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祥军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供水发展很快。截止2000年,城市供水总能力已达12161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13.5万公里,城市供水行业拥有固定资产987亿元。然而,我国城市供水一直是当地政府主导下、划定地域界线的封闭式垄断经营模式。伴随我国加入WTO,国际化进程将会愈来愈快,行业的竞争壁垒将会不断被打破。在此背景下,我国水务行业的企业也必将面临一次全面重组。为此,笔者拟对我国水务行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我国水务行业的现状回顾
这里重点回顾我国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方面的情况。我国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隶属于政府的公益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政府投资、政府补贴经营的国营企业。80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水体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国家开始关注解决水污染问题。全国各地开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费用巨大,政府财政难以独立承担,于是开始寻求利用外资。其后,政府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促进了新一轮投资污水处理热潮。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合资或BOT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水务市场的“壁垒”坚冰从污水处理开始被撬动。
污水处理市场的资本运作对城镇供水行业影响加剧。上个世纪,由于政府的严加控制,在全国范围只有个别城市和一些乡镇出现了利用外资的情况。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放开了对供水行业外资进入的限制,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引资热潮和政府对建设资金的渴求,终于促使供水行业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
随着水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务行业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如供水行业国家对浊度的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度提高到3度,上世纪末进一步提高到1度。水质检测指标从十几项扩展到五十几项直至一百项,对水质的要求整体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在污水处理方面从开始的一级处理过渡到了二级或三级处理,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对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标准,即从开始的要有污水处理厂到对污水的全部处理。在生产处理技术上由原来的人工控制逐步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水质合格率,这也是我国绝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水质合格率由原来80%左右跃升到95%以上的主要原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水务行业的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善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软件”上如服务质量也都有了较大的转变。
二、收入、消费与水务行业发展
水务行业发展与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据《中国城镇供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占整个供水量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由上个世纪80年代占全部供水量的3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50%~60%。这个比例的变化虽然有高耗水工业的消失和工业用水利用率提高的因素影响,但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人均占有量的确呈现上升趋势。国家由此也数次调整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标准的设计规范。居民生活用水量的上升实际上是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镇居民绝大部分居住的是平房,没有单独的洗浴和卫生设备,居民消费水量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国家房改政策的推动,城镇居民基本上都实现了公寓式成套住房,拥有了自己的洗浴和卫生设备,促进了居民消费水量的较大提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价在10~20元/吨之间,每户居民每月平均消耗水量大约在10吨左右,水费的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极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了居民的水量消耗。
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水务行业的发展。居民对餐饮业、宾馆业以及建筑业的消费支出,对水务行业拉动影响最为显著。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中等以上城市商业、服务行业用水量占整个供水量的比例由以前的10%左右普遍上升到20%左右,而商服用水的价格又是所有用水价格中最高的,也就是供水企业收益最好的部分。
三、我国水务产业政策演变趋势
由于国家对公用事业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地方政府突破限制的推动,预计在3~5年内我国水务行业的绝大部分都将市场化。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预计将会出现多家跨地区的大型水务集团,我国水务市场的地域限制将会被彻底改变。
国家对水务行业的政策将会由从前的直接管理变为行业管理。根据建设部2004年1月14日的有关通知,“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问题,政策可能会对一些高耗水企业的发展实行限制,在一些用水紧张地区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限量供应。现在国家开始考虑实行阶梯式水价就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会逐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价格和加大对污水处理费征收,这样一来必然造成用水价格逐步上涨,这些因素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限制水务行业的发展速度。
伴随国家对水务企业进行投资、运营补贴的结束,也预示着居民水消费福利时代的结束。随着水价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生活中也会逐步感受到用水消费的压力,对水的浪费和不珍惜现象将会得到遏制,最终每户居民的日消耗量将会稳定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水平,而不会象现在这样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也是我国水务产业政策的目标之一。
从供给角度看,政府对供水处理质量将建立严格的监督和通报制度,建立象发达国家那样的定期向社会公布制度,以及对水质超过一定标准的预警制度,使公众及时了解自己所消费的水质。供给发展的另一变化是,供水行业的管道安装、用户接水等服务于主业其它产业将会被剥离。根据建设部的有关通知,“市政公用行业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设备生产和供应等必须从主业中剥离出来,纳入建设市场统一管理,实行公开招标和投标”。这一政策的变化会使供水企业在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被迫发生改变,如何解决好该领域的人员转移问题,将是水务企业尤其是供水企业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
四、我国水务产业的升级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现在处理水的质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的深加工产品便应运而生。近几年市场上各种水饮料风行一时,且消费量节节攀升,城市居民的日常饮用水从自来水逐步转向纯净水、矿泉水等其它更有利于健康的水产品。另外,随着水资源紧张状况的越发突显,在一些水资源缺乏地区,水的循环利用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情况说明,原有的水处理和利用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务行业需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水务产业升级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供水产业来说,小区或一栋楼实行管网纯净水供应已经在某些城市局部运行,并且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未来的供水水质应该是能够满足人们直饮的需求。
污水处理的回流利用问题也在某些缺水地区得以应用。使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道路清洗、农田灌溉以及绿化浇灌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对于供水企业来讲,水处理过程中沉淀、反冲洗等高农度泥水的排放将会受到限制,企业将不得不考虑泥水浓缩及回收利用等问题。水务行业还要考虑国家推行节水设备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总之,我国水务行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发展需要,水务行业必须实行自身的彻底变革,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在管理体制和技术进步上都要做出努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行业获得良性发展。
五、我国水务行业的市场竞争
据《中国经营报》2003年10月10日报道,英国环境部长率领多家水务公司访华推销水务合作。世界水务巨头之一威立雅以超过竞标报价两倍的价格取得了上海浦东水厂50%的股权等。截止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水务公司几乎全部涉足中国水务市场。国内水务公司也不甘落后,众多从事水务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外资青睐中国水务,因为中国有着无比庞大的市场。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0%,却只有全球7%的淡水供应。未来10年是中国的快速城市化时期,每年约有1800万农民进城,新建20亿平方米的房子需要给排水设施。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中国首席代表高中预言,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自来水的深度净化、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开发利用节水型器具等是未来中国水务五大赚钱领域”(《中国水星》网,2003年10月20日)。中国污水处理厂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水务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这样巨大的市场,没有一家水务公司能满足中国需求。中国国内尚没有形成跨区域的大型水务公司,现有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且只以当地市场为主,因此众多资金实力雄厚且运营经验丰富的“洋水务”进入中国,必将成为市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国内目前水务市场的资本运作发展迅速,国内大部分城镇的自来水和污水处理企业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每家企业的股份出售都有数家至十几家有影响的国内外水务集团参与。目前,国外和国内都有一批立足做大中国水务市场的企业集团,现今国内的水务市场竞争已愈来愈激烈,预计两三年内中国国内水务供水市场将被基本瓜分,污水处理市场可能会滞后一段时期。
基于以上情况,企业要想在中国抢得一份水务市场,就必须快速行动,迅速抢占,形成一个基本规模,然后再图拓展,这也是国内外收购我国水务产业的企业共识。我国现今的水务市场由于政府招商活动的推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动作稍慢就可能难以形成规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门槛也会越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