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里的故事(上篇)

2005-04-29 00:44:03
大自然探索 2005年6期
关键词:小海豚观赏鱼海洋馆

海洋馆里的“凶杀案”

莫名失踪

不久前,为了真实地还原鲨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增加鲨鱼馆的观赏性,“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把一些观赏鱼投入鲨鱼池,让它们和鲨鱼一起生活。这样做并非厚此薄彼,让观赏鱼“羊入虎口”。因为在挑选鱼种的时候,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一些颜色比较暗淡、游速比较快、个体比较大,而且鲨鱼一般不感兴趣的品种,何况鲨鱼馆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供小鱼躲藏。

起初试验效果不错,鱼儿们在一起和睦相处,各自吃工作人员为它们准备好的食物,很少有冲突。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观赏鱼就开始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有一次工作人员往鲨鱼馆里放了400多条小型鱼,不到一个月,就只剩下100多条了。前后加起来,大约有2000多条鱼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工作人员还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鲨鱼池中的观赏鱼少了很多,但是池中并没有留下任何残骸,这说明观赏鱼不是病死或者饿死的,应该是被某种生物一口吞掉的。那么谁是凶手呢?如果海洋馆中藏着一只“披着羊皮的狼”,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工作人员首先想到了鲨鱼,是鲨鱼所为吗?工作人员对鲨鱼馆中所有的鲨鱼进行了排查,然而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本来,在鲨鱼池中。观赏鱼少量被鲨鱼吃掉也在所难免。但是在短时间里大量失踪,这就非同寻常了。这些鱼儿到哪里去了?难道它们真的都成了鲨鱼的腹中之物吗?潜水员们感到疑惑和担心:这些平常和自己一起亲昵的鲨鱼,会不会突然哪一天翻脸进攻自己呢?

在美国动画片《鲨鱼黑帮》里面,有一条鲨鱼喜欢和小鱼们一起生活,还学着别的小鱼吃素。在现实中鲨鱼喜欢吃什么呢?鲨鱼的胃口实在是很惊人,有点像个大垃圾桶,各种鱼自然不在话下,此外它们还喜欢吃海豹、海狮这样的哺乳动物,甚至还有人从捕捉到的鲨鱼胃里发现过橡胶轮胎、皮箱这样一些东西,当然还有人的残肢,、胃口这么好的鲨鱼吃些观赏鱼真不奇怪,但海洋馆里的鲨鱼真的是最近事件的肇事者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鲨鱼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在很多人的眼中,鲨鱼是恐怖和死亡的代名词,电影《大白鲨》就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电影。鲨鱼的确拥有近乎完美的杀戮武器:非常发达的感觉系统,能够感觉到1公里外生物垂死挣扎时产生的波动;非常锋利的牙齿,可以一口咬穿海中的任何生物,不过,尽管鲨鱼在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中处在最顶级,但并非所有的鲨鱼部嗜血成性。

全世界的鲨鱼大概有360多种,但具有强大攻击性的大概只有十几种,这里面就包括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大白鲨、虎鲨等,它们大多属于真鲨科。其他鲨鱼虽然冠有鲨鱼的头衔,实际上却相当温顺。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鲨鱼鲸鲨几乎就从不主动进攻鱼类,它们只吃一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绞口鲨的脾气也很好,人们甚至可以和它开一些小小的玩笑。

一般情况下,出于安全的考虑,海洋馆饲养的鲨鱼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些没有太强攻击性的品种。因此,在海洋馆工作人员的眼中,它们除了有“鲨鱼”这样一个吓人的名字外,其实和其他观赏鱼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都是一些可爱的小宠物。比如,身体上布满豹斑的豹纹鲨,背鳍上有一些白点的白鳍鲨,再有各个海洋馆部养的表皮光滑而细腻的护士鲨。

体积庞大的护士鲨一般都喜欢呆在池中,好几条懒洋洋地挤在一起休息。灵巧的豹纹鲨只喜欢独自在池中“舞蹈”,对于身边游弋的小鱼们视而不见。倒是体积较小的黑鳍鲨、白鳍鲨,它们精力旺盛,来回巡视着自己的地盘。不停的运动需要不断补充能量,所以它们的攻击性相对较强一些。其实在“海洋世界”真正具威胁性和攻击-性的鲨鱼往往是这样一些小型鲨鱼。因此,它们首当其冲,一度成为最大的嫌疑犯。但经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的捕食能力没有那么强。

