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 平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urban constructions in China have come up with unprecedented tide, symbolizing constructions, big squares and walking streets have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On consideration of urban beautification and urban sculpture, public art starts to be widely focused on by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modern urban design, especially some key-constructed project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public ar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es. It should be said that China's urban public art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public art relations to urban cultural grade, urban value and urban image, we should change our mentality, hand over cities to citizens and hand over art to citizens to make art rooted in urban environment and rooted in citizens' liv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is the requirement of era and historical necessity. As professional workers, we are duty-bound.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出现了空前的高潮,标志性建筑物、大型广场、步行街等成为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出于对城市美化的考虑,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也开始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在城市设计中,特别是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对于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应该说,当前我国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一样,同属于设计范畴,它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城市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依托。一座城市应当是文化性和功能性的结合体,对于城市而言,没有公共艺术是枯燥无味的,同样,如果没有城市设计,公共艺术也难以寻找立足之地。特别是在当前城市个性逐渐消失,城市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的时候,公共艺术的存在就更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回顾过去,我们注意到,城市雕塑、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设计的发展一直是处于互动的过程当中。城市设计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存在形式与内容,公共艺术的价值观和对人文方面的思考又反过来影响了城市设计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作为一个从事公共艺术工作的艺术家,如果能更多地了解,甚至参与城市设计,就有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反之城市设计师对公共艺术的特点有更多了解的话,对于丰富设计语言、完善城市空间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会有很好的帮助。
一、 共艺术的特征
所谓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面向普通市民的、以景观建设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形式。一般而言,公共艺术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具象雕塑还是抽象雕塑,是时髦的还是传统的,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等形式方面的问题,它可以是有形的雕塑的形式、或人与雕塑相结合的形式、甚至普通人的艺术活动形式,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所以形式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是公共艺术是一种现代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观念的产物。公共艺术诞生于二次大战之后60年代的美国,其历史到今天为止还不到半个世纪,但作为城市环境中的立体艺术造型物(比如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来说,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古代的城市雕塑主要是面向帝王、宗教、权贵等,题材上以歌功颂德、教化为主,在设计和建设上更多的是以强权来实现的。它那种威严、神圣的形象使庶民感受到卑下、畏服,在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别说雕塑,连城市、国家都是皇帝的。时代进步到了21世纪,普通百姓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保护地方文化、治理城市景观环境已经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在这种良好的土壤下已经是呼之欲出,大势所趋。公共艺术已不再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缀,而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简单地说,公共艺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制作的协作性
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一环,艺术家在是与城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专家相互协商,与城市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市民代表等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这样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公共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参与性的艺术。
2、空间的公共性
既然叫公共艺术,公共性就是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城市设计中,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修建广场、公园等休闲设施,以满足市民对休闲、交流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公共艺术就是属于公众的,人们应当可以自由地触摸、游玩的,尽管这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但因此而围上栏杆,禁止入内就违背了建设的初衷。公共艺术所服务的对象应该是不分阶层、不分内外、不分贫富、不分民族,它是与人亲和的、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艺术。
3、与环境的协调性
如前面所说,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与环境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中,我们偶尔会听到说某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应该放在街头做公共艺术,这在若干年前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些雕塑家的经典作品常常被放置在公共环境中,有些的确是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这种拿来主义的方式却往往与环境不能协调。在现在的城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解决环境的协调问题。可以说,每个城市的地形、地貌、空间结构都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当具有唯一性。
二、 代城市设计的特征
