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卫东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是《尚书·兑命篇》中关于做人、学习和治国安邦道理的一段描述,意思就是说,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作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使之人,有所学、有所为。总之,《尚书·兑命篇》说:人要自始至终地常常想到学习。即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古语“教学为先”中的“教,学习也”,实质就是学习。
“念终始典于学”的解读及指导意义
“念终始典于学”,念即观念、观点;终始即始终、自始至终;典即标准、法则;于即在于、就是。笔者认为,任何的观念、观点,特别是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观点、观念,都是自始至终坚持了标准、严格的学习经历而获得的。同时,在本观念的引导下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在学习中养成学习观,再不断优化学习观,使得优者更优;学习观指导学习,又在学习中发展、升华为更优化的学习观;优化的学习观再指导学习者进行新的学习过程。
学习化社会构建的基本特征与实践
厉以贤教授认为:“迈向学习化社会,就意味着:⑴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⑵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⑶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⑷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⑸学习和教育与社会形成互动,密切交织;⑹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⑺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化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
笔者认为,学习化社会就是倡导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习,使每个人成为学习化个人。首先,要解决学习什么、怎么样学习、学习要干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和学习化社会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学习化社会中的这样一番情景,人们相互见面打招呼时是不是有这样的问候语:“你好,你学习了吗?”“你最近学什么了?”“学得怎么样呀?”这种设想不可能全部实现,但最起码应该有60%~70%的可能吧,按传统的思维百分制计算,才算是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及格标准。“学习什么”是学习化社会的首要问题,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第一,学术性课程的学习,是学校学习的延伸,这是人们的生存需要,旨在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事业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创造。第二,社会化课程的学习,也是参与集体的、人际关系沟通的课程,都应当在学习视野之内。第三,个性化学习,就是“自我觉醒”、“自我实现”的学习,旨在唤醒人们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探究,促进人们的人格成长和自律性的确立。学习化个人,应该有个性化的学习,礼、乐、书、数、射、御;花、鸟、鱼、虫;琴、棋、书、画;驾驶技术、烹调技术和美容技术,我们都可以各取所需,尽情地学习,展示自己的风采和个性。
教育与学习及学习观的养成
据《科技日报》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中利用Internet仅占5.9%,而电视和报纸占到93.1%和69.5%。可以看出学习的公平性问题日渐突出,也看出Internet目前的局限性,它是需要先期的设备投资、智力投资和思想准备的,借助于实际的物质媒体的学习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还要注重一种更重要的、更特殊的学习——“超媒体”的学习,这里的“超媒体”不是当前网络技术性的媒体,也可以称为是“真超媒体”,它是特指对人、人生的学习。人、人生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由读书、读媒体到读人、读人生;由读懂有字之书到读懂无字的人和人生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最终结果应是自我教育、学习观的优化
教育的最理想情境,是使受教育者热爱学习,在学习中认识自我、认识自然、发展自我、创新生活和奉献社会。道家有句名言:“知不知,上。”特别是我们处在“创新”的时代,强调学习更是需要创新的学习,要倡导“创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和“思维创新”等。我们认为,所有“创新”的基础和核心是“学习的创新”,只有学习才有创新的可能,否则,创新只是一句空话。怎么样创新是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学习观是对学习的总的看法和认识。限于笔者的水平,很难为“学习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只好仿照哲学对世界观的定义来参考。作为学习观只对学习有看法和认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还要体现在与其看法和认识相统一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果或成就中,这样才算比较完整的学习观。总之,人们的学习观必须与学习思想、理念和学习的行动、过程及学习的内容、效果统一,学习观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否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学习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诸观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观应在诸观之首。正确的世界观是在学习认识现实世界中慢慢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是需要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学习磨炼而成的,正确的价值观是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来认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随着学习实践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提升和优化的。总之,这都是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