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2004-04-29 00:44:03包庆丰陈建成刘盛芳
北方经济 2004年10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天然林林区

包庆丰 陈建成 刘盛芳

一、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1笨刹缮林资源仍在下降,林地生产力下降。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70%左右。据统计,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面积和蓄积分别由开发初期的 5262万亩和 4亿立方米下降到3090万亩和22亿立方米,林分质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蓄积量由63立方米/亩下降到53立方米/亩,单位面积出材量由28立方米/亩下降到15立方米/亩。

2逼笠底式鸾粽牛经营困难,林区不稳定因素日益严重。企业承担着公益型的、管理型的、福利型的社会职能,一时很难全面剥离,仍需企业负担,历史欠帐多,基础设施条件难以形成对发展的必要支持,要改善这种状况任务非常艰巨。因国家投入不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为维持生产,只能靠增加银行贷款,加之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天然林禁伐,木材产量调减以及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原因,致使企业效益下滑。林业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林区富余人员安置困难,林区人才外流非常严重。这些已影响林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

3痹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正日益减少。由于我国林业落后的生产力和普遍单一的产业结构,林区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这样,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森林功能失调,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危机加剧,加上林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压力加大,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为林区提供良方,使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进而振兴林区经济,笔者认为除了要从国家对林区提供的经济政策和借助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等宏观角度考虑外,还要从林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入手,从林区自身找出一些可能的途径。

1绷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所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是指经济体系以何种方式合理配置相对稀缺的资源,以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国曾经有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样也是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因此,我们认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应该是: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1)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已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市场调节取向,有利于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2)从微观机制的调节对象来看,林区的几乎所有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这一特征。而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比较高的,采取效率相对较高的市场机制是林区经济实现高效率发展的客观必然。(3)同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更能自发地尊重经济规律,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价值,运用供求规律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被制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前提是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以及人们观念的相应变革和行政方式的相应调整。目前林区尚未完全具备,因此,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林区人做出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甚至要承受一些改革带来的痛苦。

(2)林区经济体系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包括经济结构的畸形性、产品结构的单一性、市场体系的落后性、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封闭性等等,这些都会在近期内对市场调节的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微观机制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3)林区给外部环境提供的产品同其他地区有显著不同。其他地区以提供私人物品为主,其收益是即期的、直接的、集中的;林区则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其收益是远期的、间接的、分散的。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原则又会对林区经济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给林区经济一个“公道”。

(4)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发展林区经济即要在“林”字上做文章,也要做“林”字以外的文章。如果说以前林区着重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今后林区应该着重开发观念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应该在人们的头脑中。林区旅游、林区养殖、林下种植、林区天然水源开发等等,大量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林区人用智慧之手去开拓。

三、充分发挥微观经济政策对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的调整作用

我们说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并不排斥政府在林业中的作用。多年来,在林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探讨、比较和实践着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的优劣。现实能足以说明,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各有其作用方式、适用范围,都各有其优缺点。

1绷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以生产木材等私人物品为主向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自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在近期会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林区经济能否相应顺利地实现转变和发展,也关系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对立统一关系,国家和林区应共同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而努力。

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是林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要对林区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林区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但是我们知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原来可以为林区带来收入的天然林资源成为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公共物品,而这些公共物品一方面使林区人民承受收入来源减少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使林区人民在保护森林公共物品方面做合格的“护林员”。收入少了,付出多了,这是违反市场公平交易规则的。怎样还林区人民一个“公平”,是国家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有时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通常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问题、信息不充分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经济学者们习惯于从外部性角度探讨林业问题。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太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所谓外部影响问题是指决策者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的无意识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而其影响也不会或不能相应地获得收益或付出代价。私人只会盯住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不会理会他人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快乐或痛苦。但我国的国有天然林的性质同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外部影响实施主体的性质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我国国有天然林的存在目的已经主要是通过它来保持和增加外部影响,人们对天然林的价值评价已经由单纯的木材价值评估扩大到全面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换言之,已经开始关注林业的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了。如前文所述,这时的天然林主要完成的是一种公共物品的功能。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理论来分析认识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切合实际。由于被保护的天然林收益的时滞性(即所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分散性、间接性和投资的长期性和巨大性使得局部利益主体没有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资主体只能是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央政府。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国家对林区经济的扶持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仅仅给予“补贴”,而是应该做林业生产投资的主体。

2闭攵允谐∈Я槲侍庥Σ扇〉拇胧

林业在发挥三大效益过程中,中央政府应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林区应该合理利用中央政府的投资,实现林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央出线,地方出力”。在林区经济的合理化改造和加速发展方面,林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行为规则,挖掘自身的其他潜力,只要不是在“木”字上做文章。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下,出色地完成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和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任务。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天然林林区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34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28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