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瑛
本市某重点小学的体操教练来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选体操“苗子”去参加培训。我那4岁的儿子有幸被选中。我很惊喜,儿子竟是当体操运动员的材料?真没想到呢!我甚至幻想儿子成了世界冠军,像体操王子李宁那样神气活现地站在国际领奖台上……
最现实的好处还在眼前,参加体操训练的孩子可以优先照顾去读重点小学。我一直希望儿子能读重点小学,可听说要交一笔不小的赞助费。现在可好,天上掉下馅饼来,这等美事哪里去找?
回家跟丈夫一说,他也很高兴。我们的儿子希仔,一天到晚精力旺盛,老在席梦思床上打“超人拳”,打得门牙磕掉两颗,下颌被缝了3针。现在有个地方让他去活动,何乐而不为?即便儿子日后当不成运动员,至少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能选上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住我们隔壁的5岁男孩子小榆就没能选上,可他的爸妈托人情找关系,教练终于同意让小榆来参加训练,但只是属于陪练的角色。委屈也不怕,家长天天接送小榆去训练。而我却考虑了多天仍没把儿子送去。为什么?因为我听说某某孩子在训练中跌断了胳膊,某某孩子在训练中摔伤了腿脚。再想起马俊仁训练“马家军”时的种种传闻,我犹豫不决。丈夫则坚持要送儿子去练体操,说要培养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我们还是把儿子送了去。
去的那天,教练正在指挥一群学龄前的小孩子跳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跳,跳完十级再重来。接下来的训练是倒立。一群孩子“呼啦”一下散开,各自找个地方把身子倒挂在墙壁上。在教练的帮助下,希仔终于也将身子倒挂在墙壁上。可不到一分钟,他就小脸憋得通红,小手颤抖着说:“妈妈,快放我下来。我挺不住了。”我要上前扶他,丈夫制止不让扶。儿子的眼泪就“哗”一下流下来了,眼看就要往后跌,我忙上前扶他下来恢复站姿。“妈妈我要回家。”儿子边哭边说,死活不肯重来。教练说,几乎所有的孩子刚开始都这样,做家长的要硬下心来离开不要看才行。急不得,先习惯几天,慢慢就会适应了。我们点头,带孩子回家。
可第二天我就打退堂鼓了,对丈夫抱怨,每天下班前,我得丢开手头的工作去幼儿园接儿子出来,然后送他去那所重点小学,搭公共汽车要二十多分钟,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放下孩子赶回家做饭,然后又回过头去学校接训练完的孩子回家。咱家住的地方又偏又远,要爬三个坡,徒步蹬十层楼,只来回的路上就得折腾一个多小时,天天如此你受得了吗?我可受不了。这体操冠军不当也罢。
我们的邻居小榆则每天去接受体操训练,风雨无阻。据了解,小榆经过这一年多的训练,体能、技能均已超过许多正式录取的孩子。每天我们晚饭完毕,一家人围着看电视时,小榆才回来。他每天回来必先叩我们的房门,而不是急于回自己的家。他进来的目的是想与希仔玩一会儿,哪怕只站半刻也好。我不止一次地逗他:“天天跑步、压腿什么的,你觉得好玩吗?”小榆面无表情地摇头。我认真地说:“去训练也好,将来当个世界冠军多神气!”“什么叫世界冠军?”小榆茫然地反问。我怔住了。而小榆的父母则说:“将来当不当运动员并不重要,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不由肃然起敬,感到自己与小榆的父母相差太远了。我想,有了这种锲而不舍的毅力,无论小榆将来做什么,他都会成为未来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