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新宏
2003年12月12日,同仁堂集团与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签署合资合同书,共同成立“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公司”,双方以现金出资,合资公司总投资额2.39亿美元,同仁堂与和记各占49%股权,其余2%股权另由同仁堂选定的小企业出资持有。其中董事长由同仁堂方面出任,总经理由和记黄埔委派。据悉,同仁堂将把集团内资本运作方面的事务全部整合进新公司,形成一个大的投资平台。
对于此次同仁堂与李嘉诚继同仁堂科技(HK.8069)、北京同仁堂和黄中药公司后再度联手,分析人士认为,李嘉诚对同仁堂的浓厚兴趣以及合资计划源于其打造香港“中药港”的庞大构想。而从同仁堂方面来看,其在此后一月内连续与新加坡、香港及内地的实力机构成立5家合资公司,在集团层面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显示百年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在资本路上业已开始加速,向“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目标挺进。
资本攻略
今年50岁、身兼同仁堂集团、同仁堂A(600085)和同仁堂科技三家公司董事长的殷顺海,为同仁堂发展提出的终极目标是将其打造为“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
为此,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同仁堂制定了十年发展战略:采取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如合资、独资、特许加盟、连锁等)及销售模式,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立并完善国内、国际比较稳固的销售网络,国内建500家连锁药店,中医医院1~2家,中医药培训中心1~2个;力争2010年在海外建立独资公司5—10家,合资公司30家,药厂2—3家,研发中心2个,物流配送中心2—3个,建100家连锁药店,实现销售50亿元,初步形成跨国公司的框架;利用5~10年时间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销售总额200亿元。
从同仁堂的发展进程看,整个集团旗下企业的战略布局已然成型:以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分别为针对国内和海外的生产核心,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以同仁堂中药研发公司为研发核心,为集团的发展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整合同仁堂A股公司旗下的相关资产,负责国内销售网络的建设;而在海外扩张方面,主要由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但问题是,目前同仁堂的资本运作平台只有同仁堂A及同仁堂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其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相对于同仁堂丰富的业务及产品线来说,额度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岁末的同仁堂开始运用资本攻略,从集团层面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2003年11月22日,同仁堂与新加坡科艺(Science Art)公司合资设立“北京同仁堂科艺(新)公司”(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份,初期投资50万美元)开展中医看诊的连锁经营;2003年11月26日,“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及其合资公司“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其中,“同仁堂国际”负责“同仁堂”海外市场的规划、管理和发展,将以香港为桥梁进行海外投资活动,开拓新市场。“同仁堂泉昌”由“同仁堂国际”与“香港泉昌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双方各占50%的股份),将全面负责同仁堂香港市场的统筹和管理工作,专注销售母公司主要的出口产品。据称,“同仁堂国际”目前虽无意收购H股及A股两家上市公司现有的海外销售业务,但日后不排除将中医院及中药厂业务注入同仁堂股份的可能。
国内方面,2003年11月23日,北京同仁堂集团与北京首创科技投资公司、深圳海王星辰医药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组建“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分别持有51%、29%、20%的股份,希望能集同仁堂的质量和品牌、首创的资本、海王星辰的零售连锁的三方优势,发展现代国药精品店,2003年12月3日,同仁堂集团联合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北京华昱安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同仁堂中药研发公司”;11月28日,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与亳州京谯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民币1500万元,共同发起组建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而在同仁堂引入的众多合作伙伴中,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再度联手同仁堂尤为引入注目。此次合资成立的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公司,将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不论是在国内开设零售药店还是药品制造,或是药材生产,只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有可能介入,包括对同仁堂在海外开店进行投资。该公司还将为“同仁堂国际公司”、“中同研发公司”等同仁堂旗下十家子公司发展不断注入资金,并争取在适当时机将这些公司包装上市。
