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先斌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把政治文明列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等地位,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促使我们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对政治文明的追求和确认方式,提醒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要把政治文明建设当成一种政治责任,用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来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政治是政党、社会集团、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政治文明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程度。不同的政治集团对政治文明都有不同的追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政治文明,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政治文明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入WTO后的中国,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呈现出思想观念复杂化、社会生活多彩化、经济形式多元化、利益要求多样化等特点,这都促使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政治倾向,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自我标榜,工作上避实就轻,拈轻怕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企业发展、百姓疾苦、群众困难却漠不关心;生活上作风浮夸,对“权色、权钱”交易乐此不疲。种种劣根性的表现,说明了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文明欠缺,既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又给党的形象和事业造成恶劣的影响。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失去了基础,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杠杆,而且决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物质基础为谁服务的方向。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必须整体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决定了在企业中建设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它不但要生产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且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的政治责任。我们石油石化企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必须放到一个重要位置来抓。尽管近年来,国家经济调整,造成国有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税仍占国家总收入的6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的发展进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在国有企业中不断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可以保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大局的稳定。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推进企业政治文明的关键。随着石油石化企业各项改革的深化,无论是在职职工与下岗职工、离职人员之间,还是在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干部与工人之间的各种利益都发生了调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政治文明机制,才能高瞻远瞩,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进程,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为此,当务之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深化厂务公开,增强群众参政议政的政治民主气氛。实行厂务公开,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推进企业政治文明的根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是体现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推进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油田各级组织按照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的目标,不断强化厂务公开,把事关全局和群众重大利益的问题先交给职工充分讨论,受到职工的普遍欢迎,但厂务公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深入探讨厂务公开的机制、内容和方法。一是部分单位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甚至推诿扯皮现象。二是一些单位只公开结果,对事中事前公开重视不够。三是对信息反馈重视和落实不够。四是少数单位厂务公开的基础工作薄弱,存在缺、乱、差现象。可以说,要不要公开?敢不敢公开?是考验我们企业领导干部是否有勇气实行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的标准之一。
二、关心群众疾苦,积极营造理解人关心人的政治氛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人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讲真话,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在企业中,由于人员成分的变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过去老工人的朴素情感正在被具有新知识的青年工人自我意识所取代,职工独立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畅通各种信息渠道,广开言路,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最广泛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制度,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党内民主,才能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二是必须贯彻落实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三是必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的显著特点,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障。政治参与的广泛性离不开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四是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制度建设,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