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林墉

2004-04-29 00:44姚玳玫王璜生
广州文艺 2004年4期
关键词:画画艺术

姚玳玫 王璜生

人生注定要经历许多厄难,在厄难中更能见出一个人真正的“本我”。1998年下半年伊始,聪明绝顶、思维敏捷且一向自信的林墉,突然觉得身体有说不清楚的不适:心情烦躁,喜怒无常,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现象;嗜睡且有昏睡症状。他万没有想到,向来干什么事都得心应手的自己即将面临一场身体的厄难。1999年3月初,赴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前夕,林墉突然昏倒,根据化验结果,医生的诊断是,脑子里有瘤,需要立刻动手术。这是一场谁也说不清结果的大病。据说,手术前,许多朋友和同行为他担忧,他却不无风趣地说:“如果手术不成功,我今后就画儿童画了。”脑子,对于林墉来说,与生命一样重要。一向靠脑子,靠机敏的思想和横溢的才气而活着的林墉,不能接受脑子有问题一类的事实,更何况,是什么样的瘤,手术能否顺利,也就是说,生命有没有危险,谁也说不清楚。命运把林墉一下子推到了生死未卜的临界线上,让他接受着与疾病、与死亡相抗争的磨难。如今,3个年头过去,他终于从大厄难的熬煎中挺过来。这个过程是严酷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它让他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让他亲近并且真正走进了一个平凡而实在的人生世界,让他对活着、对存在,油生敬畏之心,并更能领会其中深深浅浅的蕴意。那天,从医院第一次回家,他大哭了一场,就像他病后第一次能独立走路时的大哭一样,他说,从未体会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家是如此的可爱。他说,他一辈子的泪加起来,还没有这一次流得多。总之,厄运造就了一个新林墉。

1999年3月9日,林墉做了开脑颅手术。术后的第十八天起,仍处于失忆状态中的林墉开始画画。在画本面前,于林墉来说,线条的运用和型的构造是他一种天然的无需记忆的能力。他用颤抖的手,涂涂抹抹,就是一张造型依然准确的人物速写。从那时起,他不停地画,混沌的脑袋,别的事情都记不起,也做不了。惟有画画,乱涂乱抹,是他所能够做的,也是他活下去的支撑——他说,画画成为他惟一的生存方式。而比术后的画画更早几天,他试图写字,却发现脑壳里一片空白。字,他一个也记不起。他开始像蒙昧孩童学识字那样,练着写字和记忆字,在苏华的悉心指点下,一个一个地学。歪歪扭扭,写出来的只是字形的大致接近却不是要写的那个字。原本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林墉变得力不从心,茫然无措。在术后的那段挣扎着的日子里,无论说话、写字、画画、走路,都让他万分吃力,他常常用大哭来表达他心中的这份无奈。生命经历着如此艰难的时刻,每跨越一步,自信心都要遭受沉重的打击。幸好,林墉也有他非常“天真”的一面。他将自己的身体交给苏华她们去料理,他不过问自己的病情,不懂得如何探热,吃药时专择颜色漂亮的药吃。他孩子般地假装熟睡以抗拒到医生处去按摩或到高压氧房去吸氧。这些孩子气的做法,缓解了他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学会以非理性的、“妥协”的方式去重新生活。惟一没有放弃的,就是画画、写作和感受人生。

也许,命运还是偏爱林墉——在他的脑颅遭受重创之后,没有让他丧失思考、记忆和表达的能力。在捱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之后,他又重新开始。他发现,术后,他的右眼球有一半看不清东西;画画或写作常常被突如其来的一阵头晕所打断,脑壳里一片空白,好多字,怎么也记不起来。但这些障碍,并没有把他难倒。他根据自己的条件作了调整,不再画巨幅的艳丽美人,而是画人物小品,像渔翁、樵夫(男性老人)之类带有自况、自喻、自讽意味的人物形象。手术一年后,他画出了病后的第一批画,昔日谈笑风生的林墉的影象,又重新浮现于画面之上,但,那又已经不完全是昔日的林墉。

