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方(方名痛泻饮)
方药:炒白芍20~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功效:养血柔肝,行气止痛。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慢性肠炎。
疗效: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4.3%。
(详见《湖南中医》1987年第6期)
细菌性痢疾2方
柏马汤
方药:黄柏100克,鲜马齿苋200克,大蒜、陈皮各50克,蔗糖250克。
功效:清热解毒,宽肠止痢。
用法: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
主治:细菌性痢疾。
疗效:绝大多数病人服此方2剂后,自觉症状消失,食欲逐渐恢复正常,精神体力日渐好转,并恢复工作。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病例随访半年未复发。
白头翁汤
方药:白头翁18克,黄柏、秦皮各15克,黄连9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期间忌服生冷油腻之品。
主治:细菌性痢疾。
疗效:经治30例,治愈28例,占93.33%。
(详见《实用中西医结合》1996年第12期)
手足癣方(方名藿香明矾散)
方药:霍香25克,生军(即生大黄)2克,黄精、明矾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炮制及用法:上药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时,经煮沸冷却后,将患部浸洗3~4小时。用药期间,5天内不用肥皂或接触碱性物质(如石灰等)。一般用l~2天即可告愈。
主治:手癣、足癣。
酒糟鼻方(方名黄柏青黛散)
方药:黄柏、大黄各5克,硫黄、青黛各4克,珍珠、轻粉各1克。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炮制及用法:取黄柏、大黄烤干后,研细末过120目筛;把珍珠、轻粉、硫黄、青黛研细过120目筛。然后将以上诸药混合后,用煎熬好、并冷却凝固的猪板油适量,搅拌均匀,装密封瓶内备用。在治疗时,先用温开水将鼻部洗净擦干,然后将备用药膏涂于患处,每日3~4次,一般 7天治愈,最长疗程 15天。
主治:酒糟鼻。
疗效:治疗酒糟鼻34例,治愈31例,好转2例,l例因中断治疗无效。
(详见《四川中医》1987年第5卷第7期)
新生儿脐炎2方
荆芥液
方药:荆芥30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浓煎200毫升,去渣取液,趁热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涤患处。每日2次。
功效:清热祛湿,收敛固涩。
主治:新生儿脐炎,属湿秽渍脐型,脐带脱落后,脐窝仍湿润浸渍不干,创面微红、肿胀,全身状况良好者。
马齿苋散
方药:马齿苋20克。
用法:上药烧后,研末,敷脐。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新生儿脐炎,属毒热内侵型,脐部红肿痛,甚则糜烂,脓水流溢,恶寒壮热,啼哭烦躁,口干欲饮,唇红舌燥,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类风湿性关节炎外洗方
方药:川乌、草乌各20克,细辛15克,川芎、木瓜各30克,羌活10克。
用法:加水 2000毫升,浸泡约 30分钟,武火烧至沸,再文火煎20分钟,滤出药液。如法再煎2次,3次药液合并,趁热熏洗患处30分钟(洗后需避风2小时),所剩药液可加热再洗,l剂药用2天,每天洗1~2次。1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四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侵型,病初起,晨僵,关节走窜肿痛屈伸不利,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遇寒则剧,局部畏寒怕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者。
疗效:治疗49例,痊愈3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