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杰
一、河套平原的经济发展
近70万年来,阴山河套地区一直是以农牧经济交替开发为主的,即一个时期是以牧业为主的经济开发,一个时期是以农业(这里指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开发,这是从主导经济和历史大势上讲,并不排除主导经济下的多元组合和短暂生存民族经济中的复杂成分,这里宜农宜牧,开发牧业成为最优良的牧场,开发种植业会成为无与伦比的良田,如古语所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导致两种经济交替出现的主要社会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政治军事的原因,二是民族传统经济的原因,在阶级社会的秦汉、隋唐、清民四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是历代戎军生活的需要,主要是由从事传统农耕生产的汉民族来完成的。在其他时代则由历代北方传统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来完成的。河套地区的生产力在历代的发展中有了极大的提高,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为在河套地区生息繁衍的各族人民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到了近代以来,河套经济发展缓慢,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再也无法显示过去的辉煌,尤其与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且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使得昔日“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野兽出没”的河套一去不复返了,肆无忌惮的沙尘暴把河套沃土卷到万里之外,甚至是飘扬过海,流落异乡。终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先天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原因
地处半干旱、干旱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内陆地区,终年受蒙古高压控制的时间长,水热条件不稳定,这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限制性因素。位于内蒙古高原之上,海拔1300-1800米,热量不足,温度不高,降雨量少,无霜期短,森林覆盖率低,对农牧业没有保护作用。由于气候恶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等对以农牧业为主的河套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古代战略要地——社会历史原因
作为防御北方民族南侵的战略要地,历代统治者大量屯驻军队,在战争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历代大规模的移民,尤其是清末冀鲁晋陕流民移居河套进行了大面积的垦荒,虽然对河套的开发作了很大贡献,但这种做法是完全的盲目垦荒,只为解决粮食问题,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土地的承受力,从而导致了生态的严重破坏。
(三)居民思想落后、盲目开发——人文原因
随着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以后,知识变得尤为重要,但河套地区地处西北内陆,交通落后,信息受阻。人民接受教育少,即使是国家的强硬政策也难以落实,如一再强调的九年义务教育、普法教育等在这里也只是口号。知识的严重匮乏,思想的滞后,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这里没有有潜力的后备人力资源,人民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很慢,并依然保留浓厚的小农意识,社会合作能力差,这些成为河套经济发展滞后缓慢的重要原因。
(四)领导阶层内部思想不统一,力量涣散,导致某些决策失误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加之河套人民具有淳朴憨厚性格,形成了一种坚决执行上级领导干部命令的习惯,即使对错误的领导方式也是闭口不言。尽管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致富信息,但不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状况,如大力推广苹果梨、蜜瓜等作物的种植,可是这里的道路交通极其不便,产品无法及时外运,当地的购买力有限,造成“猪羊吃水果”“蜜瓜满天臭”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领导又大力倡导建设道路,开通高速公路,再次响应上世纪70年代“要致富,先修路”的号召,但盲目的开路忽略了本地的交通流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而且也加重了农民和地方的财政困难。诸如这样的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引导与建设,反而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和压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五)基础教育落后,人才难以引进
这里地处偏僻,环境较东南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而且政治压力大,存在明显的地方官僚主义和土皇帝气息,高科技人才望而远之,本地原有技工的技术得不到更新,后备人力资源又形成“孔雀东南飞”的趋势,落后的文化水平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这就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这些因素使得河套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二、振兴河套地区,发展特色经济
(一)河套地区农业现状
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建立各类主导产业,明确土特农畜产品基地,如杭锦后旗、五原的苹果梨基地,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的枸杞药材基地,磴口县的华来柿基地,临河新华镇的暖棚韭菜生产基地,临河市、磴口县番茄生产基地和脱水蔬菜生产基地以及乌拉特中期的羔羊生产基地等,这些特色产品基地的形成为推进河套农业打下了雄厚的资源产品基础。
以农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如临河市的恒丰面粉加工集团、得利斯集团、狼山的造纸集团、巴盟的河套酒业集团和糖业集团、昌河饲料加工集团以及杭锦后旗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集团等,这些企业集团的建成,为推进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构筑了必要的工业龙头框架。
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农畜产品集贸市场在城乡迅速兴起,如磴口县补隆乡的华来柿交易市场,杭锦后旗二道桥的星火葵花交易市场,临河市新华镇的韭菜等蔬菜交易市场,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的寒羊、澳美羊等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河套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生产从以种植业为主的单向农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并且农业科技化程度比较高,农业的全面发展为河套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影响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
农业基础条件差,如村庄整体凌乱,道路交通设施差,农田防护林杂乱无章,树种单一,水利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田块分散不规则;土壤盐渍化严重,土地板结硬化,肥力不足,利用率低,适种性窄,效益低下,使得资源优势得不到显示,种植业结构调整受阻,产业化进程慢。
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入下降,地方财政困难,农民积蓄少,且土地收入的日益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对原有的救命田失去兴趣,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低。严重的小农意识制约人们联合起来协作生产加工和开办集体产业,人们各自为营,故步自封的现象使得产品批量小,精品名牌少,而生产成本高,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大多数的农民仍然以传统思想观念为指导进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含量,而现行的科技服务机制又不便于科技人员流动,大多科技人员不做实际工作,知识更新慢,不适应市场农业的需求,作用发挥不出来,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科技服务站、推广站对农户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都很有限,农民在推进主导产品过程中所必须的信息、资金、物质、加工、及销售等服务明显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力和应变力。
(三)加快发展河套特色农业的对策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基本方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等条件形式,促进土地向农田经营能手集中,逐步让种田大户、专业农户、家庭无偿合作农场成为生产新的精心主体,从而发挥特色农业的规模效益,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打破了农村原有的“饿不死,富不起来”的旧局面,充分利用全国的劳动力资源。
发挥和引导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相结合的格局形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股份合作企业。大力促进投资增长,尤其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把钱集中起来,使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发展生产上,信贷机构要放宽信贷政策,扩大信贷面,各级各部门引导资金或联营项目,要有计划地向各种特色主导产业倾斜,对主导产业及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对外向型产业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笔者认为具体措施为:
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探索各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再造乡镇企业的新优势;要逐步创新条件,以优势骨干企业为和核心,以河套现有的名牌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搞好乡镇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改造,切实培养、组建和壮大符合经济规律的,具有较强竞争群体优势的企业集团,使之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提高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务实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农业教育基础和教育体系,积极鼓励农村中青年人参加农大、夜大、电大的学习,扩展教育层次,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市场型农民;同时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广实用技术,开展宽渠道多形式分层次的技术培训,培养出新一代能够使农业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农民。
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改善生态环境
河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由于近百年来盲目的开垦与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河套地区原有的优势遭到极大的破坏。阴山北部广大的平坦地区,沙漠化严重;南面的黄河泥沙含量增多且水量不足,这些给河套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河套地区的自然环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改善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坚持以种树种草,恢复植被为突破口,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牧来改善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水资源,倡导节约用水,修水库,改善渠道,开采地下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土地法》、《草原法》等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