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军 刘超元 刘敦杰
2004年元旦刚过,我们来到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采访这里的中小学为“三农”服务的新鲜事一进入沂水境内,心头一股暖流在涌动。沂水县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沂水县农村中小学拓展育人功能,立足山区,服务“三农”,闯出了一条新路,赢得了上上下下一致的好评。几天的所见所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沂水教育“情为民所系,教为民所用”的情怀,如长长的沂河水,润育田野,润泽后代。
拓宽教育服务功能,对中小学生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我们首先访问了沂水县黄山铺镇初级中学。
刚进学校大门,就被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只见一群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正在校园的一块空地上热火朝天地忙着建大棚。他们有的扛竹竿,有的拿铁丝,有的搭支架,有的在安装门窗,欢声笑语洋溢了整个校园。经询问,原来他们搭建的是食用菌养殖大棚,是学校内的实践基地。初30班学生刘坤对我们说:“上初一时,老师就教会了我们蘑菇的栽培管理技术,回到家,我让妈妈也养起了蘑菇。当时父母对食用菌养殖技术一窍不通,我就用学校里学的技术和妈妈一同栽培。当年第一茬上了2000斤棉籽壳的栽培料,一季下来就挣了2000多元,父母可高兴了!现在我家每年养殖蘑菇10000多斤,一年收入15000多元。看到有这么好的收入,邻居们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种起了蘑菇。如今从母管分离、原种制作、二级制种、三级栽培到菇期管理等全套蘑菇栽培技术,我都学会了,我想等我初中毕业后回家办一个大的食用菌研究所,我还想当个大经理呢!”
交谈后,我们又走进了学生的劳技课堂,乍一看,这是在上课吗?只见一组组学生身穿隔离衣端坐在接种箱前,认真地进行着蘑菇菌种转接。看那灵巧的小手、娴熟的动作,真不亚于农科所的专业老师:走进另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忙碌着用塑料袋种植着蘑菇,一袋袋装好的发菌袋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座座小山——这是学生的蘑菇栽培室。他们可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做作业,和基础课程作业一样,实用技术课是这些农村学生的“必修课”。
在校长室里,校长王新津津有味地介绍了黄山初中走农科教结合之路、服务“三农”的具体做法。他说:“根据国家教育部课改精神,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从1999年开始组织编写了《养鸡)<奶牛》、《食用菌》《桑蚕》《花卉养殖》等6种校本教材,设立了职业教育教研室,配备了6名专职教师,把实用技术纳入了总课程表,作为必修课程。学校还从涉农部门和农村示范户中聘请了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学生从初一开始学习实用技术课程,到完成两年半的学业后,再根据个人兴趣、意愿和家长意見进行分流教育你们刚才看到的就是我校食用菌养殖实验基地,学校还有养兔实验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就更多了。这些基地成了学生学习培训的练兵场,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园。”
同行的县教体局局长李长攸告诉我们,沂水县中小学全部开设了农村实用技术课,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响亮地提出了“一生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校兴一方”的口号,拓展了教育服务功能。
沂水县崔家峪镇属山区镇,在种植板栗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农民长期恪守“农以粮为本”的老传统,板栗种植零星分散,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近年来,镇领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林果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引导农民发展板栗。镇教委及时调整思路,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全镇中小学建起了130处、100余亩的“豆腐块”板栗示范园,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还引进了尖顶油栗、红光、石丰等十几个优良品种,培育成功后,无偿地分发给学生回家种植,专业教师巡回指导。几年过去了,学生种植的新品种在全镇的山沟沟里开花结果了。
今年刚满20岁的李光亮是崔家峪镇南峪村人,毕业于崔家峪初级中学。还是上初二时,李光亮就看准了板栗种植的发展前景,在专业技术课上认真听讲,在实践基地中细心观察。到初三分流时,他参加了板栗的栽培与管理专业班。回村后在父亲支持下,他承包了150亩荒山,种植了十多个优质品种的1万余棵板栗,年收入2万多元。去年板栗大丰收,一下子挣了近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135户人家,家家有了板栗园,村里种植板栗面积已达4000余亩,南峪村的板栗栽培极大地辐射并影响了其他村庄。现在,全镇共发展板栗2.2万余亩,去年板栗产量达500余万公斤,实现收入260余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板栗之乡”。
