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春
信息时代的变革是涉及面非常广的问题,而且是特别复杂的事情,而且复杂程度超过我们个人可以了解和理解的范围。尽管这个事情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信息时代在不断的往前发展,不断的往前变化所导致的悄无声息的变革已经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际。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包括大部分的政府官员对电子政务还是非常陌生。但是从去年开始,电子政务已经到达了人们的门口,成为非常现实的事情。
我们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面临一系列的选择和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发展下一步的中国电子政务的事业,有赖于我们目前所观察到、所愿意承认的和能够采取正确策略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亟需要扩大电子政务建设事业的支持基础,要扩大电子政务的政治基础。到目前为止,电子政务基本上还是先知先觉的事,对政府官员、对学者而言,对中国政府关心中国社会的人而言,为什么要搞电子政务呢?是因为好多理念在起作用。当然,这些理念有很多是与中国的实际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也有一些理念恐怕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度不高,光靠理念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二,中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包括相当一部分的信息的发展,只是特定的关心着一些事情,比如说在电子政务上的事情,电子政务跟谁有关系?谁最关心电子政务呢?基本上是政府和IT企业,但是知道政府是一个公共管理者,所拥有的资源权利是公共的,所处理的事务是公正的,怎么把它办成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事情呢?如果是这样,政府在电子政务中的发展怎么能够得到比较广泛的社会认可,所以要扩大它的政治基础。那么,扩大它的政治基础不光是一个认识问题,同时也有很重要的一个策略问题,很重要的公益问题。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已经遇到来自政府自身的一些障碍,比如说不能够互联、互通、信息分割等情况。但是如何破除这些障碍呢?如何建立统一、整合的、真正具有公正性的电子政务呢?紧紧依靠个人的推动和权利是不够的,要形成广泛的政治支持。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的扩大电子政务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在未来还会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一些问题,因为中国有好几十亿人口,中国有为数广大的弱势人群,这些人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何不能够被容纳进来,电子政务发展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所说的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如何体现?这不光是理念的问题,是很具体、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具体而言,电子政务的政治基础如何更广泛、更深刻的实现呢?在我看来一些基础的问题要解决,比如说电子政务不仅是一些技术性、程序性、事务性的东西,它还关系一些基本层面的重大问题。
比如说政务公开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等等,良好的政企关系的构建,有一个最低限度,这个最低限度又是什么呢?就是具有公正领域、公正性质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绝对不能够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这种印象是IT产业自身的事情,如果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经意间造成这种错误的影响,对IT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以电子政务的建设为契机,形成社会资源大发展,这样一来,电子政务的支持基础就会扩大。
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与政府改进为特性,经过几年观念上的进步,人们现在已经很清楚,电子政务肯定不是现有政务的电子化的平移。在我看来,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改进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的制度有它的特点,在制度不可变,体制只能小变的情况下,要改进政府的管理方法难度是非常高的,平常是没有机会的。电子政务是核心问题。在这样好的机会面前,需要人们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是领导人的充分认识,这个认识是要不断的改进政府管理,政府管理实际上是动态平衡的过程,是动态适应的过程,那么电子政务只要开始就没有终止的一天,这点需要领导官员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除了认识之外,还必须建立政府管理改进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政府质量管理的观念和要求,政府标准化的实施,人们现在讲技术的标准比较多、有关技术层面的需要是比较多的,但是政务的标准化还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识,那么政务标准化的实施是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政务发展的持续问题,就是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区域发展。我非常认同有很多研究者包括很多领导干部的一种观念,电子政务不是一个外在可以增加上来的问题,一定要来源于需要,当然这个需要是与主体的观察能力和理念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不仅要考虑到他们内在需要的问题,同时要认识到电子政务是对城市发展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平台性的功能。
发展电子政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对先发展的地方来说有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起到一种跨越式、超越式的发展作用,而且对后发展又有重要意义。中国总体上是后发展的国家,在中国有些地方发展的高,有些地方发展的低,这是总体的变化。
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与政府机构改革协调发展。电子政府的发展不能够和机构改革统一进展,这已经成为影响阻碍目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国家站在战略的角度上解决问题。
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问题。这是信息方面非常严重的问题,靠什么解决?人们所能想到的策略大概就这么几条:
第一,通过立法来解决,第二,依靠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来解决,这些做法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综合的执法水平是很低的,应当说在执法和立法两者之间,中国的立法水平要高得多。
各领导人的权利是对上、对下都要负责,这点限制了他的很大作用范围和领域。
领导人的权利是非常不稳定的。那么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能彻底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一个是要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信息资源的部门掌握、部门拥有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中国政府、中国社会资源分配和占有的一个现实,不要在这点上空谈、奢谈什么公正性,所以要充分承认这个现实,在承认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有必要实现信息的拥有、保管和使用权。这意味着承认拥有者、保管者的利益,也就是承认他们的利益。还要考虑已有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和增量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社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存量的信息资源和增量的信息资源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还要考虑到信息资源为了更好的建立共享机制,在使用信息资源上应该注意深度开发、共同整治。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中国的信息资源大概有80%掌控在政府手里,政府掌握的80%的信息资源中间又有80%没有被利用,这当然肯定是巨大的损失。如果能够帮助有关掌握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增加它所掌握存量信息资源的价值,同时给他带来好处,这不是挺好的策略吗?所以应该考虑建立一种类似于联合国机制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的联盟机制。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包括信息化的管理部门、领导部门在攻击信息不能共享的局面,呼吁要实现信息的共享。
要迅速提高电子信息的稳定和信息效率,中国整个的信息稳定是非常低下的。电子政务信息的发展,有赖于政府信息能力的提高。如果更大程度的提高政府的信息能力、提高它的信息效率的话,政府的行为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政府管理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的接收、处理的过程以及分发能力的大小。在这三个环节中间,政府的信息接收能力目前相对比较高,处理能力是比较低下的,分发能力也是比较低下的,因为很多人已经被自觉不自觉的排除在政府分发的范围之外。
因此,我认为电子政务应该符合中国市场的特点,这点有利于电子政务的实施。当然这里包括效益、绩效、评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