况,球迷中还分足球迷、篮球迷、乒乓球迷呢。

以读者对象的年龄为基准来定位也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问题。过去,我们说“青年”一般是指18至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现在按国际标准,从16至40岁这一大段都算得上足青年。可 16岁的青年,和40岁的青年,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太不一样了。所以,青年期刊的读者群笼统地定位在“青年”上,绝对是行不通的,你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和风格特点,决定你的杂志是办给哪个年龄段、哪个细分区间的“青年读者”看的。

当代青年最不可捉磨的就是他们缺乏主流精神,他们有比前辈强得多的逆反心理和反叛精神,甚至他们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这就对我们的青年刊物,尤其足老牌青年刊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时刻贴近读者,了解读者,与时俱新,与时俱进。如果闭门造车,靠经验主义和跟着感觉走,对不起,市场不会买账。

“青年”的确是一个内容异常广泛、丰富的名词,这也就意味着青年期刊的读者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须与期刊本身的读者取向、资源优势、办刊经验和团队实力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像《青年记者》,很明显,它是办给青年中的记者们看的;《女友》花园版的目标读者是职业女性,它自称是一本以寻求高品质职场成功、打造高品位职业人生为主打内容,同时在服装、美容和青年生活方式上,倡导独特时尚风格的女性杂志。这个定位一点都不含糊。这几年,还出现了一个小型的青年文学期刊群,以《青春》、《萌芽》、《芳草》、《广州文艺》为代表,它们倾力扶持30岁以下的文学青年,目标读者也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文学爱好者,被文学界誉为“四小花旦”。

第三,同质化倾向太浓

老牌青年期刊几乎同时陷落,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它们的同质化造成的。它们沿袭过去的办刊经验,或者干脆躺在过去的辉煌里干巴巴地吃着老本;有的意识到自己落伍,想改又怕改,只想着守住已有的成果……于是,我们看到的很多青年期刊,封面大致相当,版式设计差不多,文章内容包括标题都大同小异,读者称之为“千刊一面”。

体制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每个省都有一本《XX青年》,相同的体制造成了相同的办刊理念,相同的办刊理念造成了刊物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湖南的青年刊主要在湖南发行,不要发到湖北去,所以湖南、湖北的青年刊哪怕足办得一模一样,都没关系。行政力量的干预使得多少期刊“重复建设”,形成资源浪费,真是不可胜计。

惰性思维也是同质化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一,发行有行政保障,办刊就不想事。所以,中国没有一本期刊靠行政发行而质量做得很好的,因为无法产生提升刊物品牌的动力。其二,同类刊物中有一本龙头老大,已经把市场打开了,接下来的杂志就大树底下好乘凉,从封面设计,到栏目设置,到文章风格,都跟着老大走,你吃一口大蛋糕,我吃一口小蛋糕,甚至吃点蛋糕屑,得过且过,没有市场规划和人文理想。像文摘类杂志有多少跟着《读者》跑的,女性类杂志有多少跟着《女友》跑的,不计其数。青年类杂志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就说面向大学生的期刊,全国其实只有那么三五家,并不多。龙头是北京的《大学生》,1988年创刊,现在发行量20多万份,它有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栏目,叫“能力博士”。结果,东北有一家靠文摘起家的大学生杂志,2002年创刊的,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有一个“能力博士”专栏。后在《大学生》杂志的强烈抗议下,才换了栏目名。

重整旗鼓——迎接市场的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青年期刊群并不甘心自己的低徊和沉沦。一些青年期刊穷则思变,进行过许多大胆、努力的尝试。像《涉世之初》、《做人与处世》、《这一代》、《大学时代》、《青年博览》等,这些刊物刊名没有地域性,目标读者指向更为明确,改起来相对容易,效果也不错。

以《大学时代》为例,这是一本2002年9月在湖南创刊的一本直接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青年期刊。他们创刊之初,读者定位也不太准,想当然,在校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一个群类,应该够细的吧。可是,刊物一办才知道,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是两码子事,重点大学的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差别……最后经过周详的市场调查,将读者重新定位为大一下半学期至大三上半学期的学生,因为他们不同于新生还带有一种刚脱离高中的兴奋与浮躁,也不同于毕业生的老成、忙碌和转型,在大学校园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事实证明,这个定位是比较准确的,杂志瞄准这个目标读者群后,发行量上升了两万多份。在办刊理念上,《大学时代》也是几经波折,这本杂志最开始想做一本思想性比较强的青年刊物,但出了几期,受到市场的冷遇,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但学业紧张、外界诱惑多,就业压力大,留给思想的空间其实很小很小。于是,他们又瞄准文学这一块,提出“中国大学生自己读自己写”的口号,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兴趣,但只限于文学社团内,无法谋求大的市场拓展。后来,他们详细进行市场调查,又深入研究同类期刊,终于决定把杂志办成“中国第一本经营大学生活的活力期刊”,很快得到读者的热烈响应,因为他们所苦心经营的“就业·创业”“视野·思想”“留学·考研”等版块正是大学生们所需要,所喜欢的。

