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动态
■ WTO总干事: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至少应等1年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4月26日表示,目前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定保护主义壁垒的做法是错误的。现在决定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还为时尚早,各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保持足够的谨慎。
实行了10年之久的限制纺织品贸易的配额制度于今年1月1日全面取消,有数据显示,配额取消之后,中国的部分纺织品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另外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的纺织品生产商面临了巨大的冲击,这些企业纷纷要求来自政府的保护。
根据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签署的协议,在2008年年底前,其他成员国有权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实施限制。尽管素帕猜没有点名美国和欧盟,但实际上这两个地区已经采取了可以采取的最严厉措施应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
■ 世贸组织称欧盟造船补贴合规 单方对韩行动不妥
新华社日内瓦4月22日电:世界贸易组织22日发布了韩国诉欧盟造船补贴案的裁决报告,认为欧盟对其造船公司提供的政府补贴并未违反世贸规则,但欧盟不应该在世贸组织作出裁决前就对韩国采取单方面的报复行动。
此案是韩国针对欧盟诉韩国造船补贴案提起的反诉。2002年10月,欧盟向世贸组织起诉韩国,说韩国政府以重组资助和出口信贷等方式向造船公司提供非法补贴,严重侵害了欧盟利益。随后,欧盟启动“临时防卫机制”,允许丹麦、法国、德国、荷兰和西班牙在2003年向各自的造船公司提供补贴来对抗韩国的竞争,这些补贴后来又被延长至2005年3月31日。
■ 继美国之后 日本表示将支持俄今年加入世贸组织
法新社4月23日电:日本22日表示支持俄罗斯在今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东京与俄罗斯工业及能源部长克里斯坚科会谈后做出了上述表示。町村信孝向媒体记者声称:“日本表示支持俄罗斯在今年年底加入世贸组织。”
今年2月24日,在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布什已表示将支持俄罗斯今年加入世贸组织。
■ 世贸组织通过美澳诉欧盟地理标识保护措施案报告
新华社日内瓦4月20日专电: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20日通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诉欧盟农产品和食品地理标识及商标保护措施违反世贸规则案的专家组报告。由于三方均表示不准备上诉,专家组的裁决正式具有了法律效力。
澳大利亚官员随后散发了贸易部长马克·韦尔的一份声明。韦尔对世贸组织通过该案的专家组报告表示欢迎。他说这表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都认为欧盟在保护地理标识方面的体制与其在世贸组织中的承诺不符。他还说,欧盟对世贸组织其他成员提出的地理标识方面的要求,本质上是想用新的限制来取代农产品进口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欧盟只对保护其农业利益免受外来竞争感兴趣。
■ 世贸组织农牧业会谈陷入僵局从而威胁协议最后期限
路透社日内瓦4月19日电:关于农牧业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会谈在本周二陷入僵局,从而引发民众恐慌,担忧一系列世贸契约的最后履行期限将被错过。农业贸易是多哈回合贸易自由谈判的重点部分,谈判成功与否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世贸成员力图于今年7月底前在关键领域内达成框架性协议,但为期一周的农牧业会谈如今却陷入僵局,欧盟及其重要盟友未能让出口商在关税削减的重要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 欧盟称棉花产业应成为世贸组织援助非洲的首选
彭博资讯4月19日电:“依据世贸协议,应立即终止任何形式的全球棉花补贴以帮助非洲的棉农。”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称。欧盟在上个月驳回美国的请求,裁定美国对本国棉农给予每年2.7亿美元棉花补贴的做法是违法的。非洲棉花种植国家马里、贝宁、乍得、布基纳法索(同时这些国家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赢得谈判权,可以在今年7月就削减对棉农的压制、进口配额、出口补贴问题进行谈判。
■ 世贸组织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激增
2005年4月14日,世贸组织发布的《2005年全球贸易报告》显示,2004年,伴随着全球原油和日用品价格上涨以及全球贸易的强劲增长(包括办公和通讯设备贸易的复苏),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达31%,是1950年以来的最高值。世贸组织经济学家预计,2005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明显下降,因此,全球货物贸易增幅将由2004年的9%降至6.5%。
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认为,贸易继续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贸易对于发展经济和减少贫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在增加贸易的同时,积极参与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的活动。
■ 新西兰泰国签订贸易协定减少关税
