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苇
我把桃江路扔掉了
文/马苇
一个哲人说过,不要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了。这句话是对我说的。关于爱情,我想说,它曾在桃江路踢我的屁股,所以我把整条桃江路给扔掉了。
高中的暗恋对象妮妮来上海找我,我决定诱惑她,为此,我选择了桃江路。桃江路是上海第一情侣路,当然大多数人永远只知道南京路和外滩。在那两个地方谈恋爱是很倒胃口的事,感觉在挤公交车或者在菜市场。
在机场接到妮妮,我就径直把她捎到桃江路,很快就从她脸上看出了对桃江路的认可。路虽短,从头至尾仅500步,却幽静得很,两边是老旧而别致的洋楼,茂盛而苍老的梧桐洒下了斑斑点点。因为不通公交车,所以更显得静谧。我吟了一首普希金的诗后,对她说,以前这里恋爱的日常功课也就是数电线杆,我们也数数电线杆吧,她竟深情地望了我一眼。看来是有了点效果。
又闲逛几步,遇到零星几对同道中人,这里的爱情是安静的,男方腋下大多要挟本书,或鼻梁上架着眼镜,算是知识的标记;女的则有些矜持,笑谈有分寸,显示着处女的纯洁。他们的动作不会太放肆,男方的手轻轻搭在女方腰际为标准姿态,不会上下摸索,只有在忘情时,才会接个吻,接吻的姿势又是某部国外经典电影的版本。
之后她的表情告诉我她有点饿了,我们拐进了一家名叫“林荫大道”的餐厅,屋里竟有无数棵笔直的水杉,乃60年前某达官贵人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选择“林荫大道”主要是因为它的自助餐在上海算比较便宜的了,环境又幽雅,像隔壁那家上海顶级的酒吧“欧玛莉”,虽然够情调,但我是决计不会带她进去的,太贵。
我牵着妮妮的手(天哪,她竟然没有拒绝),路过那家酒吧,她问,里面好玩吗?我说,很一般的。
两天后,我还在幸福的回味中打转,妮妮失踪了。据说,在我上班的时候,她一个人到桃江路逛,拐进了那个酒吧,和一个外国人认识了,觉得他更有情调,然后就……我很快便原谅了她,虽然从此以后,每天下班路过桃江路时,我都会觉得很伤心。
我再也没在桃江路走过。现在和以后。
襄阳路,仿天堂生活的感觉
文/苏打
上海美眉的天堂叫做襄阳路,我们在这里用有限的人民币追赶甚至超越巴黎、米兰、纽约以及东京。用襄阳路出品武装起来的上海美眉,那份出众,着实让人惊叹。随之而来的是,全中国人民,包括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都跟随着上海美眉的步伐,到襄阳路淘金。
这个地方是如此的好呀,人无分东西,地无分南北,往里这么一扎,一下子就陷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试衣服的时候,店主用手将布拉起,你呆里面换好了,外面只看到你的脑袋你的脚。这情形很像那些没出息的中国电影,一旦拍女人洗澡了,必只拍脸和脚。换好衣服,旁边有镜子给你照,那镜子一般都裁得细长,所以谁照都显得特别苗条伶俐。女孩子在那里把身子正面反面侧面着反复观看,一边挑剔着纽扣线头的做工,店主就跟知心表姐似地站在一旁出主意。
要是你对款式满意,接下来就是砍价。店主开价总是说:这衣服贵哦,侬去看看,巴黎春天里,一模一样的款式卖多少多少元,优惠卖给妹妹你呢,阿拉只收一个零头啊。这里的店主很少叫嚷“便宜到家”、“跳楼价”之类的词汇,那会连带降低了他的货色,和他自己的身价。他们经常用“优惠”这个让顾客感到身份不同一般的词,并找出种种措辞给自己的让价增添一些不得已的理由,例如嘴甜的卖货阿姨就会拉着你说:“这个小姑娘真正洋气,我一看就欢喜。阿姨和你有缘分,才让掉十块钱——本来老板不允许的。”这时就考验上海美眉杀价功夫是不是老到。一般女孩子都是天生的杀价高手,男的普遍不行。不过男老外相反,他们即便没有中国朋友陪着,杀价功夫仍甚是了得,所以店主都比较尊重他们,并不把他们当冲头,挥起大刀狂宰。