海洋馆中的鲨鱼不但没有太强的攻击性,而且它们从小由潜水员们喂大,又接受了一定的驯化训练,因此都是一些可爱温顺的“小羊”,能和身边的小鱼和平共处,也把潜水员当作好朋友。

工作人员根据鲨鱼的食量一天三次给它们喂食,食物是一些冷冻鱼,鲨鱼非常喜欢这些食物,通常在吃饱的情况下,它们不会费力去追逐身边那些灵巧的观赏鱼,而且小鱼还会躲进一些小的空隙内,鲨鱼的体形太大了,根本就钻不进去。

看来,观赏鱼大量减少是鲨鱼所为的可能性不大。

排查元凶

这时,有人提出:会不会是鲨鱼馆发生了某种变化从而导致大型动物的性情改变开始攻击观赏鱼呢?通常在環境改变的情况下,很多动物会产生一些异常行为,比如从海水过渡到淡水时有些鱼就有可能性情大变,甚至发生过鲨鱼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咬伤潜水员的事情。那么,这里会不会也出现了这种状况呢?看来还必须对可能造成鲨鱼馆环境改变的情况进行排查。

于是有关人员对水质和水温进行了检查。“海洋世界”中的水是直接从大海里抽过来再经过一套严格的过滤系统处理生成的,同时水温也可以调节,因此大多数鱼都可以在这里获得自己满意的生存环境。经过严格的仪器检查,证明水质和水温没有任何问题。

调查陷入了僵局,惟一可做的就是:观察。白天的观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几乎每一条鱼都按部就班地重复着自己的生活。看来必须加强夜间值班。一般情况下,鱼大多部在白天活动而在晚上睡觉,对于鲨鱼来说,晚上是一个很好的捕食机会。

夜以继日的观察终于使案情有了突破。一天晚上,夜班人员发现一条白鳍鲨离奇地变成了两半。这下大家可坐不住了,到底是怎么了?观赏鱼一直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现在连鲨鱼部遭到了毒手,而且死掉的竟然还是一条相对具有一定攻击性的白鳍鲨。对于鲨鱼馆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个打击可太大了,要知道鲨鱼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大家对凶手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揪出这个害群之马。大家对死鲨鱼的残骸进行了认真分析。从这条鲨鱼的伤口看,它好像是被池里所有鲨鱼一起咬死的

或许这条白鳍鲨在最初被咬后流了大量的血,然后引发了所有鲨鱼的猛烈围攻。

我们知道,鲨鱼的嗅觉特别灵敏,它们对水中血液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100万个水分子中只要有1个血红蛋白分子,不管是动物的还是人的,鲨鱼都能准确地知道气味的来源,并寻着血液踪迹发起攻击。它们甚至可以在1公里外闻到血腥味。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白鳍鲨由于受伤引起了池中所有鲨鱼的强烈围攻,但谁最先向这条白鳍鲨发动攻击的呢?白鳍鲨残骸上的齿痕太多、太杂,根本无法判断。这时,发现情况的夜班人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虽然没有看见到底谁最

先发动了攻击,但是他看到当时在死鲨鱼身边只有一条鲨鱼正在撕咬尸体。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猎手足够强大,它是不愿意让别人与自己分享猎物的。据此推测,肇事者可能是一条强悍的鲨鱼,不大可能是别人杀死猎物抛弃后它再去分享战利品。

可是当夜班人员指证这条嫌犯鲨鱼时,大家十分吃惊,因为它和死去的鲨鱼一样,都是白鳍鲨,而且个头只比死去的鲨鱼稍微大一点。一般来说,白鳍鲨不会攻击同类。事情真是这条白鳍鲨干的吗?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就在这时,又有一条白鳍鲨被咬了,这一次可让值班人员抓了个正着,肇事者果然就是那条小白鳍鲨。那么,这条小鲨鱼为什么变得如此凶猛呢?观赏鱼的大量减少会不会也是它干的呢?由于一时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工作人员只好用网把它和其他的鲨鱼隔离开并对它实行严密的监控。

鲨鱼馆里终于恢复了平静,投入的一些小鱼再没有出现过大量减少的现象,其余白鳍鲨也再没有被咬死过。可以断定先前鱼的失踪和白鳍鲨的死亡的确跟这条鲨鱼有很大的关系。

真相大白

为了弄清楚这条白鳍鲨一反常态的原因,工作人员着手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发现,这条白鳍鲨是鲨鱼馆开业时从外地引进的,当时供应商总共送来了二三十条鲨鱼。据回忆,当时这条白鳍鲨看起来就比较特别,它比其他白鳍鲨更喜欢游泳,一般白鳍鲨喜欢停在水里不动,而它则游个不停。