彭博资讯4月19日电:新西兰、泰国19日签署协议取消关税。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说,协议是在于2003年晚些时候两国会谈后形成的。新西兰出口至泰国的货物从7月1日起取消一半以上的关税。根据新西兰政府网站的报告,其它关税将遂步递减。
■ 国际钢铁协会:全球钢产品需求将首破10亿吨
法新社4月20日电:国际钢铁协会(IISI)19日发表报告,预计2005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国际钢铁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预计将达10.04亿吨,比2004年增加3600万吨,增幅为3.7%。其中,中国对钢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0%,占全部需求的29%。
不过,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需求增长相对较慢,增幅预计1%,或800万吨。报告认为,经济增长缓慢以及钢铁库存调整是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钢产品需求出现暂时下降的主要原因。国际钢铁协会预计伴随全球经济的复苏,2006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4.8%,达到10.5亿吨。
■ 澳总理:澳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使两国受益
新华网北京4月19日电: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19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澳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其结果必定给两国带来利益。
“澳大利亚和中国已享有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势必会使两国受益匪浅。”霍华德说。
★多哈进展
■ 素帕猜呼吁在7月前取得多哈回合新进展
4月18日,在日内瓦开幕的国际贸易中心第38届年会上,WTO总干事素帕猜呼吁各方为香港WTO部长级会议的成功做出更大努力。素帕猜认为,只有在今年12月香港部长会议前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才能对2006年多哈回合最后阶段的谈判议程做出安排。近几个月内将有一系列小型部长会议,将推动谈判进程,但对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仍需要有政治意愿。
素帕猜说,要使香港部长会议取得成功,近期内必须取得一些重大进展。在香港部长会议筹备期间,我认为7月份是一个标志。在7月前,我们应该对香港部长会议的一揽子结果有一个“协议雏形”(First approximation)。目前虽有高层人员介入了谈判,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
■ 美国担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WTO香港部长级会议的谈判障碍
据Inside US Trade报道:尽管美国与发展中成员在近期举行的日内瓦谈判中表现出了灵活性,但发达与发展中成员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TRIPS)内容的修改方面仍存在实质性的分歧。据有关人士分析,虽然有关各方将于下周就TRIPS问题再次举行磋商,但会谈取得进展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其中某一方做出重大让步。
有关人士说,美国和瑞士希望将TRIPS谈判的最后期限延长到香港部长级会议之后,这样TRIPS就不会成为香港部长级会议的谈判障碍。欧盟希望将TRIPS谈判期限延长至2005年10月,日本对TRIPS的谈判期限表现出了灵活性。其他代表团人士认为,给TRIPS设定短期的谈判期限将会导致TRIPS成为香港会议的议题之一,从而分散香港部长级会议对其它问题的注意力,这可能对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不利。鉴于在3月8日-9日举行的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议上,各成员未能在延长TRIPS谈判期限问题上达成协议,TRIPS理事会主席Tony Miller表示愿意继续就此问题举行磋商。
■ 格林斯潘预计:多哈回合谈判将成功结束
日本共同通讯社3月11日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日前针对近年来不断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提出警告的同时,还于周四就被延迟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将成功结束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
格林斯潘在位于纽约的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办的一次有关全球化问题的演讲中称,“当前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面临着广泛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自肯尼迪回合以来,可以通过谈判轻易实现的目标都已经实现了。”
■ 印度努力争取平等的关税削减
印度在日前举行的WTO肯尼亚会上说,它支持对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给予平等的关税削减的公式。在肯尼亚会上就某些领域的谈判进行讨论时,印度商务部长Kamal·Nath称,在努力达成协议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应受到尊重。
■ 欧盟准备在农业谈判中披露敏感数据
欧盟计划在全球贸易谈判中披露一些敏感的农业贸易数据,此举引起一些欧盟成员的担忧,担心会导致该集团农业补贴的大幅削减。欧洲委员会说,为了重启停滞的谈判,欧盟将给WTO提供其农业贸易流量的具体资料。欧盟各农业部门进口税率参差不齐,主要是根据对该领域保护的需要来定的。负责贸易政策的欧委会说,准备出台一通用的计算农业关税的办法,称为从价等值。
(资料收集/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