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视大亨邵逸夫

2005-04-29 11:17张云红
台港文学选刊 2005年6期
关键词:邵氏邵逸夫戏院

张云红

说起中国的电影史,怎么也少不了谈到旧上海的邵氏家庭。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都浸透着邵氏一门四杰的心血,邵逸夫先生尤为突出。一九五七年他从新加坡进军香港,横扫敌手,雄霸东南亚电影市场数十年,谱写了邵氏电影的新篇章。现今,邵逸夫的电影院有二百多家,遍布香港、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美国、西欧……每一天光顾影院的观众在一百万人以上。一九七一年他将公司股份上市,凭他在商场独到的眼力和气魄,很快收购了香港电视台,数年后便跃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被舆论界誉为华人影视大亨。

邵逸夫是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老板邵玉轩的儿子,排行第六,兄弟姐妹共八人。老大叫邵醉翁,老二邵村人,老三邵山客。邵逸夫一九○七年在上海出生,祖籍浙江,自小受过良好教育,讲话时带有浓重的浙江口音,但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邵氏兄弟影业公司的创始人是老大邵醉翁。二十年代初期,上海法租界里有一个叫“小舞台”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娱乐节目,包括评弹、京剧、无声电影等,但经营人不得其法,收益甚微。邵醉翁于一九二○年买下一家小戏院,上演武侠戏,甚受欢迎。当年他萌发一个念头:如果小舞台能放映自家拍摄的电影就好了。一九二四年,他拍了第一部影片,然后创立了“天一影片公司”,亲任编剧与导演。邵村人、邵山客、邵逸夫都被拉进公司里去。当时电影业在中国是一门新兴行业,在上海只有三四家电影公司,竞争并不激烈。邵氏兄弟最初搞电影业,纯粹是为了兴趣,当时天一公司没赚什么钱,也不会亏损。“天一”为天下第一之意,它是邵氏兄弟影业公司的前身。邵醉翁让老二帮管财务,老三跑外勤,老六负责影片发行,他对邵逸夫说:“老六,你不是做小老板来的,你要想干点事情搞事业,首先是我的雇员,服从公司的安排。”

于是邵逸夫做了天一影片公司普通的一员,先干的是后勤。戏院的后勤难搞,要清扫场内卫生、负责演员道具的管理等等。摄影和演出人员总是颐指气使,把搞后勤的支使得团团转,免不了还要挨骂。邵逸夫说他为了借一件道具,往往要跑几十里,挨骂是经常的事,还不敢向兄长诉苦。“谁叫你那样笨?这点事都支不开,还想干事业?”哥哥的话虽不好听,想想也是,连后勤都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领导一个公司?邵逸夫是要强的人,每次出了问题,就自我检查,主动征求意见。他说这是意外的一招,你尊重演员们,他们也会协助你工作,原谅许多事。不然,即使你多有能耐,演员同你过不去,你也没法支撑一个后勤摊子。苦挨了半年的邵逸夫,终于成了一个好后勤。

这时,哥哥却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当时进口的片子,多是各公司搞来的,一些电影院为了不影响营业,常常租用。“天一”虽拍片,但刚起步困难重重,邵逸夫跑片,主要是租片,有时走了几家电影院还搞不到,而影院之间又往往为争夺顾客明争暗斗。你预告了片子,到时候他却使你推迟半小时放映,把你的观众拉过来。你订了合同,他说没关系,我又不是不给你片子,只是片子坏了或机器坏了,客观原因你没法怪我。邵逸夫说他每逢这时,就提前去那家影院,一方面做工作,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公修”,最后是逼得别人原形毕露。两年后,邵逸夫在天一影片公司几乎每个部门都干过,从清洁工到摄影师,一步一个脚印。公司发展也很顺利,不久便与当时享有盛名的“明星公司”和“大中华百合公司”并驾齐驱,并且往东南亚发展市场。

数年后,上海又出现了几家影片公司,竞争日趋激烈。要发展事业,首先必须开拓市场。东南亚一带华人众多,是个很有潜力的国产片市场。经过反复考虑,邵醉翁决定天一往香港、东南亚一带发展。他让老二邵村人留守上海;老三邵山客和老六邵逸夫去新加坡租购戏院,推销并上映“天一”生产的影片;自己去香港,开设天一公司分部。

