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文 冯兴元
农村金融改革早在197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最新一轮改革是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农业银行改革。
时隔18年,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中国的农业和农村一直都是一块资本旱地。要让庄稼茁壮成长,不能少了甘泉的灌溉。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农村金融改革就开始了,这些改革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的“三性”(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8)、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等。
而最新一轮改革是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这一轮改革是以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农业银行改革。
新一轮改革不能回避问题
虽然经过历次的农村金融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消除一些重要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新一轮改革所不能回避的。
一、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失衡,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日渐削弱。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相对较完善;但在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却越来越弱。
农业发展银行不但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资金运用效益不高,业务范围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退化成“粮食银行”。
在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4万多个,且撤并还在继续。
农村信用社则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运作;二是治理结构不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三是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农村小型企业常常难以得到贷款。
农村信用社这种“商业化”倾向本身不是问题,是金融机构本身的一项选择。问题是在国家的金融压制政策下,农村信用社日显单一化和垄断化,缺乏竞争,没有效率。而且农村信用社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引起的农村资金流失,估计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
二、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农业每年约有5亿亩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而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
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到国家财力限制,也不利于农户保险意识的培育。但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很高(1982—200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综合赔付率为108%),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不足5%。
3、民间金融活跃,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存在风险和隐患。有的地方利率高达官方金融组织利率的数倍。从在温州的调查看,个别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大约为月息1分半。
新一轮改革的思路
中国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是全方位的。其主要思路在于:
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如培育民营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行业或地区拆分,目前正在试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摆脱现有产权与地域框架的限制,建立多元化、跨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积极探索通过邮政储蓄回流农村资金的机制。邮政储蓄规模近几年发展较快,年增额从1998年的55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465亿元。2002年底余额已达7363亿元,其中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
但是邮政储蓄不能发放贷款,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以部分转贷农业发展银行和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方式将部分资金又返还给了农村领域,但很有限。2003年底,中央政府虽然调低了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的利率,但并没有建立起一种邮政储蓄资金与农村信贷资金之间的关系。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冯兴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