《大学时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市场策略就是策划先行。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先生认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体现是个性策划。《大学时代》每一期都必须有一个专题策划,围绕大学校园和青年中的热点、焦点话题,进行剖析、探究和讨论。我认为,专题策划是刊中之刊,重中之重,它是一本期刊理念和实力的展示。青年刊物如果不在专题策划上取得突破,要不大话套话一副道学家面孔,要不小情小调一套小资腔,同质化倾向便不可避免。与此相类,《涉世之初》异曲而同工,他们采取“让开大路(热点),占领两厢(冰点)”,以冰代热、以冰制热的策略,全力以赴地在冰点即那些潜在的、深层次的、为很多人所必然或已经关注的,却目标读者人人心中有、传媒个个笔下无的事件和人物上下工夫,做文章。《涉世之初》独特的策划意识使他们常常把冰点做成了热点,也把一本名不见经传的杂志做成了全国名刊、大刊。

倾心经营品牌栏目和及时挖掘共鸣“话题”也是青年期刊重新振兴的必由之途。栏目是杂志的眼睛。就像一个女孩子,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常常让人忽视她的其他不足。栏目办得好,有时可以起到以栏代刊的作用。青年刊物也有许多好栏目,如《做人与处世》的“一千零一个真情故事”,《女报》的“青春私语簿”,《青年文摘》的“名人故事”,《青年一代》的“生活频道”,《辽宁青年》的“青年论坛”,《萌芽》的“新概念作文”等等。

“话题”足缔造青年期刊过去辉煌的主要武器。想当年,由潘晓在《中国青年》引起的那场有关“人生道路”的大讨论,不仅让《中国青年》最高期发量高达400万之巨,而且拉动了整个青年期刊群的崛起。现在,资讯发达,时尚更新迅速,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再要出现靠一个“话题”来捧起一本刊物的奇迹,已经不太可能了。但青年人生性敏感,既充满活力又容易迷茫,好的话题依然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像1999年《涉世之初》杂志加编者按配发的通讯《问你,问我,为爱坚持有什么错》所引发的关于“婚前性行为”的讨论,就非常有影响。还有,《中国青年》2003年进行的“青年生存状态征文”因为主题鲜明、立足现实而得到广大青年的响应。可见,在“话题”方面,青年期刊还是大有可为的。

还有一些青年期刊,以风格取胜。《青年文摘》,就以其淡雅、清新的风格,每一期吸引两百万以上的读者,为中国最畅销的杂志之一,也是中国期刊花园中最绚丽的一朵。目前《青年文摘》已分红、绿两版,还有一个人物版,已俨然成为期刊旗舰。《中国青年》虽然与最巅峰时不可同日而语,但孜孜以求变革创新,每次出手都不失名刊大刊风范,8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它期刊所望尘莫及。《青年一代》、《青年博览》也在不断摸索自己的路子,发行量均呈稳步上升趋势。

现在,另一批瞄准低年龄层次读者的新刊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如《活力派》(上海)、《花季·雨季》(深圳)、《中学生百科》(湖南)、《起跑线》(江西)、《同学少年》(天津)、《小伙子》(浙江)、《同学少年》 (江苏)、《同龄鸟》(广西)等。他们集结成“青春刊物。”,向老牌青年刊物发起了强势冲击。

青年期刊正经历漫漫“熊”途。青年期刊要谋求本质突破,重获80年代的辉煌还任重道远。《青年文摘》虽然发行量巨大,但它只是一本文摘刊,加上模仿《读者》的痕迹太浓,一时难以成为青年期刊的龙头老大。青年期刊的真正崛起,恐怕仍然需要像《中国青年》这样的老龙头挑起重担。在这种形势下,青年期刊应如何克服行政惰性和地域限制,科学审视自己的读者定位,改变陈旧的办刊理念,用新鲜活泼的话语方式、独特优美的文本结构、真心热切的人文关怀,挖掘当代青年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使得青年期刊重新成为中国青年人生励志和精神超越的家园乐土,这是值得迫切思考并付诸行动的课题。

有识之士提出,全国各地的青年刊物应该团结起来,加强交流和对话,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在刊名上取消地域特征,依据各个杂志办刊以来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重新拟定刊名,共同面对目标读者市场,重拳出击。然后,尽量加快体制和机制转换,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大力拓展营销渠道。青年刊物如果再维持目前这种散、弱、小的不良局面,无动于衷,只会被市场越拉越远。青年读者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全国青年刊物形成一个整体,每一本杂志再在各自区域 (不足地域)发力,在合作中形成竞争,这才是一种良性竞争。

青年期刊在改革大潮中并没有沉沦,他们的顽强拼搏,使自己始终成为中国期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猜你喜欢
办刊刊物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杂志介绍
系列刊物介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