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经济运行趋势

2004-10-01 10:46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9期
关键词:印花税物价股市

サ鼻肮ひ担鹤阋灾С纸峡斓木济增长

ノ锛圩呤疲阂蛩夭蝗范ǎ有机遇也有压力

サ鼻肮墒校盒枰政策拯救

今年三季度,预计GDP增长9%。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在经历由过热到逐步降温的调整走势,宏观调控正在逐步见效。但是,当前工业速度回落和股市低迷等问题值得探讨。

客观看待工业速度回落

1~7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9337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7月份当月完成增加值4409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低1个百分点。工业速度连续几个月小步放缓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看待当前的工业速度?

工业速度持续减缓为扭转经济过热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存在第一产业比重小和第三产业速度慢的问题,因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增长来拉动,而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生产占绝大比重并起主导作用,可以说工业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快慢。2003年工业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2%,今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671%和268%,第二产业的贡献远远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的贡献率。

由此可见,工业走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的走势,因而要控制过快的经济增长,必须有效控制工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工业降温是扭转经济过热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国家政策作用下,近两个月工业速度逐月减缓,由年初的20%以上降低为目前的15%~16%,部分过热行业的不合理超快增长被控制住,工业速度减缓意味着国民经济向实现“软着陆”又迈进了一步,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取得成效。

重工业快速回落、轻工业稳步增长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数据表明,近两个月工业速度逐月回落,如果进行结构性分析,可以发现,工业速度减慢主要是重工业速度快速下降所致,轻工业增速基本保持稳定。4~7月份重工业增速分别为214%、189%、174%和172%,轻工业分别增长166%、16%、153%和144%,重工业增速每月以2~3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轻工业降幅很小。目前的增长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

目前的工业速度足以支持合理较快的经济增长。

分析表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在9%~95%左右,实际增长率85%~9%应为合理区间。但是,自去年以来我国多个季度经济增长在95%以上,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97%,实际增长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使经济运行承受巨大的压力,能源、原材料瓶颈制约日趋白热化,各样矛盾凸现。如果GDP增速适度回落,保持在85%~9%之间,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也仍处于快车道运行。

要支持85%~9%的经济增长,工业增速保持在13%~14%左右即可,也就是说目前155%的工业增速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假如工业生产增长135%,按照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的低限计算,工业生产将拉动GDP增长81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工业速度的下降,目前的工业速度或者说更低一点的工业速度仍足以支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宏观调控压缩的是工业行业的不合理增长部分,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行业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健康的、协调的。

物价回落有机遇也有压力

物价水平持续走高是今年经济运行中最敏感的问题,在国家出台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后,多项经济指标开始回落,但是物价水平依然保持较高,6、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分别上涨5%和5.3%,物价涨幅屡创新高,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对低收入阶层造成较大生活的压力,利率提高的预期和要求也更为强烈。如何看待目前的物价高涨?

6~7月物价高涨受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6、7月是物价翘尾因素最为显著的月份,6月份CPI上涨5%,其中的翘尾因素是3.9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只有1.1个百分点。7月份CPI上涨5.3%,大概有4.5个百分点的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只有0.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在不断减少,环比价格指数也在降低,充分说明目前的物价高涨不具有持续性,只是暂时现象。从8月份开始,翘尾因素就逐步减弱,预计为3.7个百分点,9月份为2.6个百分点,10月份为1.6个百分点。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以及农业丰收后,农产品供给状况大幅改善,粮价走势将进入平稳区间,对CPI向上的影响会减小,物价水平将稳步回落。可以说目前的物价高涨只是强弩之末。

物价走势存在不确定因素

由于生产和投资仍将保持不低的增长速度,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7月份部分钢材价格有所回升,政府对电、运输等价格水平进行上调,特别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目前已突破40多美元,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能源、原材料价格水平的上升。

服务价格陆续上调也不利于价格的稳定。政策性调价因素影响服务价格上涨,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服务价格平缓上升,是上半年稳定价格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1~6月,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比同期价格总水平涨幅低1.6个百分点,仅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起到了稳定价格总水平的作用。但从二季度开始,各地上调公共服务价格的措施有所增加。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居民用水、用电、燃气价格的上调,导致4、5、6月居民居住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4.6%和4.9%,环比分别上涨0.4%、0.3%和0.3%。

