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地学机理

2004-04-29 00:44:03姜琦刚刘占声邱凤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姜琦刚 刘占声 邱凤民

摘要: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逐渐减少,开始进入日趋消亡的进程,从而形成了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前提条件。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松辽平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

关键词:松辽平原;生态环境;长岭弧形隆起带;松辽分水岭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4)03—0430—05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41:03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22:04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29:23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7:47:1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9:59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