一九二五年,邵山客带着几部天一公司拍摄的影片赴抵新加坡。当时新加坡并无戏院愿意上映名不见经传的天一公司的影片。邵山客并不退缩,他采用租赁戏院的办法放映,结果一下子打响,观众争相观看。邵山客一人应付不过来,急电召邵逸夫相助。邵逸夫当时只有十七岁,中学刚毕业。长江流域的日子清爽,南洋就不同了。一年四季蚊虫叮咬。邵逸夫到南洋不到一个月,周身长满红斑,奇痒难挨,水土不服,他坚持一日两次冷水浴,四季如一,又用万金油涂抹全身。一年以后,成了地道南洋人。兄弟俩在新加坡挂牌成立“邵氏机构”,招几个职员,租两家戏院,立稳脚跟后,邵山客又赴马来西亚去拓展市场,组建流动放映组,大受当地华人欢迎。后来哥俩又创办了放映组、新世界游艺场,内有食品摊、小商店、舞厅、戏院,生意蒸蒸日上。成功后,邵氏兄弟雄心勃勃地在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怡保、太平、槟城、亚罗士打等地开放游艺场。

邵逸夫不满意哑巴电影,他想搞活电影。创造不是简单的事情。原本感觉良好的邵逸夫,以为有几年的磨练,似乎可以起飞了。当他静下来决定从有声电影动手时,才感到头脑里一片空白。世界有多大?他不知道,因为此刻,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资料也没有。这些东西,听说欧洲有,美国有,日本有没有他不知道。于是邵逸夫启程去美国。没有飞机,他坐了近一个月的船,昏天黑地,吐得死去活来,差点把命丢进了太平洋。到了美国,他头一天住进一家黑人医院,第二天就从医院溜走了……美国之行使年轻的邵逸夫大开眼界,那里不但有有声电影,而且还有恢宏的影院。他发疯似的买了大批器材设备。旋即,在邵氏经营的影剧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泰国、星岛巡回放映,他是放映员;检修设备,他又是师傅。他的生命在船上和影剧院打转。现在要拍有声电影,他不得不坐下来搞一个剧本。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次要当剧作家,虽说创作不是天生的,真干起来也难。半个月了,还没有自己满意的本子。他的有声电影拍了几次都没成功,不是录音把弄不好,就是忘了开。有时是演员不能把握,拍完一段,里面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鸦雀无声,自己看了也是气!那时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可请,国外的又请不起,邵逸夫吐不出心中的苦水。于是,他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训练人员,积极筹划有声片的拍摄。他说他当时的心境是:搞不成有声,就跳到太平洋里去。太平洋自然是没有跳,却在最困难的时候,回到了祖国,寻求新的支持和力量。他拜访了粤剧艺术家薛觉生先生。薛先生给他讲了许多艺坛的事,并答应给他提供脚本,供天一参考。一场大病之后,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搬上了银幕,由粤剧大师薛觉生先生主演。同时,邵醉翁负责的国内事务,邵村人负责的台湾事务,也都有很大进展。

二次大战前夕,邵氏在东南亚已拥有一百三十九家戏院,名声显赫。但战火起后,大部分都毁于一旦。那时,邵家兄弟惟一对拍片仍有兴趣的是邵逸夫。

战后物资奇缺,邵逸夫在欧洲跑了两个月,回来才勉强开放了几家电影院,拍摄电影的事一时还谈不上。他又去了美国,看到那里的电影院已经很气派,对比之下,邵逸夫感到另一个危机迫在眉睫:邵氏电影院不是要恢复,而是要重建!不是搞过去模样,而是国外标准!原先那种拍片方法已经不行了,邵氏应重新找地方,开创电影业。一句话,昨天的邵氏影业结束了,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一九五九年,邵逸夫来到香港,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他说:“当时粤语片盛行,但东南亚粤语演员不足,各项成本高涨;香港条件好,宜把制作基地转往香港。”他投下巨资买到港岛清水湾的一座山包,将之削平后,筑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他亲自督师,网罗人才,成立了“邵氏兄弟影业公司”,全力发展国语片。他首先聘用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这位记者跟随他十一年,为邵氏立下了汗马功劳。《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特别是“影星生活”栏、“邵氏明星”栏、“国际影坛消息”栏都紧紧地抓住了许多人的心,使影迷们如痴如醉,一直跟踪邵氏影片,争取先睹为快。邵逸夫还成立了电影俱乐部、南国电影训练班,接纳了一些小有名气的电影工作者。这时红星林黛、陈原,著名导演岳枫、陶秦等人也纷纷加入邵氏公司,此举曾在香港轰动一时。邵氏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接等方面的人才……邵逸夫的观点是,第一部片子要把稳。经过再三挑选,选中了《貂蝉》这个本子,决定拍这部戏。但核算人员告诉他,这个片子不能拍。不,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拍!那……不言自明,除非你邵逸夫拿得出来一百万的现钞。借。核算人员清楚,拍不成功,邵氏公司便有瘫痪的可能。邵逸夫想的则是,若拍不成功,邵氏公司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拍别的片子,不需要你邵氏公司。他大胆启用年仅三十岁的李翰祥。李不负重望,由他执导的《貂蝉》卖座率极高,创当时香港票房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影展五项大奖。中国人还是行。中国人也搞得出这样的片子。褒也好,贬也好,怀疑也好,那些一向受西片公司控制的电影院起初冷眼向洋,最后也不顾上司公司的警告,踏进了邵氏公司的大门,邵氏公司一锤定音。