许家湖二中实施校企联办,为农村毕业生寻求一条就业之路。早在2001年,学校在镇教委指导下,开始了农村初中引进职业教育的探索。他们先与胶南电子学校等单位开展联合办学,把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安置到青岛一些电子企业:又与沂水御风毛衫有限公司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对初三毕业分流的学生,经过个人申报、家长同意、用人单位面试等方式,开办纺织班,学制两年。第一年学专业知识,第二年半工半读、搞实习,学生毕业后颁发中专文凭,与公司签订合同,安置工作。学校成立了职教教研室,专门负责管理和教学,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设施,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两年来,已有60多名毕业生经过专业培训得到了安置,学生找到了就业、创业之路。
据了解,在沂水县319所中小学,校校有实践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学生在学校既学文化知识又学实用技术,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李长攸局长告诉我们,沂水每年有2万名初中毕业生升不上高中,要回到农村务农,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他们在中小学引入实用技术教育,实行“三教统筹”,对初中学生实行分流。刚开始阻力很大,特别是学生家长不理解,怕因此耽误学生的学业。这项工作推行4年来,不仅没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升学无望的学生找到了出路,学生辍学的少了,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乡村教师是与农民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群体,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中国农村教育的基础在乡镇,关键在县。
沂水县有11.4万人,90%农业人口,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占80%,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1992年脱贫后,县委、县政府提出“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业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近年来,沂水县把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核心,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全国百强县。
县委书记刘晓同志介绍说:“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学校建成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创业就业的基地。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汽车在沂水的山间公路上疾驰的时候,扑入视野的是满山遍野行行排排的葡萄藤架,林林总总连绵不断,一眼望不到边。我们来到了葡萄之乡泉庄乡。
泉庄乡有3.3万人口,耕地面积3.8万亩,90%适宜种葡萄的土地都种植了葡萄。说起种葡萄,刘满恩这个名字可算家喻户晓。今年48岁的刘满恩是这个乡一名普通教师。1999年,他到临沂市苍山县葡萄研究所学习,引进1000多棵新优葡萄品种——美国红提,在自己的九分地里试种成功。他把修剪的枝条育苗后无偿发给农民,指导他们改种红提。3年来,他累计向农民无偿提供红提葡萄苗子10万多株。在乡政府和乡教委帮助下,他举办农民培训班,自编了《绿色优质葡萄生产操作规程),与全乡26个村签订了红提葡萄种植管理无偿承包合同书,还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指导,使全乡葡萄种植迅速形成规模。去年,他的九分地红提葡萄收入2万多元,最大的一穗达10余斤,在全乡做展览。不少村党支部书记看了眼馋,在大喇叭上喊:“刘老师一穗红提葡萄值一袋子白面,品种要换代,都去学学。”刘满恩的葡萄园成了新品种的推广基地和农民学习的试验田。
泉庄乡的葡萄产业做出了名气,2000年底,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成为临沂市第一个绿色葡萄品种,被山东省命名为省级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省A级绿色食品,省林果之乡。乡党委副书记刘光进对我们说:“泉庄乡葡萄种植有今天,多亏了教育,多亏了教师。”
泉庄乡水土气候很适宜葡萄生长,十多年前,乡里就号召种葡萄,但直到1998年,全乡葡萄种植面积却只有2000亩。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科技文化素质低。事实证明,要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把单靠行政命令转到依靠科技和教育上来。正在这时,县教体局提出在全县中小学发展“两园葡萄”的要求,用校园经济带动庭院经济、推动农村经济,搞“农科教结合”。由此,全乡校校开设了葡萄种植管理课,编印了无公害葡萄种植管理小册子,校校建起了示范园。乡里要求学生每人在家种3棵,教师要起带头作用,全乡220名教师,有80多名教师在自家责任田里栽种了葡萄。教师们还到各村去放科技片,教给农民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乡里及时引导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葡萄作为全乡支柱产业来抓。1999年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8000亩,2002年发展到1.38万亩,今年是1.4万亩,形成了山下葡萄、山腰林果、山顶刺槐的生态格局。2002年大旱之年,全乡仅林果收入近亿元。泉庄乡成为全县人口最少、农民人均存款数量全縣第二的乡镇,葡萄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刘光进说:“乡村教师是与农民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群体,是先进文化、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在如何搞好为农服务问题上,沂水县诸葛镇的教师闯出了一条搭建学区信息平台、直接服务“三农”的路子,演奏了一曲“富余教师不下岗、进村驻户扫科盲”的动听旋律。