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条白鳍鲨在牙齿和外形上有一些地方与白鳍鲨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被隔离后,这条鲨鱼的生长速度变得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里它已经比原来跟它一样大小的白鳍鲨大了约3倍,体重也重了近20倍,它果然是一头“披着羊皮的凶残而狡猾的狼”。那么,这条混迹在“羊群”里那么长时间的“狼”到底是什么身分?工作人员查阅了不少资料都没有搞清楚。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大家知道了它的真面目。

这一天,香港海洋公园原馆长麦克先生来到“海洋世界”。一到鲨鱼馆,他就笑了起来并好奇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你们怎么会养牛鲨呢?”

麦克先生的话让大家大吃一惊,众所周知,牛鲨是鲨鱼家族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鲨鱼之一,有“海中之狼”的称号。

牛鲨因为外形长得像公牛,所以被称为牛鲨。它以残忍、凶猛、不挑食闻名,非常喜欢攻击活的物体,此外还具有一个很多鲨鱼都没有的能力

进人淡水区。人们在印度恒河、墨西哥湾,还有一些靠近海的江河里都曾发现过牛鲨的踪迹。由于可以进入淡水区域,所以它对人类的伤害最大。

绝大多数鲨鱼都只能在咸水中生活,因此在大海中只要设置防鲨网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是在淡水水域,人们通常会疏忽而不设置防鲨网,这就给进入淡水水域的牛鲨提供了绝佳的伤人机会。此外,牛鲨的体形相对不大,容易让人们掉以轻心。因此,在每年报告的鲨鱼伤人和撞击船只事件中,牛鲨肇事的记录甚至高于人们“谈虎色变”的大白鲨。

所幸的是,牛鲨虽然有劣迹斑斑的伤人记录,但大多数研究者部认为牛鲨并不喜欢主动攻击人类,而且大多数牛鲨在袭击人时往往只是咬上一口就离去,这很可能是因为在浑浊的海水里它把受害者视为一种威胁,出于误会才咬人。比如游泳者无意中打搅了它的求爱追逐,或侵犯了它的地盘,或切断了它的逃跑路线。但是,牛鲨的名声确实不好,加上野性太强,所以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海洋馆养这种鲨鱼。

案情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余下的事情,是考虑这条牛鲨何去何从。最初人们想到把它放归大海,但是它毕竟从小在人工喂养的环境中长大,如果放归可能没有能力捕食到足够的食物,很难适应大海的生存环境。国外的一些放归尝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只能选择永远把它隔离起来。不过,为了让它不至于太寂寞,工作人员还是给它找了两个相对比较凶猛而且体积庞大的伙伴:一条巨石斑鱼和一条柠檬鲨。

现在好了,三个凶狠的家伙在一起偶尔也会相互攻击,但基本上势均力敌,反而可以和平相处。

鲨鱼馆里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安宁,潜水员又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海洋馆中同鱼儿们翩翩起舞了。

海豚妈妈痛失爱子

佳偶天成

2004年11月26日,“海洋世界”水族馆的全体员工早早地上班了,今天是一只叫“奇奇”的雌海豚临产的日子。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即将出生的小海豚可能成为我国大陆在人工环境下首次成功繁育的海豚。

其实,准备工作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2003年5月,工作人员发现“奇奇”出现了一些反常举动,脾气急躁,对驯兽师投放的鱼也兴趣不大。起初,“奇奇”的这些行为并没有引起工作人员的特别注意,因为像人一样,动物偶尔也会发一些小脾气。但让人有些奇怪的是,既然食欲不好,表演也应该受到影响,可是在那段时间里“奇奇”的精神特别好,总是精力旺盛地在水里不停地游,不停地炸水。

情况持续了好几天,这时工作人员才意识到“奇奇”可能不仅是情绪上出了问题,它已经性成熟了,它渴望“恋爱”。一般雌海豚到八岁左右,就会产生求偶的需求。

这下可让工作人员犯了难,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到哪里去给“奇奇”选一个合适的伴侣呢?为“奇奇”挑选雄海豚,不管是年龄、体型,还是来源地,部应该相匹配,这样才可能保证海豚的繁殖和生产比较顺利。

“奇奇”出生在台湾的一家海洋馆里,从降生来到这个世界就从未见过真正的大海。1997年,2岁半的“奇奇”来到“海底世界”,从此开始了它的新生活。像水族馆里的其他海洋动物一样,“奇奇”非常懂得与驯兽师亲密合作,博得了不少观众的喝彩声。