我们曾在一篇题为《霸悍的恣丽》的文章中谈到,林墉绘画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文学性。他善于以风趣的文字表述机智的思想,并将之融进恣肆排阖的形象之中。2000年在逸品堂展出的他病后的新作,充分体现着他这方面的特点,甚至,体现得更彻底更玄妙。如果说他以前的画有些像恣丽的散文杂文,那么,他病后的画,更像简约的诗和警句。他说,他在尝试“团块”和“芒”的效果,王肇民的画就有这种效果。对于造型的“团块”特点,似乎较易理解,而他所说的“芒”指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按我们的理解,应该是一种高质量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的释放,也即在这种物体周围有着光一样的气场,令人产生眩目的感觉。王肇民的水彩静物,那背光的苹果,那方正的造型和笔触,确实有着令人目眩的光芒,令人感受到从画面和造型所折射出来的一种富有力量感的光。在中国画中,将“团块”和“芒”作为创作意向和审美目的加以追求,这似乎给一直争论不休的所谓“笔墨”注进了新因素。强调笔墨本身的质感,突出笔、线与团块造型,墨块与素白的宣纸之间的既差异又互相辉映的关系,强化画面具有冲击性的视觉效果,应是林墉追求的所谓“团块”和“芒”的要义。在林墉的这批作品里,造型(人物造型、树石造型、抽象造型)是简约而似是而非的,似一团团黝黑的石头,置放于通透的空间,迸发着一种独特的光感和质感,同时引发着绘画者自我发泄的思绪。往日机智的林墉,在他病后的作品中,更多了一份历经沧桑后的调侃感和顽童感。在那些简约而抽象的画面上,他题上许多读来似曾相识却又别有新词新意的文字,如“有力无心”、“老来戴枝花,也可壮壮胆”、“我笑他们叫”、“天太冷,饮茶都无人”、“酒耶茶耶皆有味”、“老天有目”、“自种自看”、“何必说”、“沉默是金”、“只看鱼不钓鱼”、“大把胡子容易、日有一绝真难”、“有水果吃、坚决不抽烟”、“不抽烟,好,无烟抽,不好,抽了烟,不抽,好好,好到无烟抽,有什么好,好时抽一抽,真好”……看似平淡浅白的文字,细细体味,会体味出无穷的玄妙来。那是他那个阶段的心境和思维活动的绝妙写照。

在逸品堂展出的这批画,体现了林墉病后自我心境和艺术感觉的一次大调整。尽管他犀利的个性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毕竟,较之以前,他的画面变得苦涩、简约而抽象。没有铺张的繁丽,没有夺目的颜色,少了些汪洋恣肆的大形象、大笔墨和令人目眩的华丽美人。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绘画的题材和风格的变化,而且应该是画家人生观的变化——绚斓之后的归于平淡,是林墉病后整个人生态度和艺术方式发生变化的大致趋向。一年后,他又推出一批山水画,再次演绎着他的苦涩、简约而抽象的艺术意念,不同的是,随着身体的日趋康复,他更能得心应手地借鉴他所敬仰的黄宾虹山水画的笔墨方式,来画出他心中的山山水水。

以1999年的生病为界线,林墉有声有色的一生,可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如果没有前段如火如荼的辉煌的映衬,就没有后段的回归平淡的沉厚的韵味。曾经咤叱风云的林墉,直到病倒之前,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广东美术界的一面旗帜,一位领军人物。无论是他的艺术才华还是他在艺术界的感召力,都堪称出类拔萃。

林墉,1942年出生于粤东潮汕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70年被借调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画创作组,开始了他第一个时期的创作。那是一个需要“历史画”、需要历史画家、也能让革命历史画一纸风行的特殊年代,好多画家,就在那个时期脱颖而出,闻名于天下。青年的林墉遇上了这样一个历史年代。参加历史画创作组,点燃了他艺术生命的火花,使他年轻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尽致的发挥。他的一批历史画巨作在那个时期接连问世,《八路秧歌进村来》、《百万雄师过大江》、《好得很》、《调查归来》等。他为这些历史画投入了他所有青春的激情和心血,连同他对生命、对历史的富有浪漫色彩的认识。众多的人物形象,宏大的历史场面,充分体现着林墉驾驭画面和各类形象的能力。尽管事后,林墉对这批历史画在描绘历史的真实性方面的某种欠缺颇有难言之感。

