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下半年改革和发展重点做好7项工作
8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作了下半年工作部署:一是继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快股份制改革,推进主营业务资产整体改制或整体上市;进一步做好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二是加快调整重组步伐,做强做精主业。三是强化集团公司运营监管,完善财务资金管理。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扁平化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四是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扎实推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五是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监控能力。实时监控高风险投资业务,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六是抓好安全生产,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七是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抓好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措施落实,巩固扩大整改成果,扎实抓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和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洪声)
央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张榜
中央企业负责人2004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揭晓。纳入国务院国资委2004年度考核的179家企业中,考核结果为A级的25家,B级和C级的141家,有9家企业因个别指标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而被评为D级,4家企业因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数据不实、基础管理薄弱等问题,未达到审计要求,被列为E级并被要求限期整改。考核中,有3家企业由于发生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财务违纪事件,分别给予了降级处理。(陈一)
央企2004年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工业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军工类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交通运输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电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电力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贸易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建筑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其他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陈一)
国有困难企业2008年前将全部退出市场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力争到2008年全部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退出市场问题。总体目标是:从200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税容)
资产管理公司短期内不会“退市”
中国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到今年5月截止累计阶段性处置不良资产7008亿元(不包含政策性债转股),累计回收现金1433.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57.6亿元,终极处置进度为53.1%,总体现金回收率为20.5%。这是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国际研讨会”上透露的。他同时还表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也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体制和机制不尽合理,不良资产交易市场不健全,不良资产处置的环境不够完善。他还表示,短期内资产管理公司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随着改革的深化,向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张可珂)
严禁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弄虚作假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已经对移交机构、人员和资产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允许擅自扩大移交范围,凡经核查发现超政策范围纳入移交的单位和人员,中央财政一律不予核定补助经费。对补助经费的测算,各地区和有关企业要严肃对待,严禁弄虚作假,如果发现地方和企业弄虚作假,中央财政一律不予补助,并通报批评。(厉声)
国际工程市场三大领域前景可观
据有关资料显示,未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将在三个领域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一是基础能源与基础设施方面的工程。由于全球产业结构全面调整,跨国公司生产基地转移,各国纷纷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和基础能源领域的投入。二是石油化工项目。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趋好,美日等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将保持增长,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大量能源缺口,必将促进石油化工项目的增加。三是供水项目和环保项目。由于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领域的建设都将呈增加趋势。(胡小艺)
上半年我国10大汽车厂家重新排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10大汽车厂家前三名依然是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浙江吉利集团首次入围,成为国内十大汽车厂家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这10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
第一汽车集团(产量49.20万辆、销量45.66万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产量41.87万辆、销量40.38万辆)、东风汽车公司(产量35.46万辆、销量36.02万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量33.85万辆、销量34.08万辆)、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产量28.63万辆、销量30.11万辆)、哈尔滨哈飞汽车有限公司(产量11.38万辆、销量11.63万辆)、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量11.20万辆、销量10.97万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产量8.36万辆、销量8.34万辆)、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产量7.86万辆、销量7.69万辆)和浙江吉利集团(产量6.38万辆、销量6.81万辆)。
10大汽车企业中,除一汽和上汽产销量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外,其他8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上半年产销增长均超过20%的有奇瑞、东风、广汽和吉利4家企业。
10大汽车厂家上半年产销分别为234.19万辆和231.69万辆,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18%,销量占全部国产汽车销量的82.97%。(肖静)
中国即将由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转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冀生近日在天津举行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上说,中国企业500强重化工业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与中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是一致的。但是化工业吸纳劳动力较少,对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力不大,能源、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中国大企业要坚决放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粗放型经营方式,坚持人本、全面、可持续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建设绿色价值链,建立节约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承担起企业应担当的社会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扬杜认为,中国大企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不大成长快;实力不强利润高;品牌不响成本低;资源不足冲劲足。中国企业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中国最大的商机就在服务业,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服务大国的转变即将开始。(吴佳)
数据
2005年1月-6月份,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9322.4亿元,同比增长25.3%;
完成工业总产值19360亿元,同比增长27.1%;
实现销售收入31190亿元,同比增长24.6%;
实现出口交货值942.0亿元,增长39.7%;
实现利润2988.1亿元,同比增长29.1%,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幅4.5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4.6亿元,同比增长21.7%,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3.7个百分点。
中央企业有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机构476家,技术人员158.8万人,占企业职工人数的16.0%。2004年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总额为767.9亿元,占当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的1.5%,其中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从技术创新成果看,2002-2004年中央企业投产的新产品22943个,采用新工艺17204项,三年实现重大工艺改进7427项。2002-2004年三年中,中央企业获得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646项,其中2004年2357项。在2004年获奖的成果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3项,占全国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33.9%;获其他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4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