海洋中生活着30多种海豚,其中大部分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因为它们经常出没于深海海域,很少有人能够靠近它们。但是,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人类在海上遇险得到海豚救助的传说和故事,可见海豚与人类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在世界各地的很多海洋馆中,人们都能看到驯兽师和海豚共同表演的精彩节目。从这些表演中可以看出,海豚是一种聪明的动物,智商非常高。

然而,为海豚选择配偶绝对不像把它训练成一个表演明星那么简单。首先要解决的是引种问题。

如果仅仅是人一厢情愿地给“奇奇”找一只雄海豚,它愿意吗?在国内一家海洋馆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悲剧。一只体型比较短小的雌海豚到了发情期,人们为它找来一个配偶,但是那只雄海豚体型健硕,结果雌海豚特别害怕,最后采取了一种可怕的极端行为撞壁而死。这种极端的行为说明,在海豚的世界里包办婚姻肯定也像那句老话说的一样:“强扭的瓜不甜”。

当然,如果是在自然海洋环境

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海豚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和陆地上其他动物一样因为共同的习性和需要而生活在一起。如果是在海洋中,一只海豚不会只对一个伴侣从一而终,它会同时与几只异性的海豚保持亲密的关系。

可是,在水族馆这个人为的小环境里,我们能为“奇奇”选择谁呢?也许选择一个跟它非常匹配的、同一个地理区域的品种更合乎自然规律。

“奇奇”属于瓶鼻海豚,在水族馆里经常能看到这种海豚的身影。瓶鼻海豚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个像瓶子一样的吻喙部。另外,它们的背部呈黑色,腹部基本上是白色,有时候还会有一点点花纹。瓶鼻海豚分北方种和南方种。南方瓶鼻海豚主要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尤其喜欢栖居在近海水域,所以它们对人类很感兴趣,理所当然地也就成为了水族馆里最适合表演的一种海豚。比如在“海底世界”,“奇奇”和“舞蹈”来自台湾,“天天”、“宝宝”和“顺顺”来自印度尼西亚。

“海洋世界”里有三只雄海豚:“舞蹈”、“天天”和“宝宝”,它们与“奇奇”共同生活了近8年,朝夕相处使彼此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处理个人的情感问题时,“奇奇”还是尤为慎重,它最后选择了“舞蹈”,它们同族同宗,部来自台湾,走到一起再自然不过了。

初次恋爱的“奇奇”很快坠入爱河,一段浪漫的爱情开始了。

对于海豚来讲,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像人类那样可以使用语言,但是它们也有独特的方式

肢体动作,比如互相磨蹭皮肤,用前肢相互抚摸,在游泳时一起嬉戏。除此之外,声音也是它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哒哒”声是海豚发出的爱情话语,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有点类似超声波。利用这种声音海豚不仅可以传递彼此间的爱慕之情,还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并探测出前进途中存在的障碍物的形状、位置等。海豚的这种发送和接收声音的功能被叫做“回声定位系统”,也就是生物学上的“声纳”。凭借良好的声纳系统,海豚和驯兽师之间可以进行完美的合作。观众可能无法想像其中的奥秘,因为他们根本听不到驯兽师与海豚交流的声音,何况在表演中,驯兽师与海豚的配合更多地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的。

孕育生命

就在“奇奇”恋爱5个月后,工作人员发现它怀孕了,它的腹部明显异常,例行的血液检查表明相应的激素指标也有变化。

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开始孕育了。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奇奇”和“舞蹈”是非常合适的配偶,它俩同属瓶鼻海豚,来自同一个地区,从小在海洋馆里一起生活,一起表演,彼此非常熟悉,可谓天设地造的一对。可是“奇奇”受孕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可以踏踏实实地等待小海豚的降生了,在“奇奇”的怀孕期间,他们还必须十分注意它的营养问题。

从体型上看,海豚和鲨鱼差不多,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鱼类使用鳃呼吸,而海豚属于哺乳类动物,使用肺呼吸,这也就是它们喜欢跳出水面的原因;海豚是热血恒温动物,因此它们的体温不会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海豚是胎生动物。此外,科学家在对海豚的研究中还发现,海豚在形体结构上与人类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首先,海豚像人类一样有手有脚,当然脚已经退化,但是手仍然很明显,就是表面上看上去像鳍的部分。其次,从解剖图可以看出,海豚的大脑跟人类的大脑很相似。所以,海豚成为智商最高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聪明的海豚在海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捕食方式:把鱼赶到岸上然后再掠食,这样的绝技每次都不会让它们空手而归。

