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昨

2004-04-29 00:44
当代 2004年1期
关键词:旗手里尔克托尔斯泰

赵 谦

阴霾的天底下,东欧平原上吹来的瑟瑟寒风卷动着满地萧黄的落叶,卷起雪珠,伴着喑哑、凄冷的松涛声在苍茫的大地上弥散。里尔克,身心俱疲,犹如一个朝圣者走在卡布里岛上那条没有尽头的土路上,寻找着灵魂的栖身之所:

“谁能告诉我

我的生活去往何处?

我是在风暴中遨游,

是池塘里的水波,

还是那苍白如灰

在春寒中战栗的桦树?”

魏育青说:“里尔克最本原、最重要的体验是在喧嚣尘世的孤独感。”他认为寂寞是美的,他无比地热爱寂寞。于是他在那著名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畅然写道:“亲爱的先生,你要热爱你的寂寞啊。”他犹如一个纯粹的东方作家,细腻而极富阴柔,神遇而不以目视,完全凭借那来自“孤独的内心世界”的灵感和气脉来行文走笔。当他远离尘世,独自一人守望着内心的“孤独”,他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得很大”——守望“寂寞”,守望“孤独”,守望着那真正不容动摇的自尊,守望着生命质地的内向与温柔,守望着那“善良而引发的感慨和自豪”——他那既不可替代又极易毁灭的独特的孤独感使他坚定着自己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却包含着某种精神上、信仰上更宽慰的力量。

他是一个孤独感的卫士,一个将孤独寂寞奉若神明的人。

他的一生被“恐惧”所包围,是“世界上最柔弱、精神最充溢的人。形形色色奇异的恐惧和精神的奥秘使他遭遇了比谁都多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在恐惧中迷失方向,他用自己的成就平衡了命运的不安与不公。

这个离乡背井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探询着理想的真谛。他寻访着大地,在寂寥的荒原中品察着诗歌的痕迹。在他的执着面前,即使那种始终迫使一切反抗力量甘拜下风的奴役和苦难都不曾使他的精神灭亡。他的一生都在旅行——不,那是一种探询——不住地寻找着“真正的故乡”,因为他“只有在第二故乡(即他所谓的“真正的故乡”)里才能检验自己性格的强度和载力”。他在西伯利亚、亚平宁、西欧平原、撒哈拉沙漠、阿尔卑斯山、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真是一个不屈的流浪的生命,那永不倦怠的追逐与奔波永远不会因空气中袭来的恐惧而感到绝望和无告,那远行者的思维永远向着宇宙的远方升华,令我无法企及。

谈到“第二故乡”,不得不提到俄国与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托尔斯泰,“没有人一个人敢用轻蔑的口吻谈论他,没有一个当代作家不去仰视他”。那令人不敢想象和追逐的伟大源于他永远坚持着从脚踏的土地上发现永恒的诗意,从内心感性生活的最深处汲取生命的精华。或许就是由于托尔斯泰的存在,使里尔克毅然地把自己的“第二故乡”的基元放在了西伯利亚那广袤的大地上。他曾在一封书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托尔斯泰本质力量的敬畏:

“在这位耄耋老人面前,你即使不愿意受制于他父亲般的威势也总感到自己像儿子一样。双眸炯炯有神地端详着来客,在不知不觉中赐来不可言传的福祉。”

魏育青在霍尔特胡森写的《里尔克》的译者序中写道:“他一以贯之的是:生、死和存在。”

他的生命中,永远存在着一个钟情于“内心世界”的灵魂。他的诗歌不是经过所谈的事物,从他们的表象远去,而是透过内幕抵达他们的内心。他愿用诗意的语言赞美内心,神 般的将自己的福祉播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强烈地追求着与更广阔、更古老的民族达成内心的默契。臧棣在编译《里尔克诗选》时曾说:“把中国诗人对里尔克的精神气质的深刻理解,以及这一理解所唤醒的蕴藏在他们自身中的相同的精神气质,称之为心灵上的默契是恰当的,因为在里尔克的影响中,不仅有对他的诗歌艺术的崇敬和钦佩,不仅有对他的诗歌观念的推崇和认同,而且更具有对他的诗歌精神的领悟和信任。”

