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人们使用时多半是用来歌颂和赞美父母能为孩子做出种种付出与牺牲。然而,我们做父母的是否认识到,如果这种父母之心,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我,不能遵循教育的规律;如果这种牺牲具有某种不恰当的出发点,那么在这种父母之心的笼罩之下,“可怜”的不仅仅是父母,更可怜的是孩子。
湖南省华容县“神童”魏永康,四岁开始读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被中止学业的故事,经中央电视台在2003年8月报导,已经为人们广泛了解。2005年5月22日,央视《新闻访谈》又以《“神童”的成长》为题,对魏永康进行了追踪报道。这时,镜头里的魏永康,在母亲的要求下又参加了一次成绩不够理想的研究生考试之后,已经成为一个目光不敢与人对视,言谈和反应都十分迟缓的人。采访快结束时,江建国(华容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现在常去永康家中教他演奏乐器)对记者带有总结性地说:“对于永康来说,成是妈妈,败也是妈妈。”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位母亲具有怎样的一颗“父母心”。
在采访中,那位母亲对记者说:“我原来怀他(魏永康)的时候心里面就想,如果是个男孩的话,我希望他成为华罗庚或者陈景润他们这种人;如果是女孩,就成为居里夫人那个样子,我心里一句话,就是希望成为科学家。”魏永康出生后,在母亲超乎寻常的教导之下,具有了一些超过平常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这位母亲感叹道:“(我)真的幸福,我还讲我好运气,我没碰到好爱人,我还有一个好小孩。”于是,她那种再造一个华罗庚、陈景润的理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促使孩子通过超常的学习从而出人头地,似乎成了她全部的人生目的。当记者问:“当科学家有什么好呢?”她说:“当然了,头脑聪明,有成果,叫世界上的人都佩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跟他讲了,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要有真本事我不管在哪里,将来出国也可以。”当记者问:“你觉得你心目中成功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她说:“就是把永康培养出来,达到博士毕业,博士后。”记者又问:“那你觉得如果一个人他没有读硕士、读博士、读博士后,他只是一个健康的、普通的、快乐的,这样的一个人,他算成功吗?她回答道:“太没有意义了,对人生来讲太平常了。因为从古到今在皇宫里当官的,地方上当官的都是读书的人。”于是,在母亲十分迫切地要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的推动下,匪夷所思的事情接踵而来:
魏永康母亲曾雪梅作为一个百货公司的普通职工,读书不多,一边要到百货公司继续上班,一边又要到“一中”去照顾永康,给儿子的喂饭一直持续到高三。在她看来,这些本应永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读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五年间,在两地之间的不停穿梭之中,曾雪梅盼到了儿子中学毕业,而她自己却也下了岗。下岗之后,曾雪梅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了儿子身上,她的付出不可谓不大。当记者问:“上大学的时候,永康有没有自己洗过衣服,洗过袜子?”母亲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我从来没有要求他洗过,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我跟他讲如果这些事不会做,将来如果读博士的,读博士后,有钱了,当了科学家有钱了,我可以请保姆帮忙给你搞,你搞你的事业,家务事你不要管。”
记者问:“那你带他玩吗?”她说:“没有玩过,即使带他玩也都是搞学习,一边玩一边搞学习,一边走路一边搞学习”,“他没有(朋友),他小时候伙伴很少,就是他一个。”魏永康的母亲还介绍说:“(高中)跟我过了三年,三年间还像初中一样的,他的生活自理,生活能力都是我一手包办的。”当有个老师因为喜欢永康,并送了一只风筝给永康,他母亲就很不高兴了,说:“我当时跟那个老师讲,我这个不要你管,我永康负了特殊使命的,但是负了重托来的,如果一玩就耽误学习了,他那天就带着永康到我家里把风筝拿去了,带永康玩了两天,星期六,一天玩了两次,玩了两次我对他很有意见,但是不能当面讲,我就跟别的老师讲,我说这个老师我真不领他的情,我永康也能读大学,我这么重要,一个老师还买风筝给他玩,还带他出去玩,结果那个老师就跟这个老师说的,这个老师以后就再也没有来了。”
这段话语法上有些问题,但清楚地表达了这个母亲为了实现自己再造一个“大科学家”的理想,为人行事已经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从这位母亲的言谈中我们不能不体会到,那些愿望好像是为了孩子,但中国传统观念中那种“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光宗耀祖”、“母以子贵”的味道不可谓不浓,功利之心不可谓不重,这使我记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的一句话:“为了拿诺贝尔奖来工作是很危险的”,结合魏永康的例子,我觉得我们不妨在这里套用这句话来提醒一些迫切地望子成龙的父母:“功利心太重的教育是要出问题的。”我们也不能不感到震惊:“父母之心”怎么会畸形成这样?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像魏永康母亲那样的“父母之心”并不少见。他们在培养孩子,为孩子确立方向的时候,不是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出发,而是从父母的理想和需要,以及一些陈腐的观念出发,认为孩子将来就只有一条道可走,就是不顾一切地读好书,在考试中不断地获得高分,从小学开始不断地考上好学校,最终实现通过取得一个好职业,从而确立一个好的社会地位的目的。如果孩子达不到要求,父母就横加指摘,就痛心疾首,就摇头叹息,就认为孩子没有希望。他们认为,我们作为父母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就是这种存在于一些父母心里的“有投入就要有产出”的商业思想,使不少孩子身上都具有的这样或那样的长处和优点被无端地抹杀。孩子们通向社会,通向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缩小成一条狭窄的独木桥。于是,不少孩子就因此成为差生,不少孩子就因此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
为此,我觉得,我们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歌颂天下父母的说法,应该有一番分辨与正误。父母之心并不都对,有些父母之心会害人不浅。仔细分析起来,造成上述这种“父母之心”的原因是,一些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对孩子具有一种十分有害的占有意识。不少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总是希望他好,我不会害他,我有责任和权利对他提出要求,他们培养孩子的出发点是“我”而不是孩子。这种观念在我们中国已经为害了几千年,应该予以否定。著名学者周国平说,孩子只是通过我们来到世间,来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我对这种观点十分认同。孩子属于自然,属于他所进入的社会,属于他自己,并不属于他的父母,他们来到世间,并不是来替谁实现什么,也不是来替谁了却什么愿望。如果在父母的心中对孩子有了一种占有意识,有了一己私念,有了各种错误观念的折射,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阻碍孩子个性的发展,就不能使孩子的成长扬长避短,从而事与愿违,为害孩子。
要对社会和孩子负责,父母之心不可少。父母之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但父母之心首先应该是一颗对孩子无条件的关爱之心,赏识之心,应该是一颗尊重孩子的个性之心,一切从孩子出发,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充分地给予培育的心。那种只会以“我”为出发点的父母之心,看似殷切无比,看似热络无比,看似用心良苦,看似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其实对孩子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