从发展来看,下半年许多城市可能继续出台提高水价、煤气价格、房租、教育收费和城市公交运输价格的措施。服务类价格占居民消费价格的权重约为23%,对居民消费价格上升有较大的直接影响,如果下半年公共服务价格上调的措施出台较多,将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股市需要政策拯救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是,我国股市涨跌起伏却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宏观经济和微观实体的良好运行,并没有带来沪深股票市场的繁荣,进入4月份以后,受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利率提高的预期、限期撤回股市违规资金、上市公司丑闻频频出现等因素的影响,自4月份起,股市急速、大幅下跌,上证综合指数从4月1日的175815点,下跌为8月12日的137385点,短短4个月下跌了3843点,跌幅高达219%。股票市场持续阴跌,跌速之快、跌幅之大,不仅是中小散户无所适从,而且各大基金连呼看错了行情,向投资者道歉。

2004年7月28日,上证指数创出2004年新低1366点,与2003年11月13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1307点时的1231只A股流通市值11496亿元相比,这1231只股票流通市值只剩下11216亿元,有280亿元的流通市值蒸发而去。上证指数从4月7日至6月29日,短短54个交易日内流通市值损失3809亿元,平均每天损失7054亿元。股市暴跌,最大的损失者只能是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据证监会网站公布,投资者开户数在2003年11月份突破7000万整数关口,到2004年6月份达7146万人。从建仓时间看,这新增的146万人在本轮行情中全部被套。

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发达的资本市场来支持,起伏不定的股票市场阻碍正常的融资渠道,制约了国民经济向成熟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面对风雨飘摇中的股市,我们期待政府尽快出台救市政策。

保险资金入市只欠东风

2004年6月,据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保险资金参与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和直接入市的有关规定正在加紧制定中,国务院对此非常支持。据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认为,保险公司直接入市,无论在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准备上,都已是瓜熟蒂落,只待发令枪响。

发令枪声最有可能来自拟定中的“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投资范围将有所扩大,除了国内已发行上市的流通A股外,还可以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非流通股,包括国有股、法人股以及保监会认可的与A股相关的其他品种,如可转债等。可以预期,一旦有关办法正式出台,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将极为明显。

印花税下调存在空间

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一样,有关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的传闻也一直不绝于耳。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体有两个方案正在酝酿中,一是改目前的双边征收为单边征收,即不再向买入方征收印花税,卖出方按02%的税率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另一种方案是维持双边征收不变,但整体税率下调为01%。

国务院发展资本市场九条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这表明管理层在政策面上支持、鼓励通过税费改革推动证券市场发展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而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最终还是要通过降低税费,减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来实现。因此关于印花税的改革应该是势在必行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事实上,出于调控股市的目的,我国已经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了多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每次调整都引发了股市的大幅波动,1997年5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上调直接导致沪指下跌了200点。而2001年11月16日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消息又使得当天的沪指开盘指数跳高了100余点。

拓宽融资政策有望陆续推出

自从2001年股市开始调整以来,券商群体正面临着日益窘迫的境地。2003年三季度末,股民保证金余额已经下降到3000亿元左右,只相当于2000年高峰时的45%。而2002年的佣金制度改革更使券商处境雪上加霜。由于股市持续低迷,多数券商的重仓股连续走低,更把券商推向了尴尬的境地。

缺少资金的支持是导致券商自营业务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作为落实《国九条》的六个专题工作小组中的一个,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专题小组的任务是重点研究证券公司质押贷款、收购兼并贷款、证券承销贷款等业务,证券公司作为一般贷款客户的政策措施,以及完善证券公司同业拆借业务管理办法的政策措施。在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三部门紧锣密鼓地推动下,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可能推出的各项措施中,有望最先出台的无疑是《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新起草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性上将有明显改进。针对券商的利好政策一旦推出,不仅有利于激活券商,也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印花税物价股市
●合同签订时,需要贴花履行印花税的纳税手续吗?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营业账簿印花税有什么减免优惠?
市场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