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新
不知是克隆技术已趋成熟,还是别的原因,反正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死去1578年后又复活了,变成了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只是在安排工作时,出了点麻烦:因为他过去做过江州祭酒,又当过幕僚、参军,最后的官职是彭泽县令,按说属正处级。但他是辞官的,因此没有了组织关系,不好按干部对待。因为他文学水平极高,又是著名诗人,于是安排在大学教书。好在陶渊明一贯随遇而安,本来就不想当官,因此很满足。心想,今后好好教书,课余写写诗歌、散文,喝点小酒,生活一定是惬意的。谁知,当年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汉,今天却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上篇
六月,陶渊明十五岁的儿子参加了中考。七月发榜,离市重点中学——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差了两分。老陶想,凭自己的名气,找找校长,算多大的事?
这天,他信心十足地来到了一中找校长,传达室的人说校长不在。问到哪儿去了?回答说:“到日本考察去了。”“几天能回来?”“没日子。”老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后来通过关系,才知道校长为了躲人,早关了手机,不知藏到什么地方。过了一个星期,又是通过关系,老陶终于把校长堵在了校长室。老陶先递上了自己的名片。那上面赫然写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校长看看名片,笑了笑,随手丢在了老板桌上。他问老陶有什么事。老陶把儿子的情况说了,并希望校长帮帮忙,让儿子进一中。校长搔了搔没有头发的头,又摊开了双手,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老陶说的:“难哪,太难了!这几天我连觉都睡不安生!你瞧瞧!”校长边说,边打开抽屉,拿出了一大堆纸条,“谁都手眼通天,处长,部长、市长,都有批条!公安、城管、税务、环保,尽是惹不起的部门!我今年招了十个班,每班都到了七十人。你说说,你要是校长,你咋办?”老陶知道校长在打马虎眼:实际他手里还攥着一个班的指标。这老滑头,不见兔子不撒鹰!正想着,只见又进来一个人,酒糟鼻子,挺着像是怀了八个月身孕的肚子,一进门,喷着酒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校长一见来人,马上眯着笑眼起了身迎了过来:“呦,张局长,还劳您亲自跑一趟!令爱早安排好了,放在实验班,您看行吗?”胖子只顾喘气,不说话。老陶一听,火冒三丈:老子当年是彭泽令,七品县太爷,你个破局长算老几?他刚想发火,自己先泄了气,谁叫自己辞了官?谁想到千年后还有这事?
后来,还是老陶送了校长一瓶XO酒,又找关系说合,在“微山湖鱼馆”请了一桌,并交了三万元“办学赞助费”,儿子才进了一中。
下篇
一年一度的考研到了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是头脑灵活的考生最活跃的时候。
这天,陶渊明家里来了一个从山东来的考生。
这个考生一再說,要看的书太多,时间紧,复习不过来,请老师划重点。
陶渊明不答应。这时,考生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老陶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生气地说:“年轻人,你这是干什么?你马上出去!”正在考生感到尴尬时,不想陶渊明的娘子突然从里间屋里出来,对那考生说:“陶老师就是那种脾气倔的人,别在意!你先回去,我说说他。明天你再来!”等学生一走,娘子指着老陶的鼻子数落开了:“都什么年月了,还这么清高?清高能当饭吃吗?小孩上学一下交了三万块,送礼又花了四千。为了让我不下岗,给厂长送了两万;你为了挣个正式的正教授,出书还要准备两万元。听说明年要盖大房子,起码要准备三十万。你那点工资,连哭都来不及!”陶渊明抱着头,用力揪自己的头发。此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老婆孩子了,他要回到古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