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问题——“袖珍国家”的阴影

2004-05-16 22:00黄凌翅
中国民族 2004年5期
关键词:车臣共和国武装

黄凌翅

车臣共和国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东北部的车臣平原及捷列克—库马低地上,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321万,是俄罗斯联邦21个共和国中的一个,首府为格罗兹尼,原是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俄罗斯0.1%的地地道道的“袖珍国家”在近十多年来却一直是俄联邦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

历史渊源

车臣共和国虽然面积不大,但占据的地理位置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它位于俄罗斯联邦西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南面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北同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靠达吉斯坦共和国,西部是北奥塞梯共和国,所以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其祖先是游牧民族纳赫乔人,他们世代居住在高加索山区。11-13世纪车臣人曾信仰基督教。13-16车臣人遭受蒙古帝国的入侵和统治。16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衰落,伊斯兰教开始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传播和扩散。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为反抗外来民族的侵范和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车臣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并养成了骁勇善战,顽强不羁的民族性格。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小说《哥萨克》中称车臣人“个个都是不怕死的英雄”。19世纪沙俄经过4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于1859年才把车臣纳入沙俄帝国版图。在沙俄统治时期,虽遭受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但车臣人从未停止过反抗斗争。

1917年十月革命后,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车臣自治州于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属俄罗斯联邦。1934年1月15日车臣与其西邻的印古什自治区合并成立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升格为车臣—印古什民族自治共和国。这一时期,车臣的民族经济和文化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苏联政府强制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和民族宗教事务上的一些错误做法,侵犯了车臣人的合法权益,引起了车臣人的不满。特别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和印古什两个民族中有少数人“对祖国犯下滔天的罪行”他们在二战期间与德国侵略军有联系为由,于1944年2月,苏联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撤销了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自治地位,将车臣人和印古什人悉数迁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荒漠地区。在那里,车臣人实际上过着流放式的集中营生活。他们继续遭受歧视,不仅被迫与其他民族隔离,而且还被剥夺了作为苏联公民应该享有的一切权力。这在斯大林时期奉行的错误民族政策为以后车臣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直到1957年,车臣人才得到政治上的平反,恢复民族自治重返北高加索家园。然而岁月沧桑,车臣人发现故园虽在,但已经面目全非,原来的村镇和建筑物的名称已被更换,车臣人的心理变得更加不平衡,心灵上的创伤更加难以平复。

车臣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民主化“和”公开性”口号的煽动下,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和党派运动迅速泛起。原苏联时期潜伏的众多民族矛盾迅速爆发,苏联各地兴起的少数民族分离运动风起云涌。一些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表“主权宣言”、“独立声明”,先是波罗的海三国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接着,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构成苏联的主体共和国也步其后尘,宣布独立。

在这股民族分离运动的风潮中,出生车臣的原苏联将领杜达耶夫辞职回到车臣,坚决地打起独立大旗,并最终同叶利钦分庭抗礼。1990年5月,杜达耶夫当选为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反对派组织—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主席,并于11月27日发布共和国主权宣言。1991年“8.19”事件后,在叶利钦与苏联中央政府争权的过程中,杜达耶夫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指责当地最高苏维埃与“叛乱分子”合作,要求最高苏维埃主席扎夫加耶夫下台并解散议会。扎夫加耶夫下台后,俄罗斯政府召集成立了成立了车臣“临时最高委员会”,决定于11月17日进行普选,成立新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而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全国国民代表大会认为临时最高委员会是俄罗斯扶持成立的组织,违背了车臣民族意志,因而不予承认,并决定提前于10月27日举行共和国议会和总统选举。10月10日,俄罗斯联邦议会主席团做出《关于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政治局势的决议》,宣称在车臣新的最高苏维埃产生之前,共和国临时最高委员会是唯一合法的国家政权机构。同时宣布,将于10月27日进行的选举非法。杜达耶夫则拒绝执行俄罗斯联邦议会主席团的决定,于10月27日照常举行了全民选举,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不承认杜达耶夫为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总统,于11月8日宣布对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实行紧急状态。杜达耶夫则于11月9日宣布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为独立主权共和国,要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脱离俄罗斯成为独立主权国家。而印古什人则表示,还愿意留在俄联邦内,为达到削弱杜达耶夫的力量, 1992年1月20日,俄议会通过决议,同意车臣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车臣共和国。从此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一分为二。自此,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共和国在民族分离主义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拒不签订1992年3月通过的新的俄罗斯联邦条约,不承认1993年12月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新宪法,成为高加索地区的“国中之国”。

车臣战争的爆发

1、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1年11月9日,杜达耶夫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时,当时的苏联还未解体。俄罗斯国内的政局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为了同当时的苏联中央政府争权,俄当局无暇顾忌车臣问题,而采取了过分纵容地方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权宜之计,不可否认这是促使车臣分裂势力大搞民族分裂活动、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4年起,叶利钦在其地位得到加强后,为了抑制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继续蔓延,维护俄罗斯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俄不能对车臣的分离活动坐视不管。因为一旦车臣从俄罗斯分裂出去,独立成国。由此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俄境内的整个北高加索地区、俄的其它民族和边疆省份纷纷效仿“车独”的离俄独立和准独立浪潮,到时俄中央政权很可能控制不住局面而使俄联邦分崩离析。