襄阳路的牛仔裤实在是又多又好,它的版式不少是根据国外模板设计的,所以裤长臀窄,只要你长得不完全像个橄榄,那穿上去后准保是有效果的。各色腰包、长靴,该飘流苏的飘流苏,该贴蕾丝的贴蕾丝,和最新的一期时尚杂志亲近得不像话。每家店里都密密麻麻地挂满了衣裳。美眉们喜欢的各色大披肩、长围巾,只好屈居于各家店门口的货车里,或者高高挑起,像万国旗一样飘扬在来来往往的人群的头顶。
货品丰富得眩目,人气又热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不要钱。呆在这条路上,很有仿天堂生活的感觉,而且这感觉绝对能以假乱真。唯一不足的就是这地方的地形盘根错节非常复杂,除非是来这里的老手,否则保准你前面看过一家店记住了要买的衣服,等你半小时三刻钟后想逛回去买下来时,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这已经难不倒我这个上海美眉,对地形的熟悉,早让我如鱼得水穿梭自如了。
桂林路100号的夜妆
文/何菲
每周坐班的日子,我都会经过母校桂林路100号的一段开放式隔断。阳光灿烂的天气,操场的围栏上,总是晒着肉红和湖绿色的被子(统一规格的被套)。不少是男生拿出来晒的。这里的男生讲究清爽,绝少有不修边幅的异类。
感慨是桂林路100号里女生的通病。黄昏时分,当班得瑞的背景音乐在校园广播里缓缓响起,女生们的脸上总会浮生出梦游般的迷离表情,体态也格外轻盈袅娜起来。这座充满自由、慵懒和阴柔之气的大学,是上海众多高校中,把上海的小资气质演绎得最充分的一所。这里有着不少研究文艺类的知名学者和教授,与其他更知名大学的教授不同,他们绝不学究气,个个长袖善舞,经济优越,很懂得与时俱进。中年的他们穿着得体,风度翩翩、知情识趣,举止间充满魅力,懂得用成熟男性的目光去欣赏和宽容那些赏心悦目并才情横溢的女生,分寸恰倒好处。
桂林路100号里终年温润潮湿的空气,也孕育了一批批美丽而时尚的女孩子。有别于华师大女生的天生丽质和淳朴,她们的美多半是有所修饰的,她们一踏进桂林路100号就开始逐步懂得怎样使自己看来最有气质和风情。因此也多了不少婉约而精致的心计。
在这个种满香樟树的校园里漫步着的女生,多数是化了妆的。至少是涂了粉底、修过眉毛的。大一时,我的班主任就鼓励女生上课时化点清雅淡妆,精神面貌会很好,老师也会赏心悦目。因为是校礼仪队的“旗袍小姐”,领队也即我的辅导员教我们使用睫毛膏和淡色唇彩,这可以使眼睛更有神,嘴唇更娇艳。那时这两种彩妆还不普及。我毕生的第一支睫毛膏是一个人跑到东方商厦买的,七十多块一枝,那是1996年。到1998年,我就爱晚上涂着厚厚的黑泥面膜在公共盥洗室里洗洗刷刷,在挂满漂亮衣服的蚊帐里读《百年孤独》。没有人会感到奇怪,我们都是这样的。
妆化得最浓的,是大二以上的外地女生。她们一方面急于模糊着自己作为异乡女孩的特质,加速融入上海的脚步,另一方面又对自己能否从骨髓里脱胎换骨充满着焦虑和挫折感。
不管根在何地,桂林路100号的女生还是用四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在不动声色的较量和从善如流的学习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品位和情商。
因此,从桂林路100号里毕业出来的文科女子,通常不会用一种艰深的、学究气味浓郁的语气跟你空谈文学理论和哲学,并自我感觉良好。酸和迂是她们绝难忍受的。刨除了这两点,加上乖巧灵气,她们融入社会的脚步会比那些更知名院校的新人更快、更活,感觉更成熟。她们会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下,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展示她们的学养,言语间透着坚定逼人的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