贝恩曾说:“他是一眼伟大诗歌的清泉。”

当我读到《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之歌》时,那优美的节奏和铿锵的音韵着实震撼了我的心魄。这部抒情性极强的散文诗集使“生命”成为旧世纪的终结,却愈发地被新世纪多愁善感的人们所青睐与赞美。尽管他曾跟在海涅的身后亦步亦趋,但他那冲锋式的探索精神最终冲破了主题与文体的束缚。从这首诗中足以看出他的语言渐臻成熟,他的想像力也开始绽放光芒。他在对生命以及艺术家那绝对自由的情感世界的深沉而热情的关注中,体验着人类感受力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痛苦,“他不断地被迫去品尝虚空、向人际关系中彻底的一筹莫展状况复归的滋味”。

“呼唤:旗手!

狂乱的马,祈祷,号叫,

咒骂:旗手!

铁碰铁,命令和信号;

沉默:旗手!

再来一下:旗手!

放出怒马去。”

——《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之歌》

“纯粹的诗!纯粹的诗!”——就是这种罕见之至的纯粹性使这部散文诗具有某种生命中情感的解放和想象的华丽。

在他那博大的胸怀中,“死亡”竟也成了被寻访的对象。生与死的平衡,生与死“和谐的整体”都曾是他渴念和追求的。他不仅把对死亡的理解融入了语言,而且把“死亡”与他的完美的“内心世界”结合得是那么妥帖、融洽:

“哦,难道我胸中有片片小林?

没有风拂,没有宁静

那屏气息声,春天般的宁静?

……

倘若外面没有远道而来的现象,

死亡,如在未定之见之中,

在我体内欣喜若狂。”

——《林中池塘更柔和、更内向》

里尔克说:“死者是真正的存在者,死亡无疑是惟一的空前的存在,而我们短暂的一生只不过是这存在的某种例外罢了。”——多么要命的理解啊!然而,在我看来,他对死亡(或死者)的定义是最奇特的,也是最令人疯狂和着迷的——而这些略含偏激的词语并不能包含它真正的精髓——它是那么恰当,一语破的。

《献给奥尔普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依诺哀歌》里,他以一种绵长的抒情式的口吻显现了他的特有的生命态度,那些诗歌形象在他儒雅的词语下是那么精美、奇特。倘若让我从这两部长诗中选择我最钟爱的,我或许会选《杜依诺哀歌》,因为它竟如此轻易地冲破了生与死的界限,冲破了经验与非经验的狭隘;它在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降临间觅到了幸福的痕迹;它充溢着诗人在诗歌创造上唯美而成熟的气息……

“他孤单地攀登原若之山,

而他的步伐还不能从无声的宿命中踩出音响,

可是,如果无限的死者在我们心中唤醒一项比喻,

看啊,他们多半指点悬垂着落了叶的

榛树的花序,或者意指

早春里下在暗黑的大地的雨水。

——而我们,思念着引升的

幸福,就会觉察到

几乎令我们吃惊,

当幸福的形影飘落。”

——自《杜依诺哀歌》之十

里尔克,一个伟大的诗人。

蒲洲文学社

山东省北镇中学蒲洲文学社创办于2002年11月,现有社员198人。文学社坚持“培养文学素质、促进语文教学”的办社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文学活动,定期出版《窗外》社报和《蒲风》社刊,以其开放、鲜明的旗帜迅速地成为省重点名校内的一朵奇葩。建社半年来,社员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近30篇,有十余名社员参加第九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并分获一、二、三等奖。被《美文》杂志社定为“美文核心文学社”。

(指导老师高兴华杨宝山)

猜你喜欢
旗手里尔克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旗手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如何写作艺术评论——青年里尔克和他的《罗丹论》
当生态文明长征的旗手
忘记自己的人
南加州侨团旗手鹿强
严重时刻
在春天或者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