对于新公司在同仁堂战略布局中的意义,同仁堂董事长殷海顺评价说:“能与和黄这家具备环球业务经验的公司合作,相信同仁堂的业务发展一定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东北证券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聂昕对《新财经》记者指出,同仁堂此次联手和黄,比两年前同仁堂科技香港上市的合作更进了一步,最终现金投资的合资公司将投资下面五个领域——零售业与连锁商业;医疗服务业,保健品业务(虫草、燕窝等已经有2~3亿元的销售额);GAP种植基地项目,化妆晶项目。可以看出,这些业务巧妙地“绕开了”上市公司的医药工业主业,对上市公司不构成同业竞争或者直接关联交易,总体来说,应该是促进上市公司产品终端销售的。近期上市公司层面调整、技术改造与引进战略投资者三件大事,刘公司中长期发展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更多体现在多元化投资影响企业短期回报方面,并不影响对公司的合理估值。
牵手李嘉诚
和记黄埔显然是同仁堂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作也由来已久。
从同仁堂A股分拆而来的同仁堂科技2000年在港上市,李嘉诚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另外,因担心上市受阻,同年和记黄埔全资附属的和记中药以及京泰实业与同仁堂科技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2亿港元,和黄、同仁堂和京泰的持股比例是5∶4∶1。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与和黄属下的和黄中国签订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黄中药公司,主要从事中药的种植加工以及销售,投资金额约1800万美元。
分析人土认为,李嘉减对同仁堂的浓厚兴趣以及合资计划,是他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联手投资50亿美元打造香港“中药港”这一庞大工程中的一部分。在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重点推动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的发展,以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局。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即“中药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据《新财经》记者了解,新世界发展也在国内进行了多项与中药有关的巨额投资。李嘉诚早在2001年就与广州美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45亿元组建和黄健宝保健品有限公司,和黄占投资额80%。和黄健宝原来的市场目标是行业前五名,但由于脑力保健市场竞争激烈,已有“脑白金”、“脑轻松”等强势品牌占据一定市场,因此,和黄健宝主打品牌“脑灵通”并未能占太大便宜。和黄健宝2003年上半年新申报维生素片的保健产品,相信是市场扩大盈利的尝试。与同仁堂的合作,正是这种发展思路的典范之作。
两年前在同仁堂科技香港上市时,因双方都心存谨慎,李嘉诚只认购10%的股权,在公司运作方而没有发言权,事实证明,双方也因此都没有得到多大益处。但对于本次合作,知情者透露,李嘉诚志在必得,双方原计划各占50%股份,而且要求同仁堂集团以同仁堂A股入股,但最终李嘉诚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让步”,少拿了1%股权,同意双方以现金入股。
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杜志强先生表示,“希望凭借同仁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力口上和记黄埔的全球业务网络,使中医药业务有更大的发展。同的,这次合作也是和黄(中国)发展中医药与健康业务的好机会。”
事实上,这次合资很可能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乐章”,李嘉诚自下而上渗透到同仁堂集团的用意已逐渐清晰,共最终目标将是与同仁堂集团的全面合资,并在适当的时机持股同仁堂A股。
与品牌同行
世界医药市场显示,中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午保持了12.9%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中草药在欧盟国家日趋流行,销售量逐步增大,而且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销售额仍将稳定增长。市场空间的成长对于同仁堂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同仁堂集团现有总资产50多亿元,年销售额40多亿元。旗下除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外还有同仁堂国际、中同研发公司等10个左右的子公司。每年生产中成药1万多吨,到目前为止,同仁堂拥有已取徘生产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品种近千个,常年生产的品种400多个,并能生产24个剂型产品。同时经营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3000余种,还拥有药用动物养殖场,每年向生产企业提供纯种乌鸡和优质鹿茸,产品线极为丰富。
“在国内,同仁堂的影响力毋庸质疑,但要说世界第一还有很大差距。”分析人士如是说。据统计,在国际市场每午200亿美元的中成药销售额中,中国只有5%的份额,而且5%的份额中还是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绝大部分的中成药市场被日本、韩国的“汉方药”霸占。2003年前三个季度,肩负集团海外市场的同仁堂利技的药品在中国区域内销作6.76亿港元,在海外仅销售了2900万港元。
