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不可过分依赖一次性湿巾等

2005-04-29 00:44:03
健康必读 2005年8期
关键词:湿巾保健食品保健品

在外就餐不可过分依赖一次性湿巾

近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餐饮市场所使用的一次性湿纸巾、湿毛巾产品进行了抽查。2005年7月5日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140种被抽查的一次性湿巾产品的合格率为82.1%,其中一次性湿毛巾的合格率较低,为81%。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超标是不合格一次性湿巾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查人员发现,上海云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湿巾产品,在6家饭店的抽查中,均被检测为不合格;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永洁卫生用品加工厂生产的一次性湿巾,其真菌菌落总数竟然超过国家标准60倍。部分餐饮企业认为一次性湿巾是低值、易耗的消费品,不重视其质量,进货时也没有严格的把关验收。

据介绍,一次性湿巾包括一次性普通湿巾和一次性卫生湿巾。而在此次抽查中,除了1家餐馆外,其余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都是没有灭菌功能的普通湿巾。

本刊提醒:

识别优劣湿巾一可以闻气味:优质湿巾闻起来是柔和淡雅的味道,没有刺激性,劣质湿巾会感到明显的刺激性气味。二看是否有杂质:优质湿巾采用的是优质的原材料,可以看到洁白无杂质,而劣质湿巾原料差,可以看到上面有明显杂质。三看是否起毛:优质湿巾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明显起毛现象,劣质湿巾有很明显的起毛现象。另外,若使用过程中感到皮肤有刺激,痒、疼,应立即停止使用。看到湿巾长了霉点,更不要使用。本刊提醒消费者夏季在外就餐前最好用流动的水洗手,不要过分依赖一次性湿巾。如果发现一次性湿巾的外包装破损,应立即停止使用。

买面包慎选口感松软的“溴酸钾”

2005年7月1日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不得再使用“溴酸钾”。这种在面点行业普遍使用了九十余年能起到强筋剂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可能致癌日前被卫生部叫停。目前,京城的几大面包生产企业和西点屋已纷纷提前停用这种能使面包口感“松软”的“溴酸钾”。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溴酸钾”是什么东西。

本刊提醒:

溴酸钾作为氧化剂成功地赋予焙烤制品所必需的面筋强度及弹性,成本低廉,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已将其列为致癌物质。欧盟成员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早已宣布对“溴酸钾”的禁令。卫生部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禁止“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因此,本刊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有信誉的面包房购买面包。对于价格过低、重量轻、一按就扁的面包要谨慎购买。据悉,“溴酸钾”能增加面筋强度,使品质不良的面粉发酵制成面包时容易成形、胀大,同时会令面粉增白。

男子找“性福”惨变性无能

张先生来到南京江苏秦淮区中医院,讲出他的难言之隐,因为老是看到家门口一家性保健品门口有“勃起30分钟”“做真正的男子汉”,心里就痒痒的,用过了以后,发现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出现了能力下降,现在爱人都说他没用。医生看了张先生用剩下的“神药”,发现只不过是健字号的保健食品,根本没有提高能力的作用。反而给张先生心理压力:用了性药都不行。之后每次就非常有压力。时间长了,自己真的觉得性无能了。

为了净化性保健品市场,2005年7月6日,南京秦淮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的性保健品小店进行突击检查,共查获30多种120余件违规性保健品。有些连卫生部批号都没有,甚至连厂名、厂址、联系电话都没有。

本刊提醒:

远道而来的“伟哥”犹如一贴兴奋剂,激起国内药界人士对性保健品的浓厚兴趣,商家敏锐地认识到其巨大赢利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广告宣传上扩大宣传功效是性保健品的“通病”。卫生部还从没有批过任何一种性保健品具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本刊提醒消费者,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到正规药店购买药品。保健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非“灵丹妙药”。在选购性保健品时,消费者要认真查看,不能太过轻信产品的夸大宣传。同时购买保健品一定要认准包装盒左上角的“蓝帽子”标志,以及“蓝帽子”下面的卫生部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取消注册终身制

对于我国保健品行业来说,2005年7月1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关涉保健品市场命运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将从这天起同时施行。前者对保健品的注册、功能与包装做出明确规定,提高了进入门槛,后者则对规范现今光怪陆离的保健品广告市场提供了法规指导。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呈现以下特点:首次取消保健食品注册终身制,开始实行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并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及功能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的文字。

五年一审批的动态管理将有效提高保健食品质量,方便消费者鉴别保健食品的真假。另外,将杜绝保健品市场有批号无产品的怪现状。据悉,2005年年初中国保健协会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国家共批准了3829家企业的6009个保健食品,却仅有1917个产品上市销售,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没有在流通渠道出现。该会认为,新法规的出台将改变这种只进不退的混乱局面,近4000个休眠保健品将退市。

本刊提醒:

如果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保健品宣传有限制作用,那么同时实施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则对保健品宣传的“不得”与“必须”项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规定”指出,从7月1日开始,所有保健品广告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后方可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中必须说明或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以下宣传被明令禁止: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的;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声称或者暗示保健食品为正常生活或者治疗病症所必需;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评比、获奖”等综合评价内容的。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朱康年认为,按照这一规定,不少保健品广告将出局,如减肥类保健品广告等,新规定对于治理我国保健品虚假宣传盛行的现状有深远的积极作用。

消协揭秘美容品黑幕:菜油加上洗洁精制成化妆品

2005年7月5日南方健康网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学会工作委员会、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在四川举行美容化妆品消费教育活动,揭穿了“菜油+洗洁精=化妆品”等化妆品黑幕。

在美容化妆品消费教育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把一瓶矿泉水、一瓶洗洁精、一瓶黄澄澄的菜油,这3种原料加入一个玻璃杯内搅拌,即刻便“制成”了虚假广告所宣称的“纯天然化妆品”,当人们把这种所谓的“化妆品”涂抹在皮肤上时,手感光滑奇妙。

专家们指出,这种感觉舒服,完全是一种“假相”,消费者在免费试用一些化妆品时,往往会被这种“假相”所误导,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事实上,不少化妆品为降低成本,往往会添加香精,为纯天然色泽添加色素、防腐剂,甚至为让皮肤白嫩添加一些激素成分,最终导致皮肤慢性中毒,长期受损。

本刊提醒:

要科学、健康、理性地选择化妆品,慎重进行医学手术美容,别轻信“28天美白”“纳米级别”“瞬变魔鬼身材”之类的虚假宣传。购买化妆品也应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生产厂家。选择护肤品时,首先要观察它的气味,试试手感,然后从外观上判断产品的真伪。要看一看产品的说明书上是否说明所有成分的名称;最好不要购买塑料瓶包装的产品,因为化妆品中往往有防腐剂或其它化学成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质,而塑料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要确认成分内的抗氧化成分是天然的还是化学的;是否把植物或草药的生产地或制作过程列明;产品的成分是否是“生化自然溶解”,即不会对生态造成任何破坏。在挑选时首先要注意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有效期或生产日期,检查包装是否密封良好,以及成分的习惯标示等。

让月饼包装不再泛滥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又将到来,想起近两年的月饼大战,“天价月饼”、“豪华月饼”不禁在脑中浮现。这些天价月饼,款式各样、包装隆重,多与金银首饰、名酒名烟等贵重物品相伴,而月饼市场的是是非非也成了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要求严管的呼声不断。

2005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下发公告,对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有关事项做出规定,公告中明确规定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

公告指出,经营者生产销售月饼,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包装、销售。在月饼包装中,搭售物品的市场价格如果明显超过月饼自身价格的,专用名称就不应该标示为月饼,违反此规定,有关部门可依法处罚。此外,经营者应当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对月饼进行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

此次发布公告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天价”月饼现象。“天价”月饼主要是搭售和过度包装造成的,由于光靠发布本公告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会在2005年月饼销售高峰期间开展市场执法检查。

本刊提醒:

巧克力剥掉五六层包装才见到“庐山真面目”,月饼包装不仅日趋过度和泛滥,而且出现了戒指月饼、金元宝月饼等超豪华月饼……近年来,过度包装现象在食品等领域层出不穷,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为腐败提供了温床。正在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中,全国人大从发展循环经济、遏制腐败、完善法律、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高度,将过度包装、危险废物处置、进出口垃圾管制、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等列为亟待解决的6个重点问题之一。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下发的公告,反映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声。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广州每年产生的165万吨城市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达33万吨。按广州250万户人家每户丢一个普通包装盒算,将可以平铺2500个足球场了,厂家或商家本末倒置,使包装成本远远超出产品成本,则在一定程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应该积极呼吁社会共同重视这个问题。

止咳糖浆变摇头水惊现京城药店

2005年7月7日北方网报道,北京王女士(化名)的儿子小刚(化名)半年前,频繁出入迪厅,有时凌晨回到家后,躺在床上浑身哆嗦直出冷汗,大口大口地猛喝饮料。王女士看着心疼,但不管怎么问,小刚都说“没事,口渴。”于是,王女士找了几个朋友暗中跟在小刚后面,发现蹦迪前他都会在一家药店买一种绿色盒装药和一瓶可乐类饮料,进入迪厅后把两种东西兑在一起喝下。强劲的音乐下,小刚闭着眼睛大幅度地摇头并扭动着身体,样子和电视里演的那些吃了摇头丸的人一样。

王女士在药店里花了21元买到了小刚每次喝的绿色盒装药——新泰洛其,到医院一问医生,医生说这属于精神类处方药,里面含有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碱,大量服用能产生中枢神经兴奋,产生快感和幻觉,长期服用还会产生精神依赖。王女士开始劝小刚不让他再买新泰洛其,小刚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最终小刚住进了北京安定医院,现在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种药比毒品还可怕。

本刊提醒:

新泰洛其属于国家一类精神药品,服用购买这种处方药一定要有医生开具的处方,而且还要有医院开具的毒麻卡,药店这么卖药是违规。新泰洛其的成分中,可待因属于毒麻药类,可待因和麻黄碱都是受管制的精神性药品成分,医院内应控制使用,最大剂量不能超过60毫克/次。一瓶120毫升的新泰洛其中含有120毫克的可待因成分,相当于4粒可待因药片,医生一般主张患者一次只服用1片,并且不会开出超过3片的剂量;此外,如果一次性服用可待因剂量超过800毫克极可能会导致死亡。若再将它与安定药片或可乐一起服用,会增加可待因、麻黄碱、咖啡因之间的协同作用,能起到令中枢神经短期兴奋的效果。虽然只是轻度的精神依赖,但根据人体的兴奋抑制的机制原理,服药者兴奋过后必然会陷入低迷的状态。磷酸可待因是吗啡的衍生物,成瘾性虽不像吗啡那么强,但久服也会上瘾。好比服“慢性毒药”一样。

小商品批发市场美白化妆品汞超出23万倍

据《法制晚报》报道,最近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在位于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的3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了92件美白祛斑系列化妆品,其中祛斑类化妆品20件、美白类化妆品46件、美白防晒类化妆品8件、美白祛痘类化妆品18件。

买回这些美白祛斑系列化妆品后,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了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和化学指标(铅、汞、砷、氢醌、苯酚、熊果苷、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和常用的7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

调查结果显示,92件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97%;而化学指标就不那样乐观了,其中,祛斑类化妆品的金属汞污染严重。

在购买的20件祛斑样品中,有18件样品的汞超标,超标率达90%,最高超标倍数为23万倍。

超标1至10倍的2件,超标10至100倍的2件,超标1000至5000倍的6件,超标5000至1万倍的2件,超标1万至10万倍的5件,超标10万倍以上的一件(23万倍)。

本刊提醒:

汞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多用于真空泵、照明灯、仪表、颜料、核反应堆冷却剂等,最常见的就是温度计中的银白色汞柱。

“汞中毒”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

有机汞化合物以往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但毒性大,我国已不再生产和使用。

祛斑类样品中金属汞的污染严重可能是由于厂家使用毒性较大但美白祛斑见效快的氯化汞和白降汞作为祛斑增白剂。

本刊提醒读者,汞和汞的化合物都可以透过皮肤渗入人体内。如果消费者使用这样高浓度的含汞化妆品将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肝、肾受损),严重的将导致汞中毒甚至引起尿毒症以至死亡。所以一定要慎用美白产品。

爱情物证竟成健康杀手婚纱照甲醛超标四倍

2004年12月北京的郭先生和妻子从北京巴黎婚纱店取回婚纱照后,他将30吋的婚纱照挂在卧室床头的墙上,其他照片也摆放在卧室中,后来感觉卧室内有强烈的异味,并经常感到头痛、无食欲,但他从未怀疑是照片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产生异味的原因。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郭先生发现气味竟来自于婚纱照片。为真正确认“异味”来源,郭先生委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对婚纱照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吃惊:照片的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4倍以上,臭气强度达到4级。

本刊提醒:

甲醛是由“吊白块”(即甲醛亚硫酸氢钠)在60℃以上分解释放出的一种物质,它无色,有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福尔马林。“吊白块”,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当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达0.06~0.07毫克/立方米时,儿童会发生气喘;达到0.1毫克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浓度再高,可刺激眼睛流泪,咽喉疼痛,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下降,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等许多疾病。因此,甲醛被人们称为游离“杀手”。

对人们产生危害的甲醛有这样几个来源:

1、家庭室内装修。室内装修用的胶合板等人造板材使用的胶粘剂以甲醛为主要成分,另外,含有甲醛成分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如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

2、服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免烫衬衫主要是在其后整理过程中使用树脂整理剂进行处理,以提高防皱防缩效果,传统的树脂整理剂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童装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保持童装颜色的鲜艳美观的染料和助剂产品,以及服装印花中所使用的粘合剂。购买服装后,最好洗涤一至两次后再穿。

3、食品。由于甲醛浸泡可使产品外观漂亮,产品不易腐败变质,因此医院一般用它浸泡保存尸体、标本。但一些不法商贩竟用甲醛泡发水产品,实在令人发指。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饮用清水或者牛奶,以起到稀释和在胃里形成保护膜的作用,减少胃的吸收。症状严重的要立即去医院治疗。

4、其它来源。一种可以贴在皮肤上的“纹身纸”也含有甲醛等有害成分,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猜你喜欢
湿巾保健食品保健品
天天用的湿巾,你用对了吗
祝您健康(2022年12期)2022-12-11 09:11:12
保健品知识ABC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36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26
晒 干 了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36
保健食品说荞麦
维达超迷你湿巾上市
生活用纸(2019年6期)2019-06-25 06:22:18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6:10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56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