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一周间

2004-09-21 13:53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34期
关键词:邮差蝉声郁达夫

水 杉

1932年,淞沪会战后的焦土上,创刊不久的《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以“夏之一周间”为题,约来名家散文数篇。72年后,同样“耳不闻蝉声,目不见荷花”(叶圣陶语),我仿效前人作文,今昔对比,物非人是。

周一,红色高温信号,眼药水滴到眼睛里都是热的。如巴金“把自己关闭在坟墓一般的房间里”,我们困守空调房,却不像郁达夫“在热波里喘息”。空调是唾手可得的绿洲,将触目惊心的骄阳隔绝得像不真实的布景。

周二,进出办公室5趟,冰火两重天,痛感生存艰辛。老舍“只与学界的人们一同分润寒假暑假的‘寒与‘暑,‘假字与我老不发生关系似的”,“没在六点后起来过……早起决不为少出汗,而是为拿起笔来把汗吓回去”。

周三,中午12点,既未刮风,也未打雷闪电,甚至天都没阴下来,暴雨骤至,暑气顿消。晚上得以学郁达夫“醉酒酣卧和看书”,只是不敢“脱光了衣服”,也不奢望“天时若再热一点起来,说不定看书会看得多一点”。

周四,有信,公函。电力局把上个月的电费单又给寄来,以“血的事实”(钱即血也)提醒节约用电。有感于老舍每日9~12点的工作就是“写信!老得写信!”沈从文交上去的作业干脆是《一周间给五个人的信摘抄》,提笔给远方的同学写信。常有字到手边写不出来,口中喃喃“RFHP”(五笔编码),得一“遁”字。如仍不可得,就要翻字典,见字大呼:是老友你啊,只是久不见手写体,方才迟钝。信写到一半,想老舍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邮差再大罢工一年”,遂辍笔。

周五,太阳下班后,去游泳。在童男童女间左闪右避,不幸与一彪形大汉正面相撞,点点巨痛的头,算是打过招呼,继续游,身后传来男人声若洪钟的抱怨:她应该让我的!沈从文说“女子自己不是能生产罪过的!……男子办教育的,作丈夫的……却把女子完全弄堕落了。”诚哉斯言!

周六,立秋,就着直接从水管里流出的温水洗头。看有生以来第N场(N<10)足球赛,中日决战。工体“燃起了野火”,我们临时球迷“把这当作一个赌”(巴金语),捣腾一夜,却还有东西生给堵在嗓子眼,没喊出来。最后射进一球的日本球员叫什么?

周日,携友逛街,满眼finalsale。不为所惑,从街头试到街尾,过足心瘾,一毛不拔。奔TCBY、许留山狂啖“低脂冰激淋”和“健康水果冰品”。晚上回家一泄千里,45元付诸流水,唯马桶隐隐有芒果香。想老舍“香片茶是唯一饮料”,巴金“拼命喝凉水”,好生惭愧!

猜你喜欢
邮差蝉声郁达夫
蝉声
老邮差帕哩的故事
蝉鸣
贵人
邮差H2
听蝉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蝉声这道菜
意大利邮差偷懒 400公斤信件藏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