由于担心海豚在人工环境中因偏食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海豚日常的饮食方面,工作人员考虑得更多的是营养的均衡问题。即使是这样,“奇奇”仍然出现了不适反应。海豚怀孕后,跟其他的哺乳类动物一样内分泌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在食欲和行为上也会有一些不同,因此给予适当的安慰是必要的。

除了饮食,另一個让工作人员担心的是意外伤害。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奇奇”自己也比较谨慎,它对人的警戒心也比以前更多一些。

就这样,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下,经过一年时间,“奇奇”终于到了分娩的日子。

顺利产子

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可直到晚上小海豚还没有降生,这可急坏了值班的工作人员。本来有一只雄海豚一直陪伴着“奇奇”,但到“奇奇”快要生产的时候,出于保护的需要,工作人员把雄海豚隔离开来,因为雄海豚可能对小海豚造成伤害。

自然界真的是很奇妙,海豚这种水生哺乳动物在生产时必须呆在水中,而且因为海豚跟人类一样是用肺呼吸的,因此小海豚出生时必须被及时托出水面呼吸,否则就会被呛死、憋死。如果是在自然的海洋环境中,当海豚家族中有雌海豚要分娩时,家族中的其他雌海豚就会过来帮忙。但是,在海洋馆这个人造环境中,“奇奇”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生命中这一件重要的事情。为此,人们十分担心。

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奇奇”依然没有生产的迹象。会不会发生了什么意外?就在工作人员万般无奈的时候,“奇奇”开始生产了:先是小海豚的尾鳍慢慢地露了出来,然后是身子,最后是头,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小海豚终于整个出来了!刚出生的小海豚只有七八十厘米长。它在水里游得很快,所以不太好准确测量。

海洋馆的工作人员高兴得就像过年一样。

痛失爱子

一出生小海豚就跟随着妈妈游动,有好多次人们都看到它在妈妈的肚皮底下游动,给人的感觉是它在寻找或者已经找到妈妈的乳头,在吃奶。这场景让工作人员感到安慰,因为看起来它的存活有希望了。但是也有一点让人担心:小海豚游泳的姿势跟正常的海豚不太一样,好像有点抽搐,游得不是很直、很协调。

人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工作人员发现小海豚有好长时间没有游起来。海豚出生之后需要哺乳,会比较长时间地呆在水底不起来,这不奇怪,但是,海豚毕竟是哺乳动物,它一定要用肺呼吸,时间长了不起来肯定有问题。终于,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还未来得及起名的小生命在来到这个世界仅仅36个小时之后,就辞世而去。如果这只小海豚能够顺利成活的话,它应该能够活到差不多25岁。

痛失爱子后,“奇奇”变得十分忧郁,身体状况也得不到及时恢复。当然难过的不仅仅是“奇奇”,还有工作人员,因为他们为了小海豚的降生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可以说是煞费心机,但是现在小海豚离他们而去。

小海豚已经死去了,痛定思痛,人们在悲伤之余在考虑一个问题:小海豚为什么会死呢?是母亲择偶的对象不好?两只海豚可能存在未知的疾病?小海豚不适应这个环境?

为了找到小海豚死亡的真正原因,“海洋世界”对小海豚的尸体进行了病理解剖。

之前,人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吻部,遗憾的是小海豚幼嫩的吻部已经因撞墙壁受伤了,有些红肿。胸部也因碰到墙壁被蹭破了,红肿发炎。

小海豚会不会仅仅是因为身体虚弱,无力游动撞壁而死呢?

专家分析指出,小海豚死亡原因可能遗传因素居多。在自然环境下海豚比较健康,而在人工环境下由于食物比较单一,活动空间比较小,海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功能退化。这可能造成人工环境下出生的第三代小海豚在先天上就存在一些不足。

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悄然无息地走了,它给雌海豚“奇奇”留下了太多的悲伤,同样也给我们人类留下了很多疑惑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小海豚观赏鱼海洋馆
奇趣海洋馆
浅析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及鱼种变化(上)
科学养鱼(2022年10期)2022-11-09 07:23:30
畅游海洋馆
小主人报(2022年7期)2022-08-16 06:59:34
鲨鱼来啦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 13:43:02
海洋馆,我来了
观赏鱼喂食须知
小熊和小海豚
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30
小海豚过生日
幼儿画刊(2018年3期)2018-04-09 06:16:36
人工呼吸
环球时报(2018-01-18)2018-01-18 05: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