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绿卡”只是第一步

2004-09-21 13:53曹红蓓实习生怨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34期
关键词:绿卡劣势新闻周刊

曹红蓓 实习生怨 潘 丽

实行与别国对等,灵活的居住权,意味着可能扭转吸引人才的劣势

新闻周刊:中国绿卡制度出台的意义何在?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绿卡制度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移民法和政策方面加入了世界主流。工业化社会兴起以后,人口流动越活跃的地方,工业化程度越高。中国以前国运衰落,错过了这个大潮流。

改革开放25年来,除去劳工,中国仅出国留学的就有60万人,现在至少有45万人在境外学习和工作。他们中很多人已经获得在居住国的公民权和绿卡,相应地,如果中国不提供对等的比较灵活的居住权(体现在绿卡上),就意味着在人才吸引上处于劣势,这个劣势越早扭转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卡政策是非常好的一步。

新闻周刊:现在中国境内的外国移民状况怎样?

丁学良:不能用“移民”这个词,移民指非中国人已经获得了合法的在中国长期生活、居住、求学的一种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境内的所谓移民,合法的是极少数,更多的是国外在中国的移动人口,他们中很少有人获得法律上的长期居住的合法地位。

新闻周刊:通过绿卡制度,一般情况下,政府的政策是想吸引什么样的移民?

丁学良:从世界范围来看,移民政策主要吸收两种人:一、具有突出才能的、且是这个国家急需的人才。国家要根据全国发展的轻重缓急列出一张表来。如澳大利亚,在矿业畜牧业等重要行业给移民的条件就很放开;有的国家人口老化厉害,就需要在敬老院服务的护士;有的地方急需的人才,只要创造好条件引进国内人才就可以了。二、有钱的人,即所谓投资移民。这些年在国内赚了钱的人想移出去,在某种意义上是买个保险,过了若干年这些人或许又想回国投资。制定政策时,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要参照以前实行过的投资移民政策的利和弊。

新闻周刊:绿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怎么做才能真正有效、有益?

丁学良:中国实行绿卡制度,主要是给那些中国急需要的人才和具有很大的投资能力的人提供方便。

一方面,要有全国一致的规定,如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授予绿卡,同时,申请的过程和标准应该是公开和透明的,不能暗箱操作。如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每年都会把标准公布出来,细化到每一项都有多少分。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重视地域的特殊性。像吸引外资一样,只要中央政府开了这个口,不同地区一定会设法把这个口开得更大些,对自己更适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灵活性也不能使政策扭曲走样。

新闻周刊:此次颁布的绿卡制度,据称只是跟国际接轨的第一步。要提高移民政策的水平,还需要向哪些方面努力?

丁学良:要使绿卡政策和相关制度比较完备,中国还要做很多事情。

首先,中国应该看看过去的10年20年中,那些比较有经验的国家怎样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欧洲人口比较密集的国家,如德国,过去几年来也在用绿卡制度吸引人才。中国应该很仔细地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国家在移民政策上的具体做法。

其次,国外实行绿卡制度后,每年都会检讨一次,这种检讨一定要请专家来检讨,不能是自己检讨自己。

第三,每年国家应该把统计数字公布出来,如过去一年里有多少人申请,有多少被接受了,被接受人的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专业分布等。这样才有利于各个行业的监督。

新闻周刊:您预测,未来几年绿卡政策会以什么态势发展?

丁学良:到中国办绿卡的主要以华裔为主。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绿卡制度和我国无形中处于竞争状态,政策越是合理,越是公正,引来的人才会越多。

猜你喜欢
绿卡劣势新闻周刊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美国移民局闹乌龙 3年错发近2万张绿卡
天津:实施一张绿卡管人才
优势和劣势
中局技巧浅谈⑦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把自己放在劣势
如何赢得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