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智毅
银行业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其力度和速度在近期都会大幅提高
最近,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消息似乎月月都有,周周都有,令人目不暇接。按说,银行业改革开放历来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改革开放步伐为何全面提速,不少人颇感意外。
银行业改革开放滞后的现实似乎是没人否认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银行业改革虽然不断深化,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不良资产历史包袱沉重。究其原因,有体制上的、有管理上的、有政策上的、有信用环境上的,相当复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我们在金融改革方面一直采取较为保守和被动的策略,即只要不出乱子,能拖就拖。时至今日,潜在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业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阻碍了经济发展。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这种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处境,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下定决心去迈过这道坎。
但如何来迈这道坎就很有讲究了,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己“玩”肯定不行;随波逐流,任凭冲击也不行;正确的选择是以改革迎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把改革与开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最近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体现的正是这种思路。
具体讲,银行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通过“两头促中间”策略达到纵深推进的目的。所谓“两头”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中间”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是整个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改革的目标是将其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原则,有条件的可以上市。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也要加快。包括完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考核;加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重视对关联和关系人交易的监测和管理;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伙伴;提高信息透明度等。
银行业开放的总体思路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使中外资银行在合作和竞争获得共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取得相当成就。据统计,截至2003年10月末,外资银行的贷款余额为217亿美元,其中外汇贷款余额164亿美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13%。
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近日银监会明确宣布,还将陆续实施一系列重要措施:一是允许外资银行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济南、福州、成都、重庆,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3个;二是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述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在这之前,外资银行只能在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向外资企业、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提供人民币服务);三是将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最高一档从6亿元人民币降低到5亿元,将第五档从4亿元降低到3亿元;将在华注册独、合资银行分行的营运资金要求从六档简化和降低为1亿元、2亿元和3亿元三个档次,并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四是将单个外资机构入股的比例由原来规定的15%提高到20%;对原历史包袱较重的中小金融机构,外资投资所占比例还可以更高,最多可达到24.9%,而不改变被入股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五是外资银行从1999年起即可从事人民币同业借款;六是正式颁布实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七是将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对香港银行进入内地市场实施进一步的开放措施。这些措施将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银行业竞争舞台。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的自信和胸有成竹。
有人把入世后的银行业说成是“与狼共舞”,那么随着舞会高潮的到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舞步正由“慢三”变成“快三”,好戏可能还在后头。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