在就联邦中央与车臣共和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反叛集团仍坚持独立倾向,要求与俄罗斯建立一种国与国的平等关系,1994年7月底,俄罗斯当局公开支持以阿夫图尔哈诺夫为首的车臣临时最高委员会,宣布取缔杜达耶夫政权,成立共和国临时政府,并力图从军事上支持反对杜达耶夫这一派,挑起内战和以武力压垮对方。然而,杜达耶夫大搞全民动员 “为保卫祖国而战”,同时利用北高加索地区居民浓厚的伊斯兰情节蛊惑周边地区的穆斯林群众投入到“消灭和驱除异教徒”的“圣战”中来。所以临时最高委员会组织的几次进攻首都格罗兹尼的斗争都失败了。11月26日,在俄罗斯军队的直接参与下,50多辆坦克、数千门大炮和飞机的支持下,1000多名武装士兵进攻格罗兹尼,结果又被杜达耶夫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反对派武装数百人被俘,其中包括70多名俄罗斯士兵。俄联邦政府先是矢口否认有俄军参战,后又称参战的是雇佣军和志愿军。但一名俄军被俘军官供认,他们是受联邦反间谍局之命进入车臣,协助反对派部队攻打格罗兹尼的。杜达耶夫这下子底气更足了,他宣布,如果联邦当局再不承认入侵,他就下令处死俄军战俘。12月9日俄联邦最高决策机构安全会议、总统和政府都做出了解除车臣“非法武装”的决定,出兵车臣,企图用武力解决车臣危机。

因考虑到车臣地形的复杂性和车臣人尚武习性,为避免车臣战事的久拖不决,俄政府在1994年12月11日出动4万多联邦军队,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从印古什、北高加索和达吉斯坦三路进入车臣境内,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俄车战争。

经过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近两年的战争,到1997年1月27日,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正式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车臣享有了事实上的独立。这场匆忙发动的第一次车臣战争,除成功击毙车臣反叛集团头目杜达耶夫外,俄军在战术上并未取得真正胜利。俄车战争使俄罗斯军队伤亡6000多人,联邦政府耗资50亿多美元,车臣近10万平民死亡,25万多难民无家可归,格罗兹尼市成为一片废墟。

2、第二次车臣战争

从车臣问题一出现,联邦中央机构内就对使用武力还是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危机存在分歧。车臣危机给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长期影响,战争也使车臣经济濒临崩溃。据专家估计,恢复其经济至少需要15亿美元。

1999年,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有“高加索狼”6之称的巴萨耶夫7不满足车臣事实上独立的现状,要求实现北高加索地区更大的自由。为此他公开叫嚷已经组建了敢死队,要“解放达吉斯坦”、“解放整个高加索”,并在同年7月4日率领200多名“车独”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进行恐怖活动,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从而点燃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导火索。

在第二次俄车战争中,当时出任俄联邦代总统的普京调集出动了10万大军封锁车臣,并采用北约打击南联盟的模式,即利用空中优势和高科技武器对攻击目标进行远距离、高精度、无地面人员接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的军事打击。对“车独”活动基地和通讯、交通、经济设施等进行昼夜轰炸,使其瘫痪,又调集大量军队于车达边境对“车独”武装展开激战。至1999年9月14日,俄空军出动战机达1700架次,消灭了2000多名匪徒、250多个活动点和150个训练基地。

巴萨耶夫在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后,又派出大批恐怖分子潜入俄内地,把几百吨炸药混在白糖里运进莫斯科,实行把战火引向俄内部的恐怖“掏肚战”。1999年8月31日和9月4日、9日、13日、16日车臣恐怖分子连续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和伏尔加顿斯克等城市制造了一系列恶性恐怖爆炸事件,造成了300人死亡,多人受伤,使整个俄罗斯陷入一片恐慌。

巴萨耶夫的恐怖行动彻底激怒了俄罗斯民众,也坚定了普京在车臣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并得到了议会的支持。在1999年9月14日召开的杜马会议上,普京首次提出了调整车臣局势的一套计划:第一,在与车臣交界的所有地区实行严格的临时隔离办法。但车臣仍为俄罗斯联邦的组成部分,任何损害俄罗斯领土完整的行为将被认为是非法行为;第二,必须对《哈萨维尤尔特协议》的执行情况重新进行公正的分析。分裂主义分子单方面利用1996年达成的这一协议试图解决车臣地位问题,实行国家分裂;第三,彻底消灭达吉斯坦境内的武装匪徒,车臣领导人应该将在车臣境内的匪徒移交俄罗斯方面,否则,俄罗斯将被迫越过车臣边境消灭这些武装;第四,建议由被迫生活在车臣之外的更有威信的车臣人组成车臣共和国在俄罗斯的合法代表机构。最后,普京表示只有这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才能讨论车臣未来的政治经济地位问题。

经过一系列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2001年11月1日,俄罗斯官方宣布,自1999年以来,俄军共歼灭车臣非法武装1.1万人。但是,剩余的非法武装残余潜入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

时至2003年10月,第二次车臣战争已持续了4年之久,车臣境内的大规模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俄联邦政府重新夺取了对车臣地区的实际控制,然而高加索地区错综复杂的争夺却远未结束。虽说摧毁了恐怖主义分子培训武装战斗人员的基础设施,但联邦武装力量也付出了牺牲4000多人的沉重代价。 目前,车臣非法武装虽已无力组织大规模抵抗行动,但却化整为零,以小股武装力量继续采用偷袭、布雷等战术,杀伤俄军有生力量。此外,他们还四处制造绑架、暗杀、爆炸等恐怖事件,弄得俄国内人心惶惶。2002年8月中旬以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连续击落两架俄军直升机,原本已穷途末路的车臣非法武装似乎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特别是2002年10月下旬,莫斯科剧场人质危机更是将车臣问题的彻底解决注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猜你喜欢
车臣共和国武装
爱红妆更爱武装
上淘宝女军迷也能武装自己
《罗马共和国》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八位共和国将军记录当代新影像
车臣女“人弹”袭击警车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车臣总统支持一夫多妻制
瞩目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