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林
岩溶山区占全县国土面积75.4%的西畴,以发掘5万年前的“西畴人”和亘古源流的“畴阳河文明”,北回归线横贯县境所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西畴人民创造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为这方高原红土增添了几分灵秀和神秘。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去年4月由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倡导,并在文山州文联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面向全州,在文山州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含笑花》、西畴县文联主办的季刊《畴阳新声》上,共同发起了以“岩溶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为期一年的“岩溶文化”征文活动,从众多的征文来稿中,《含笑花》、《畴阳新声》两刊编辑部精选编发征文稿件100余件,编发的征文稿件体裁广泛,尤以诗歌、散文见多。作品也更多地反映了山川秀美的自然风光、壮乡苗岭的民族风情和传奇动人的民间故事、与时代同步的先进典型。以及外地作者亲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更倾注了作者对这方热土的热爱之情与美好愿望,描绘了一幅绚烂夺目的图画,透射出“岩溶文化”特有的气息和魅力。
穿越壮乡苗岭间自有奇观迷人处
作者贴进实际,走进生活,以其所见所闻和独到的感受与视觉,用细腻描摹的手法,再现自然景观的天然之美和人文景观的神韵之至,体现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统一,思想性与鉴赏性相统一的创作意向,这是“岩溶文化”征文作品的—个显著特点。
“天涯何处无芳草,山区无处不飞花”。岩溶山区以其特殊的地域地貌,积淀了固有的壮美神韵,成为大自然景象中的一大奇观。常言道:种花草讲的是奇异,越是奇异的花草越有观赏性,也就越有价值。因此而言,这也不过是大自然千变万化中的一种现象罢了,而对大自然的奇观异景和价值又知之多少呢?兴许也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惘。从征文作品中让人们可以读出作者的这种心灵感应,但更多的是作者的持重与责任,因而也就能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奇观异景的层面。
彝族作家周祖平的组诗《诗性畴阳》(《畴阳新声》第22期),诗中这样写到:“树依石石依树,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擎天石仰面含笑,酸叽树蔽日遮天……树因石而靓丽,石因树而刚毅/……面对此树此石/不知不觉间/我的双脚长出了根须”。作家以自然流畅的诗句。直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畴阳河畔树缠石的奇观,并表现出作家为古石古树自然和谐相生的奇观所折服,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自然融入奇观之中,让人看到的简直就是一幅风神挥洒的泼墨山水画。在《兴街拾零》(《畴阳新声》第22期)一文里,老年书法家沈湘渔通过对“兴桥映日”的阐释,让人不仅感到兴街百年保兴桥不失风雅与雄奇,而且在“亭缀青龙山/烟云天幛里/桥锁畴阳河,天水一色中”的奇观里又多了几分古风韵味。跟随老年作家郭明进走进他的散文《我看西畴崖画》(《畴阳新声》第24期),便能一览数千年前古人制作的“狮子山崖画”,和发掘的旧石器晚期智人化石,感悟人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悠久历史。在老年作家王寿宁《走进山村看水》(《畴阳新声》第24期)的笔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撒老村经过开展生态示范村、安全文明村的创建,所展现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青水秀,落英缤纷,胜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新景象。在今年初西畴县文联组织开展的鸡冠山采风活动中,会员们采写刊发在本期《畴阳新声》(总第26期)上的作品,或以细腻的笔端点绘西畴旖旎的山光水色,或以豪放的情感状物抒怀,或将传奇故事跃然纸上,使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贯一体,相得益彰。而在上海赴西畴青年志愿者张戎的《上海志愿者眼中的西畴》(《畴阳新声》第23期)、顾海锋的《在西畴的日子》(《畴阳新声》第24期)里,则对西畴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情有独钟,感觉“像是回到了熟悉的江南”,领略到“在西畴的乡村,随处就能见到如诗如画的美景,与那些著名的风景区相比更有着她们的独特之处。因为她们尚在待字闺中,“毫无粉饰,青春质朴,静美得就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清丽迷人”的景致。随着其他作家的视线,人们还可以欣赏到普者黑等景区山水天色浑然一体的佳境……给人一种登临绝顶。一饱眼福的惬意。
讴歌时代新气象心境意含寄言情