六十年代里,每年能拍四十多部故事片,稳夺台、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业盟主宝座。到七十年代初,邵逸夫占领东南亚的计划已基本实现,在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国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他建立了二百多家邵氏影片的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制作的中国影片。“太平洋银幕”挂起来了。从一九五八到一九七三年,从第五届到第十六届亚洲影展,邵氏兄弟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屡获殊荣,共得大小奖四十六项,创下大陆、香港、台湾电影史纪录,开创了电影的新时代。这些成就曾引起亚洲乃至世界影坛的瞩目。

八十年代,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因受电视录影带冲击而日趋不景气。邵氏王国的电影业已出现走下坡路的征兆。电影产量下跌至一年仅产六部,片源不断下跌。于是他决定改弦易辙。他执掌香港电视台后力求收视率高于别家电视台,积极拓展多种业务,如电视广告、录影带摄制、唱片公司、出版刊物、旅游服务、康乐设施、博艺会、精品零售等业务。目前,邵氏公司的影剧院、商业大厦、办公室每年的租金相当可观。他说:“邵氏拥有各种设备,遇到合适时机随时可恢复制作更多的电影。”现在邵氏公司仍积极参与亚洲乃至世界电影界的活动。同时,大力拓展电视业务。一九九一年开业的香港有线电视及第二通讯网络中,他占有百分之十的股权。他亦有意竞投香港第二个商业电台的经营执照。此外,邵氏机构业务已转向多元化,仅地产一项就遍布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洲;他在海外的投资收益,比其在香港的还要多。据统计,邵氏共下辖四十多个公司。

有人说,邵逸夫是“不为赚钱为花钱”。自一九七一年始,他常常为香港、大陆和台湾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一九八五年一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一次就捐款一点○六亿港币。受益的有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浙江大学用捐款在风景秀丽的玉泉山风景区修建了一座科学馆,命名为邵逸夫科学馆。

同年三月,他又捐款一百万港币给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受保护的壁画面积达三千平方米。

一九八七年一月邵逸夫又集中捐款一亿港币资助大陆十所师范院校。

对于他的这些慷慨之举,他这样解释:“我的钱取之于民众,应用之于民众。”

有人问邵逸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个人对成功的定论是努力工作和灵巧应变。每个人必须赶上时代,认真工作、全力以赴、贯彻始终。对我自己来说开拓事业的三大法宝是信心、坚毅和把握时机。”从他的成功之路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信心、坚毅和把握时机具体地表现在:

一、精通业务。邵逸夫先生精通电影中的任何技术工作。剪辑、摄影、化装、剧本、导演,样样在行。因此,他对业务的意见都十分中肯,令人心服口服。

二、工作狂热。他说:“在香港社会,我永远只用两只眼睛看电影,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一只是商人的眼睛。”六十年代他一天工作十六小时,每天至少看三部电影,最多时看九部。被称为“中国看电影最多的人”。

三、跟上潮流。从搞有声电影到电影业方兴未艾之时插手电视业,无不显露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时代脉搏的分析能力。

(选自台湾《王中王》)

猜你喜欢
邵氏邵逸夫戏院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像素下的微观世界——MCL数码港戏院
灌水取球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邵逸夫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