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升
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每个人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理重构,通过对生活的记忆和思考不断给自己重新定位。这个过程使许多经历失败的人变得消沉和颓废。
自我肯定意味着你必须成为自身成功的最终仲裁者,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成功之处,加以赞扬和肯定。其他人可能也会承认你,给你以荣誉和奖赏,但在最终的评价中,是要你自己对所做的事情作出结论。这是自尊的一个基本元素,因为不少西方人都把虚假的谦虚视为美德。这是对诚实的呼吁,也是扭转所谓谦虚就是不必承认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的错误信念的一种努力。
这个心理练习也是智力性和认知性的。回顾一下真正属于你的成就。须知,即使其他人也可能了解这些成就,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赞扬你,因为他们看到了你的成功但他们并不了解你成功的细节。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你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耽误了多少时间,为此进行了多少次计划,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以及自己情绪上所受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心理重构时,你可以选择得到他人认同的某一成功事例,但也应该用一些时间按照细节回忆自己为此付出的真正代价。然后,你可以对所做的一切赞扬自己(一定要这样做),使自己感到满意。这与廉价的自怜完全不同,自怜是许多人在遭受失败时常有的心理过程。要努力回忆自己为成功究竟付出了多少——花费了多少精力,用去了多少思考、计划、实施和复核的时间,去造就此成果。
换言之,要让自己的回忆缓缓推进,但是要保持它是正面的和自我鼓励的,回顾所有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且也只有自己(或许还有生活中的最亲近的人)真正知道的因素。正如一座大厦是由无数砖头建成一样,你的成就也是多种原凶促成的。也正如已建成的大厦使人忘记了其建筑材料一样,你可以忘记你取得的成功中包含了多少具体工作。那么,玑在是肯定自己成就的时候,认同所有个人因素并感激它们使“精美的建筑”得以完成。
因此,这个心理练习包含了以下步骤:
(1)选择一件被他人认同的成功事例;
(2)将思想集中在这件事上,回忆自己为完成这项工作经历的每一个细节。此刻你应让思绪缓慢流动,努力回想前儿段所提到的每一个细节;
(3)赞扬自己:告诉自己,你是一个英雄,完成了了不¨起的工作,正确地运用了自己的心智,等等,任何真正使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话。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及知识体系组成的。基本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是这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高度概括(概念的性质作用),是我们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的根本依据(概念的判断作用)。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如果能通过抽象和概括的手段形成科学概念,就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把握知识的真谛。
例如“化学变化”这个概念,它具体定义了物质变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说明了化学变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变化中有其他物质(新物质)生成。根据这个概念,可以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进而认识它属于化学变化的哪种类型,并用它来解决、探究实际问题。由此看来,掌握了某一基本概念,就等于把握了一类事物。从学习这个角度讲,也就等于抓住了一片知识。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大家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应有足够的重视。
那么,怎样学习概念呢?
学习概念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从融合上着手归纳出概念性质,也可以强化原有的概念引发出新的概念。但有一种办法很值得提倡,那就是从科学史上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认要背下来并不困难。但可别小看这寥寥数语,它是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实验,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沉思,不知经过了多少次锤炼才得出的科学总结。有些同学往往满足于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其实,这只不过是完成了基本概念学习任务中的一部分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两层意思。
探讨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规律,掌握从具体事物的分析中归纳出概念的方法。也就是说,既然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那只有通过对大量客观事实的反复探讨、认真分析,才能抓住其本质特征,并给以科学的定义。离开了化学事实,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中,如果脱离客观事实,只是一味地背诵概念的定义,就不可能对概念有深刻的理解,也就不能准确地、灵活地运用概念。其二,是了解一个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发展历史。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并涉及到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不必重复前人建立概念的全过程,也不可能对涉及某一概念的所有化学事实都去一一剖析,但是要切实遵照认识规律,继承前人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以一定数量的事例和实验为基础。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牢固,应用起来才灵活。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过程中,大家的综合归纳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对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分子为例,从中国春秋末年《黑子·经下》中提出物质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假说,经过十九世纪道尔顿的原子一分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直至今天的分子定义,人们对分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所给予的定义也越来越科学。在学习这个概念时,一方面要了解它的发展历史,从中认识科学家们以物质分割不可穷尽的观点,逐步揭示物质结构奥秘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广泛联系活生生的现实例子和实验现象,像红墨水滴到水里水要渐渐变红、糖块溶解在水里整杯水都要变甜、汽油有一股刺激性气味、湿衣服会晾干等事实,体会物质一定是由一些微粒组成的。从氧化汞受热分解、镁条燃烧、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实验,联想到分子这种微粒的存在。这样的学习显然符合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规律。另外,探讨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应注意课本上所介绍的概念,有些不是一次就完善,而是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深化的。例如,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大家起初得到的概念的化学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化學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实际上,氧化反应里包含着还原反应,都是一种氧化—还原的反应,只不过因大家暂还难以理解,没有提出这个概念罢了,另外,氧化反清、还原的概念会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又如人们对酸碱的认识。醋酸可以说是人们最早知道的酸因此古人常认为果汁中含有的酸都醋酸。到了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对酸碱进行了分类和识别,使人们形成了酸碱的统一概念:具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叫酸性溶液;具有苦涩味、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溶液叫做碱性溶液。到了18世纪,由于人们从物质的确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析,酸碱理论有了更大的进步,特别是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从电离的角度提出酸之所以具有酸性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碱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水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阳离子物质。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学到的程度。但该理论也有欠缺,它不能解释在无水情况下发生的酸碱反应,如氯化氢和氨的反应,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布朗特斯和劳莱从质子角度给出的定义:不论物质为中性或荷电的离子,只要能在反应中放出质子的都是酸,能接受质子的都是碱。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从电子对的角度进一步扩大了酸碱理论,他认为:在最高能级中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任何物质都可以作为碱,而具有高效空轨道的任何物质都可以作为酸。对于这两种理论,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随着知识的增多,我们对酸碱的认识会更全面,人类对酸碱的认识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