作者紧扣“岩溶文化”征文主题,不论在描写自然风光,反映民族风情,还是在塑造先进典型,讴歌时代精神中,都置身于这片热土,倾注浓浓深情,寄予一个个美好心愿的期待,使征文作品更富有情致和神韵,这是“岩溶文化”征文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描写奇观异境方面,作家周祖平组诗《诗性畴阳》,不是单纯的以境写境,而是带着对历史沉思的凝重,写出了历经百年风雨的保兴桥“目睹时事的巨变与沧桑,饥荒动荡灾难僧击打得青龙山直摇晃,风雨飘摇膜不着头脑的日子/早已烟消云散”。同时又以走出历史阴霾广袤激荡欢悦的心境,表达了作家“让幸福安康落户畴阳”的衷心祝愿,更寄托了作家“天蓝蓝云悠悠,只想用毛笔/在蓝天上作幅画,只想用钢笔,在白云上写首诗”的美好愿望,诗情画意,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作家周家鸿《鸟住过的夏》(《畴阳新声》第24期),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深邃哲理的思考,发出了“大批的鸟是什么时候飞走的,谁也没有仔细观察过,……想一想,如果夏天连鸟羽都见不到,岂不是显得太没有生机和活力了”的哀伤感叹,追寻着“大自然生就的相生与相融”的美好憧憬,在品读美文之余,更多的是给人予启迪和警示。老年作家王寿宁《难忘的故乡情》(《畴阳新声》第22期),以作家是一个父母早逝的孤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真情、朴实的语言,写下了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亲朋好友难分难舍的情愫,乃至发出了“家乡的亲情美景令我终生难忘”的感慨,表达出作家“只要能抽出身来,总少不了要回乡看看”的美好夙愿。上海赴西畴青年志愿者张戎的《上海志愿者眼中的西畴》、顾海锋的《在西畴的日子》,在青年志愿者领略这里的山、水、人情的同时,感触最深的“便是这里的贫穷和当地人民跟贫穷作斗争的精神了”,自然给青年志愿者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以及对人生价值深深的思考。
塑造先进典型和人物形象方面,作家周家鸿的一万余字的纪实文学《紧握挂钩扶贫的接力棒》(《畴阳新声》第22期),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真实地再现了云南省财政厅挂职扶贫西畴的副县长郭云松,在西畴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跋山涉水,访贫解困,谋求发展的感人事迹,塑造了“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带着一个下派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全部精力用到了工作上,心胸与脑海间装着的全是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的下派干部新形象。另外,作家周家鸿在《畴阳绣品》(《畴阳新声》第22期)中,怀着深厚的感情,审视了畴阳绣女刺绣的辛酸与艰难发展历程,寄托了农村工作守则试
点工作队帮扶引导绣女们发展刺绣业的希望,更蕴涵了作家对“刺绣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一旦融人经济并进入市场,应该具有极大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需要一定的信息和政策扶持的,如今的工作队,正是带着这个任务,夜以继日地发起这样的运动,而这个任务的本质就是对为人民谋利益”的充分肯定。在老年作家王立能的小说《山大和杏子》《春雨淅沥》(《畴阳新声》第22期24期),青年作者张宪富《初识古林》,《先锋岗》(《畴阳新声》第22、24期),以及方贤云,林文云,李才俊,曹建清等一批作者的作品中,浓墨重彩,鲜活饱满地塑造了各条战线上一系列与时代同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水乳交融而耐读。
风韵情致独到处美丽传说自添色
在众多的征文作品中,有一组反映地方民风民俗和美丽传说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征文平添了几分厚度和色彩,这是“岩溶文化”征文作品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反映民族风情的散文《神奇的婚礼》(《畴阳新声》第23期),就是作家吴薇深入西畴东瓜冲瑶族村寨参加瑶族青年婚礼,通过对“槟榔敬客”、“东家报信”、“对歌过关”、“新娘露面”等场面真实、细腻的描写,再现了瑶家一个热热闹闹而又民风浓郁的婚礼,给读者一睹为快的感受。在作者王国龙《王龙的故事》(《畴阳新声》第23期)中,讲述了王龙“呼风唤雨”、“竹篮打水”、“剪纸成人”的美丽传说,道出了畴阳河畔王龙河、壮家山寨王龙村的由来,使昔日的王龙河、王龙村又染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老作家王寿宁《干塘子与水淹塘》(《畴阳新声》第25期),以苗家陶旺父女俩传奇动人的故事,对解开两个塘子改头换面,一水一干、一高一矮相互对峙,高处淹水低处干的奇异现象之谜,有了一种传奇式的说法。作者胡晓的新编民间故事《倒霉的侯三》(《畴阳新声》第23期),讲述了一个小商贩信奉“生意不搀假,不久就会垮”,以搀假发财不成反而上当受骗,最终落得一个夫妻离婚、家庭破碎的风趣幽默的故事,让读者笑过之后,引发深思。
面对100余件征文作品,限于容量,笔者也只能列举一二,以概全貌。其实,其它众多的征文作品,也是各具风格、有品位而耐读的。在这些征文作品编织色彩斑斓的图画上,似乎也还缺少点什么元素?作为编辑编发的多半是西畴作者的作品,因而反映西畴的作品也就占了很大部分。其他更多的作者,或是没有参与进来。或是在来稿上没有标明“征文”字样,不管如何,这不能不说是这次“岩溶文化”征文的一个缺陷。同时,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上做得不够,因而刊发的征文作品整体上也就缺少了一些厚实感。但这毕竟是初次尝试,已赢得了一批作者尤其是一些知名作家的参与、互动和读者的认同。想到此,也就欣幸了。我想,《含笑花》、《畴阳新声》两刊编辑部将会继续办好“岩溶文化”这一栏目,并组织好相关的活动,争取更多作者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推进“岩溶文化”的探讨与创作,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的。
本栏责编王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