诸葛镇是一个山区大镇,有99个行政村,很大一部分在山沟里,居住分散,道路崎岖不平。由于交通不便,群众购买书籍和了解市场信息,要跑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十分不便学校的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想利用学校电脑和图书为农民建一个资料库,让农民随时来查找资料。这个想法得到了镇政府和教委的大力支持。目前,全镇已建起“资料库”17个,有科技光盘1023碟,有关农业科技图书1.5万多册,编印校本教材1.3万多本。“农科教结合工程资料库"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和推广,扩大了农民培训的覆盖面,起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教沟通的桥梁作用,真正把学校办成培训农民传播技术的农科教实体,增强了农民吸收、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
这个镇下古村有个养鸡户叫张春友,过去养鸡不过几十只,技术不过关,收入少。从“资料库”中掌握了棚架养鸡技术,购来塑料棚架投放鸡苗,当年一棚鸡就挣了1.2元。其他户见张春友用新技术养鸡发了财,也跟着学了起来,一下子带动起了全镇养殖业的发展。
县教体局李长攸局长说:“搭建学区信息平台,是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中小学为“三农服务的一种好形式。在农村,教师与农民接触最为密切。许多教师祖祖辈辈是农民,有的教师自己也曾当过农民。他们与农民接触多、感情深、了解透,也最受农民尊重,这就要求被农民称为先生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职责,这既合乎党心、民心师心,也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像诸葛镇这样的信息平台,在全县已发展到400多处。
在谈到教师一师多能时,黄山铺镇教委主任杨清平介绍说:“我们在农村中小学实行转轨定向,实施了“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育理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二是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农村,关注‘三农'。三是转变教学模式,由单纯传授文化知识,向‘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一体化过渡。同时实施“四路进军:学生在校进实践基地学科技:学生回家当先生教父母:农村教师进村扫科盲:职教招生大扩张。为农村培养有知识有一技之长的新农民,真正走上教育兴农、富民强镇的道路。”
几年来,黄山铺镇教师举办的科普讲座、赶科普大集、放科普电影、宣传实用技术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师常常根据农村作息时间规律,利用农闲时节或晚上时间,骑自行车带着科技光碟和录像带,翻山越岭去每一个村庄放映。一年间,教师举办科普讲座20多个,赶科普大集近80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2万余份。如今,科技致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到2001年,这个镇已发展高效蔬菜大棚46个,林果大棚23个,养殖大棚48个,奶牛基地1个。新开发的项目有:丰甜杏,香椿,黄瓜,花卉,西红柿,樱桃,蛋鸡,肉鸡,奶牛,波尔山羊,食用菌,鹌鹑等2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2003年春,沂水镇被国务院扶贫办所属的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誉为“中国三城”:食品城,布鞋城,油顶城。“三城”用工5万余人,90%以上受过学校专业培训,沂水镇中小学围绕“三城”开展“订单培训”、“跟踪培训",对初三毕业生进行食品加工、布鞋制作油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指导,千家万户的加工厂成为学生最好的实习基地。沂水镇党委书记刘桂民高兴地说:“沂水镇经济快速发展,沂水“三城名扬省内外,教育起了关键作用。”几年来,教育为全镇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新型农民,初高中学生专业技术培训为“三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绿色证书”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成为农村中小学为“三农”服务的立本之举。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教育部、农业部关于农村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精神,沂水县编写的中小学校本教材大致分为3类:一是小学教材,以“知农”为主要内容,针对农村学生与农业接触多、对农业了解多的特点,通过身边实例,进行“知农,懂农,爱农”的教育。二是初中教材,根据当地优势农业生产项目,按门类编写,遵循“因需而学”、“教为所需”、“学以致用”原则,聘请知农懂农的教师及有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共同编写。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活”“易”特点:“新”,根据各乡镇自然资源的经济特点,贯穿新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家庭和科学种田提供信息服务:“活”,教材内容结合农村实际,覆盖各村不同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教师可根据各村生产实际取舍,让学生学以致用:“易”,教材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避免“深”、“大”、“全”,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特点。三是为了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县里还编写了涉及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涵盖30多个科目的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全部无偿提供给学生。各中小学也结合实际,吸收科技示范户的致富经验,编写具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教材。由于教材简易通俗、实用性和实践性强,农业科技含量高,而备受师生及农民欢迎。
