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哈尼年长街宴

2004-04-29 00:44:03杨明渊
滇池 2004年2期
关键词:长街哈尼族哈尼

杨明渊

一年一度的哈尼年长街宴于农历十月择龙日举行。我们于2003年11月8日赴红河县甲寅乡千户哈尼大赛参加哈尼年节日。这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天随人愿,人们的心情格外好。在这之前的两天,中国第23届电影金鸡百花奖举行颁奖大会,反映云南哈尼族梯田风光的电影《诺玛十七岁》中的主演、17岁的哈尼姑娘李敏获得最佳表演新人奖。消息传来,哈尼族男女老少无不欢欣鼓舞,因为李敏就是甲寅附近一个山寨的人,人们为自己民族有这样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新人感到骄傲自豪,也为哈尼年增添了一层喜庆气氛。

哈尼十月年哈尼语称“扎特特”,是哈尼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这天,按哈尼族的风俗习惯要摆长街宴庆贺,一桌挨一桌,形成一条长龙阵,各家把菜肴摆上桌,大家融会在一起聚餐,显示民族团结和睦凝成一条心,村寨太平安康,幸福吉祥。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家家杀猪宰鸡,舂糯米粑粑,祭献天地祖宗,祝愿人寿年丰,也欢迎各路宾客来参加。

我们乘车沿着崎岖山间公路行驶一小时,来到甲寅千户哈尼寨,只见寨子路口高高地横悬起一幅迎宾红布标,两边排列着迎宾队伍,男女都穿着本民族服装,色彩缤纷。我们下了车,步入寨门。锣鼓骤响,长号声、歌声扬起,姑娘和小伙子跳起了哈尼舞热情欢迎客人到来。欢迎队伍中,除了哈尼族还有瑶族。瑶族的服饰与哈尼族不同,歌调与舞蹈也别具一格,但都像一个大家庭成员一样,融入这欢乐的场景中。我们挥手致意,不由驻足观赏他们热情洋溢的民族歌舞,几乎每人都取出相机不停地拍照,留下这美好的场景。

进入寨子——准确地说是一条长街。在我的印象中,哈尼族人住的是草顶“蘑菇房”,现在的建筑违逆了它自古以来的乡村个性,两边街坊的房屋是到处可见的砖楼模式,下面是商铺,街道铺水泥,形成一个小镇规模,透出新时代的气息。

街坊一边早已摆起一列长长的桌凳,桌下铺着松针叶,融进一些乡村土著特色。张张方桌都只有脚膝盖高,大小划一,一张挨一张,排列整齐,持续伸延。放眼望去,看不到首尾,场面壮观。每张桌角都贴有编号。我问当地乡干部:是不是每家都把桌子摆到街上?乡干部说:不是,是自愿参加,愿摆的人家要事先报名,按住户远近顺序摆放,编号定位,才便于上菜。长街宴蕴含着体面的层次,人们都愿意参加。

今天,大概所有的人都拥到了街上,熙熙攘攘,悠悠荡荡,摩肩接踵。无论大人小孩,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愉快的光彩;看那如花绽放的表情,给人感觉人们的心情都获得少有释放的开怀。我们融入人流中徜徉,从第一桌走到最后一桌,看编号,共516桌。长长排列的桌凳编织着盛世吉祥的暖意和美好,深入人心,没有虚伪,没有邪恶,善人变得美丽。

据说,去年甲寅的长街宴盛况比今年更浩大,因为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外宾专家参加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时逢哈尼年,外宾们应邀来参加甲寅长街宴,增添了一层和平友好共处的气氛。浩大的盛况令外宾们大为震惊!四海宾朋难得在此相聚,又要匆匆离别。这充满温馨和睦的欢宴,给外宾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在长街宴一个陡坡脚旁,有个水井,两股清水从山腹冒涌出来,人们在坡坎壁上镶嵌两个石雕龙头,让水从龙嘴喷涌而出供人饮用。水质清冽洁净。水井前的一块小草坪,置放着两张方桌,不编号,坐着八九个60~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头上一律戴毡帽,身穿青黑布对襟衣,保持哈尼男子汉的特征。他们有的安闲懒慵地闭目晒太阳,有的兴致勃勃地拉闲话。我们觉得这两桌人有点特殊,就走过去访问。一个左胸小口袋插一束麻栗树叶的老人对我们说,这两桌是寨子里群众评选出来的德高望重老人,胸插树叶和插白花的是在座老人中评选出来的领头者;插白花为正,插树叶为副。桌子是老人协会摆放的,坐在这里吃年饭的老人必须是为人正派、思想品德好、家庭和睦、且有后继人,凡事能起带头作用,热心民事活动,威望高,受人尊敬,是寨子里做人的楷模。但不能永久坐桩,要三四年评选一次,每寨选一个,有更好的前任要让位。这种传统,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至今仍秉承着。

