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合文化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2005-04-29 00:44李小军
企业文明 2005年7期
关键词:天地万物整体

李小军

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体现的不是单个学派的文化精神,而是涵摄儒、道、墨、释各家各派的一种普遍精神。“和”、“合”二字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合拢、结合。春秋时期,和合两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孔子、 老子、旬子、孟子、管子都曾阐述过和合思想。东汉以后,这一思想又被 儒、释、道3家加以吸收和弘扬,如佛家讲“因缘和合”,道家讲“合和万 物”,易学中也有关于和合的深刻阐释,《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 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重视合与和的价值,主张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才能顺利发展。总的来说,“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 “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合贯通,二者联用,“和合”蕴含着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的矛盾、差异的前 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点,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发展。和合精神所揭示的内涵与惟物辩证法的“对立面的统一性”是一致的。它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的趋势。

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把自然看成一个和谐整体。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的思想,认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互相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苟子则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的观点,把自然界的生成发展变化看作是天地阴阳和合的结果;第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出“齐万物”,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形成一种古代生态文明观。其中,最著名的论述是“天人合一”和“与天地参”两种学说。“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与天地参”是在肯定与人道既有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人可参与自然界的变化;第三, 主张人际关系和谐;提倡“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持中即是和,并将这些原则视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根本目标。其中最著名的论述是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总之,和合文化体现了朴素的整体辩证法与系统整体思想。一方面,它积极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差异、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的积极作用,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和合”并不等同, 也不是否认矛盾,而是通过矛盾的克服,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即和合状态。从这点上说,和合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形成一种有利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所涵纳。

和合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注重人力、文化资源发掘的集 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物的发展转向文化力、人文力的发展。而和合文化包含着许多深邃的天人和谐观、人本观、生态道德观等内容。可以说和合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体现在:

首先,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 的重要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追求社会、地区、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无论现在或将来的社会运行中,都能保持社会全面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一种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人口、资源、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协调、持续发展;其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大系统各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单一增长。总之,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高度整合,其方法论原则是系统整体方法。

和合文化正是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朴素整体系 统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重视整体思维和辩证综合,将天地人我、将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都视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并用“一道”、“太和”、“性”、“理”等概念来表征。荀子将“和”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以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其养”才有世界的 产生;《吕氏春秋》则指出:“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淮南子》也说:“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许多学者认为,中华和合文化强调将事物联系起来作统一整体的理解,是一种东方式的整体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将这种整体系统和合观加以升华、科学化,在实践中推动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科学发展观与和合思想具有同一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之一, 其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和合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通过“究天人之际”去探求 “天道”即自然规律性,以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许多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论述。 例如儒家有“与天地合其德”、“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说法;玄学家有“与自然无所违”的说法。而“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明确的命题则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追求一种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又主张“法自然”,强调人要合理利用自然,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综观诸家的学说,其主要倾向是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这些思想与主张人、社会、环境、自然高度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

然而,“天人合一”也并非消极无为,古人也有“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主张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为人类社会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提供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于解决今天由于工业化与无限制地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第三,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以物为中心、以经济的单一增长作为衡量 指标的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但又超 越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以人为本,是指在处理问题时坚持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地关注作为人民群众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 体和目标,并以“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 它要求我们考虑发展的问题首先的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和明确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需要;同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和方面要先行发展,反之,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和方面就不能发展。

而中华文化注重以人生、人心作为观照对象,属于一种人本主义。儒学有“三材”论,认为天、地、人3者的地位并非均衡,“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肯定了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董仲 舒也认为“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人之超然万物之上”。东汉仲长 统亦有“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思想。在这种人文大背景之下,和合文化将人,尤其是“人和”作为关注的中心。世界上许多现象都存在 着和合关系,而人的和合是实现其它和合的前提与基础。管子说:“和合故 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将和合视为民众道德的 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也就是学习道德,所以民众只要能够和合,就 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孟子则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著名命题,将“人和”摆在成就事业诸条件的第一位。可见,和合文化是将人及“人和”作为观照核心的。今天,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5大冲突都涉及到人,和合文化无疑是化解这5大冲突的较优文化选择方式。

综上所述,和合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弘扬中华和 合文化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化解各种 矛盾、冲突,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就是说,实现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极大地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它与文化问题育着内在 的联系。早在1970年,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在其《文化战略》一书中明 确指出: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因此,探索和阐明文明与社会发展的渊源,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决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看待自己的未来和选择各种不同发展道路,发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文化力和人文环境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重视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力”因素。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天地万物整体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拾天地之荒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