走近高桥初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条醒目的标语:“今天的教育不仅是明天的经济,更应是今天的经济。”高桥镇坚持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树立“适应本地经濟发展”、“同步化服务”、“前瞻性育人”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训、科技推广、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加速科技教育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在镇教委指导下,以校长为组长的“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制定总的教学实践目标,教导处进行课程的编排和教材的选编,教科室进行课题立项研究,职教教研室组织实施。以劳技课教学与实践为主阵地,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开设两节劳技课,请有职业教育经验的教师任教以省教学研究室编发的《劳动技术》课本为主教材,辅以县教体局编写的《葡萄》《食用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读本和该校自己开发的《服装简易剪裁)校本课程。在开设劳技课的同时,他们还利用语、数、物、化、生、地等学科教学,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如农资说明书的阅读、丈量土地、分析土壤成分测试地温维修机电、油漆的化学成分配方等。初二年级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志愿和个性特长进行分流,将分流后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学生组成农职班,形成“2+1”分流教育办学模式。高桥初中课时安排规定:初三农职班每周1/4课时用于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其中1/3课时上理论学习课,2/3课时上实践操作课,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操作,做到“学习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习内容与当地农村经济相结合,学习进度与农时相结合”。
我们还发现了一条有趣的“职教链”:养猪积的肥料——可用作养鲫鱼的食料(也可作植物肥料)——鲫鱼又成为生物课做解剖实验的材料——解剖后的鲫鱼又可作为烹任课的材料。这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丰富了学生的“临床经验”。
沂水县教育为“三农”服务之所以搞得生机勃勃,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势头,是因为建立起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他们总结了职成教发展的经验教训,制订了《“农科教结合”千分制考核评估细则》。考核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办事机构、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学校内部设施、校内外实践基地、教材及课时安排、职成教教学研究、档案管理、初高中分流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办学效益、“一校多能”、“一师多能”等13大项50多个具体工作内容。农村小学对农民实行分工包扶责任制,教师每人每年必须完成的培训、指导任务等,也做了具体规定。县教育督导室和县教体局每年按考评细则:进行过程性或一次性考核,成绩计入乡镇教委量化积分,作为表彰奖励和评职晋升的依据。
考评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不但率先成为了一个个科技致富的“领头雁”,而且带动起了一大批致富的典型。
诸葛一中教师李建军,从2000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跋山水库养鱼,两年后成鱼上市,去除成本后净赢利12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今年已有13户农民购置了网箱,投入了鱼苗,丰收在望。
青年教师杨在全,积极学习致富技术,对花卉潜心研究,2000年在实验基地投资5万元建起了两个君子兰花卉大棚。通过刻苦钻研和学习,他掌握了不同君子兰品种的繁殖育种和种植技术,目前仅花卉一项年纯利润在3万元以上,带动了一大批花卉养殖专业户。
全县闻名的养鸡专业大户刘玉,根据在校所学家禽饲养技术,在先富裕起来的叔父刘庆顺的带动下,于1998年自筹资金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几年下来,这个原本不大的养鸡场越办越大,发展成占地80多亩、集孵化、育苗、加工、饲养为一体的养鸡专业大户,年孵化出售鸡苗6万只,饲养1万只蛋鸡,年产蛋量超过30万斤,纯利润10万元。
沂水县农村教育改革同全国一样,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农村经济与发展的需要上,改变了过去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需要的现象,全面实现“三教统筹”,让升不上大学的孩子成为“进城能做工,经商能致富,回乡能务农”的复合型人才,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有实践技能的新型农民。
如今,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春风正吹绿着沂水县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