井水是人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人们心目中占着重要位置。受人尊敬的两桌老人摆放在水井前,就像会场主席台,寓意为整条长街宴的阵脚。

下午4时,冬日的太阳西斜。各家开始把早已备好的菜肴摆上桌,一律用碗装。从每桌摆出的菜肴看,鸡鸭鱼肉主菜各桌都有,其他配菜,则根据各家不同实力进行搭配,但不能超过10碗,以防出现攀比,减轻农户负担。上完菜,主客人纷纷入席。因为桌与桌相衔接,只能两边入座,每桌坐4人或6人。各桌主人往碗里或杯里斟酒,大家举杯唱着酒歌:“唆唆,阿巴多(意为哈尼酒香,敬客人)”齐吼一声:“呵嗬——”便喝酒,但忌讳说干杯,意为酒喝不完。我是个不善饮者,说了声不会喝酒。主人说:你不要说不喝,少喝点可以。主人的质朴豪爽令我感动,我只好应顺主人的劝告,大家齐饮时我用嘴唇沾酒杯沿作个饮酒样,以免扫众人饮酒乐之兴。

桌桌唱饮酒歌,歌声、吼声此起彼伏,混合聒噪,不绝于耳,组成一曲交响音流。其间,主客互相敬酒,显出亲热气氛。人们追求的是感情交流、团结和睦、相融相洽的氛围,饮酒也当在微醉时,却不见有烂醉如泥者。长长的街宴,沸沸扬扬,起伏跌宕,气势宏大。

哈尼姑娘集群结队来敬酒了。她们身穿新衣,头戴银饰鸡冠帽,用簸箕抬着七八个小竹筒酒杯,悦情怡性地来到桌边排列,大方而热情地唱着酒歌向主客人敬酒。在她们淳朴虔诚的盛情面前,你很难谢辞这盅小小的竹筒酒。她们敬了一桌又敬下面一桌,依次进行下去……

吃长街宴是哈尼年欢乐的高潮。这种千百户人家的节日聚宴,是哈尼族异域风情的属性,体现了歌舞之乡的民风民俗。正当人们沉浸在劝酒或举杯、举碗共饮之际,男子们沿街吹起了长号、牛角号,姑娘们伴着鼓点节奏跳起了哈尼舞。唱酒歌的,吹号的,击鼓的,敲打竹筒的,热闹非凡,纷乱的喧嚣盛满一街的欢乐,飘忽流动的声浪持续流淌,包围了感官。烘托节日浩大的盛宴更为浓烈。此刻仿佛所有的人的精神、灵性都得到充分焕发。我溶在其中受到感染,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在心底弥漫开来,情绪激动!这条平时清净的街道被人流淹没了,挤得水泄不通,汇集了小镇精彩的场景。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哈尼族支系奕车姑娘的舞蹈。她们的装束有别于哈尼族,平时是穿短裤衩,表演也没有特地着装,保持原有的质朴自然。她们结队跳舞扭动健康饱满的身肢,挥摆劳动有力的手臂,交叉跃动裸露丰腴的大腿,伴着节奏明快的鼓点欢快地跳着,那舞蹈动作娴熟灵动自如,整齐划一,健康有力,有股冲动力冲击人的情绪。舞姿变化快捷,但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花样叠出,是力量与柔美缔结的姿势,具有独特的健美、风雅韵致。使人的感觉、视角难以暇接,透出大俗中带大雅的艺术魅力。我感觉奕车姑娘跳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熟练程度完全达到了专业水平,甚至比舞台表演更受看,令我大饱眼福。她们边舞边进,沿街而去。

暮色徐徐降临,长街宴渐散。街灯闪烁。各桌主人陆续出来收碗筷、抬桌凳。拥塞于街道的人群疏散……

入夜,街头、街尾和场坝上燃起了篝火,火焰与街灯辉映,流光溢彩。姑娘、小伙子结队围着篝火跳起了哈尼舞,又掀起一个欢乐的高潮。那熊熊燃烧的篝火,那动听的歌声、器乐声,那激情洋溢的舞蹈,那密密层层围观的人群,组成沸腾迷人的夜景。我也沉浸在欢悦之中,看那熊熊烈焰,不由想起费翔唱的一首歌:“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哈尼族人待客热情如火的心正是这样呵。

猜你喜欢
长街哈尼族哈尼
喜茶无锡南长街灵感特色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26
古朴的西长街:那么远,这么近
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 03:43:12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2-01 14:49:18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云南画报(2020年11期)2020-12-14 07:17:36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环球时报(2018-08-01)2018-08-01 06:10:49
哈尼幸福万年长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3
哈尼之心
北方音乐(2017年16期)2017-10-21 02:07:43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哈尼族药物特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