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城市形态、城市空间,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交通、绿化、文化等问题,它主要对城市的基本形态、空间结构关系进行设计,并对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建筑设计、道路建设、绿化布置、景观建设的实施等方面提供控制性的指导意见。一般而言,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几个层次,但是考虑到这些都还主要偏重于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多城市在重点地区还进行了城市设计,以便对城市形态和空间进行整体把握。
在古代的城市设计中,非常重视中轴线、平衡、对称的关系(如北京古城、长安古城),在城市空间和居住环境中,很注重对阶层的划分,这种划分主要是以政治地位为主导的,社会的价值观也是以官本位为主。这时期的城市雕塑注重突出帝王的威严,教化性是它的一个主要特征。
到了工业化初期,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由于对工业文明的崇拜,标志性的建筑、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特别是在历史文化比较短暂的国家和地区就更是如此,这时期造就了一大批富裕阶层,其社会价值观转向金钱至上。城市设计中对功能区的划分更为详细,如金融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对居住区又以富裕程度为标准进行更深入的划分,在城市中心部分,容积率越来越高,更由于汽车的大量普及,旧街道的拓宽和新道路的建设,使原有的城市肌理被破坏了。这时期的城市雕塑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大形体、大制作,强调的是城市的标志性,以炫耀财富和技术。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初期的城市设计所带来的弊端,如城市空洞化使得城市不再具有吸引力,交通堵塞造成效率大大下降,社会各阶层的对立和敌视。同时,随着法制的逐渐普及,社会公正、公民权益开始逐步得到保证。经济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已经波及到几乎每一个人身边,传播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文化的破坏使得人们认识到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设计趋向于多样性、生态性、地域性。城市文脉的延续、公众的参与、对环境的保护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主导思想。所谓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于城市设计的完善、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
公共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无论在设计和策划上都日趋成熟,与工作室里的架上雕塑和传统的城市雕塑都有明显的不同,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前期策划
以往的城市雕塑在许多情况下是采取一种打补丁的方式,留一块空地(或发现了一块空地)来请雕塑家进行点缀。这样在与其它专业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它的整体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与环境的关系也不容易把握。所以我们看到有些雕塑尽管做得很出色,但与建筑或环境的关系总有些别扭。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公共艺术与建筑、绿化、道路一样,都被纳入城市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开始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同时进行前期策划之中,它是各专业共同策划的结果,这种策划过程对于保证城市设计的完整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这种整体的前期策划方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将逐渐走向制度化。
2、关注社会
在现代的城市设计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明显的趋势,比如社区的平衡发展、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等,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家的目光也开始转向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比如现在全世界都关注的生态问题。在1997年,为防止和控制地球温暖化的问题,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著名的京都会议,会议期间,来自韩国的艺术家用冰块制作了《企鹅正在融化》的公共艺术作品放置在会场外面,以警示人们环境问题对生态的威胁。
3、通俗化
公共艺术的这种公共性决定了它不完全是艺术家个人艺术观念的表达,作为一件公共设计作品它必须为大众所接受,毫无疑问,公共艺术需要精英艺术家的介入,因为他同样要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更需要艺术家勇于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了解公众的需求,以通俗的主题和语言来进行创作。
4、多元化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反映在公共艺术上它就应当是允许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并存,并允许社会的广泛参与,它的一个主要前提是符合公共的利益。公共艺术可以是抽象的、具象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制作者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非专业的。有些人认为公共艺术就一定是抽象雕塑,一定是由艺术家来完成的,这无疑是片面的理解。
四、公共艺术在我国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还是近二十多年的事,在城市建设中经历了许多国家半个世纪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从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到城市环境、生态,再到标志性大型公共建筑,可以说在我们没有作好足够思想准备的时候就迎来了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当中,公共艺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的公共艺术事业发展受到制度上的制约比较大,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上的保障,因此在公共艺术的建设、管理、维护上都更多地依靠地方政府甚至决策人的自觉行为,现在有个别经济发达城市也做了城市雕塑的规划,但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上的保障就难以得到持续性发展。在美国的费城早在1959年就制定了百分比法案,规定凡是市政府的建设项目必须有1%的经费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成立,它隶属于联邦政府,公共艺术的推进是它十四项工作之一。截止1989年,美国已经有30个州设立了百分比法案。
2、理念更新
公共艺术的发展,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在很多时候都还是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理念,如在城市设计中强调中轴线、标志性建筑,划分单一功能的开发区、CBD、大学城,公共艺术设计注重宏伟、壮观,强调教育性。在大多数城市都还只是提到城市雕塑的概念,对城市雕塑的规划还是以在工业化初期的理念来思考,而对公共艺术还缺乏基本的认识,我们注意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是当今的主流理念,如果我们的工作与社会的主流思想不协调,甚至落后,那就需要我们静下来好好思考了。
3、艺术家的培养
从教育抓起是提高公共艺术水平的根本。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雕塑艺术,它们虽同属于造型艺术,但公共艺术强调的是设计,雕塑艺术强调的是表现。现在我们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多是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的,应当说他们都有非常出色的基本功,良好的美学素养,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有关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就比较缺乏,这些往往需要艺术家自身来加以补充。如果我们能在教学大纲、师资结构或专业设置上加以适当的调整,我们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就是更值得期待的。
公共艺术关系到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的价值观和城市形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城市交给市民,把艺术交给市民,使艺术植根于城市环境,植根于市民生活当中。公共艺术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