“除销售网络外,同仁堂的产品利市场化进程目前也不具优势。”招商证券研究员孙怀宇说,同仁堂的产品主要还是传统产品,结构老化。
显然,有机遇更面临挑战。全面负责同仁堂海外扩展业务的同仁堂科技副总经理丁永玲坦言,同仁堂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不进则退。
在这种背景下,同仁堂打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的目标何以实现?面对《新财经》记者的提问,集团董事长殷顺海的答案是,自身品牌加外来强势资本,商标和品牌已成为同仁堂不断发展的特有优势,而资本正是其所需的助推器。
而这种理念体现在实践中,则为同仁堂经营及资本运作方式的转变——由以前以生产批发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利用自身优势如品牌、产品、技术和规模,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与之合作的模式。
同时,同仁堂开始实施“依托零售终端+市场”的品牌扩张计划:一是以品牌作为无形资产不投或投入少量资金入股,与国外企业合资办公司,以此规避风险。如同仁堂与英国和香港合作中,同仁堂仅以品牌参股,占了25%的股份。二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国外搞技术深加工,以在更大范围内开辟国际市场的目标。如澳大利亚的鹿资源非常丰富、同仁堂在以品牌入股的前提下,还以鹿茸加工技术作为入资,使同仁堂的鹿茸加工技术与当地的鹿茸资源相结合,生产出的鹿产品销往韩国、日本等地。
依靠这种合作方式,同仁堂一方面获得了资金,同时也缩短了双方合作的磨合期,更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此外,同仁堂通过在海外设立公司及药店,得以在市场前沿研究各国文化历史的差异、药政法规、医药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用药习惯、产品进入方式及竞争对手情况,对针对性地开展老产品的二次开发及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公司的动作增加同仁堂产品在海外的注册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同仁堂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英国、泰国、澳门、加拿大、美国等地合资开办了8家公司和12家分店。
尽管同仁堂引入战略伙伴的行动马不停蹄,但其在选择对象的标准确定方面仍然十分慎重。同仁堂内部人员告诉《新财经》,“目前,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仍是同仁堂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面前几道坎
在同仁堂集团大施资本扩张之道期间,与之不协调的是同仁堂A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走势。作为基金重仓股,同仁堂A从2003年11月开始连续走软,由11月4日最高价21.92元,到12月22日一路下跌至最低点16.38元,至2004年1月间一直在17.50元左右徘徊。
同仁堂A股价的“过度反应”,实际主要针对其四季度难以实现预期业绩。尽管根据这一现象不足以断定投资者对同仁堂近期资本运作及合资举措投不信任票,但目前同仁堂的确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是内部资源整合。同仁堂集团规模化品牌扩张,对“同仁堂”的影响复杂。四面八方的投资者涌向同仁堂,同仁堂正进入眼花缭乱的合资阶段,这些资源如何有效整合利用?企业文化能否相互融合?都是当前同仁堂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同仁堂集团下新成立了多家子公司,“同仁堂”品牌的控制相对减弱,则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及其发展受限等问题值得关注。据《新财经》记者了解,目前集团下属各公司的人员和业务的分工还不很清晰。因此,同仁堂新公司能否如同仁堂方面所称,“它将使同仁堂和记一改传统中药企业保守的工作作风,建立起国内企业尚不具备的、世界性的企业管理机制”,有待观察。
二是海外市场限制。如海外上市的同仁堂科技虽然和记黄埔是其第二大股东,但市场开拓方面并没有太大作为。“其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并不容易。”丁永玲坦言。就海外而言,一些国家对于中药的进口以及中医的行医资格作出了相当苛刻的规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沟通。像新加坡严禁含黄连、黄柏等药品,马来西亚禁止销售含马兜铃酸中药,像各国加强对濒危药材、超含量重金属、含农药残留物的中药材的管制等,都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国际市场的开拓。此外,中成药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保健品市场更为艰难。为了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同仁堂必须对部分古老中药进行第二次开发,如以胶囊、片剂、口服液等适口、疗效快的新型产品代替大药丸、苦药汤等“粗大黑”中药品种。
此外,同仁堂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也需要提高。东北证券聂昕认为,“尽管同仁堂产品线相当丰富,但由于上市的头几年在重点产品上,技术水平、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营销方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反映了管理层缺乏领先市场的前瞻性管理理念,只能跟随行业共同成长,难以实现超过行业平均速度的增长水平。换句话说,同仁堂具有良好的静态盈利水平,但动态的高成长性却难以实现。因此,在引导市场、开辟新治疗领域、创造新消费理念、提高毛利润率水平等前瞻能力方面,公司管理层的关注与投入程度仍有待提高,此次转型在这方面算是刚刚开始,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