80年代之后,林墉开始转向描绘平民百姓。他的访问巴基斯坦的那批作品,是一个转折,呈现了他对人物形象、尤其对女性形象的独特的把握和描绘方式。之后,他全面投入对人物画的创作之中,并且逐渐形成他的以“大美人”形象为代表的一种恣丽、洒脱、斑斓的人物画风格。他不仅画画,还写散文、随笔、小说和诗词,出版了《红眠床·红木屐》、《大珠小珠》、《林墉小品》等一批作品集。他凭他的才气和才情,吸引了艺术界的一帮朋友,甚至成了众多追随者仰望的对象和中心。于是,林墉被推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美术界新的领头人。

尽管人生和艺术道路并不平坦,林墉却是非常成功的。他聪明绝顶、思维活跃、机锋敏捷,个性独特而丰富,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林墉丰富而多面的精神个性。他的精神气质包含着诸多貌似互为矛盾,实却相生相长的元素。比如,他的为人作画,既有睿智思辩的现实责任感,又有神采飞扬的诗意情怀;既有阳刚的男子霸气,又有如水的女性柔情;既有从众随俗的平常心境,又有我行我素的咄咄个性;既有粗疏狂放的大家手笔,又有绮丽纤细的匠心匠气;既有学院派艺术家对正道正流艺术的推崇,又有民间艺人对野技俚音的嗜好……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普通人,林墉的精神气质都是独立脱颖,丰富多面的,不同的精神元素在他身上矛盾而共存,赋予他不论是为人还是作画的一种特殊魅力。

林墉有天然的江南才子气,他成长于岭东潮州这个至今仍古意盎然的古城。古城对于林墉,不仅仅有生活的风俗习惯的浸染,更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精神氛围的滋养。在那里,典雅的建筑,繁丽的木雕,精致的刺绣,细软的语音,各种心灵手巧的民间小工艺……陪伴着林墉的成长,更何况,林墉有一个以设计刺绣图稿为业的父亲——潮州古城典型的民间艺人。“古城——父亲”的多重影响,赋予林墉以天生良好的艺术感觉,奠定他作为南方画家的天然本性和品貌风格。80年代至90年代上半叶,当社会性的审美心理更崇尚苦涩、艰辛的“西北风”,对南方的“浅俗甜美”风格不屑一顾的时候,林墉我行我素地推出一批以“清新艳丽”为基调的人物画。以头遮芭蕉叶的南方少女形象,挑战蹲墙角抽烟袋的北方老汉形象。他率性而行,忠实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才情和个性,型构自己的艺术形象,形成其与北方艺术相抗衡的南方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追求,使他在备受国内美术界同行的关注的同时,也颇遭一些异议。而恰恰,林墉的魅力,正体现在这种褒贬不一的争议性上面。在这个过程中,林墉泰然而自信,他喜欢走向极端,让四溢的睿智和才华激化,并融解在他的形象和构图之中。他的“大美人”形象,美得无所顾忌,美得让人颤栗——这种大胆的笔法,非林墉莫属。

一直活得自信而泰然的林墉病倒了,病倒后又重新站起来的林墉,少了一些霸悍扩张之气,多了一些平和疏淡的超然,一份平常之心。他变得更有人情味,人间味和世俗味。他说,我不是什么伟人,也不敢以有深刻而伟大的思想自居。我是一个普通人,能好好活着,画点画,与朋友聊聊天,就满足了。我不怕俗气,甚至本能地喜欢接近俗人俗事,觉得俗才可爱可亲,这是我的难移的本性。我愿意到有人的地方走走,到菜市场去走走。在那里,我如鱼得水,能找到感觉。如果以后画画,我会更考虑画些老百姓看得懂和喜欢看的画。

林墉还是以前的林墉,但又不是那个林墉,他说,他正在“重新做人”。可以说,以前的林墉,画美人美得令人心惊肉跳,那劲健的线条,恣丽的色彩,那放肆而坚定的用墨,构成了潘天寿“一味霸悍”美学趣味的南方新品格。而现在的林墉,走向简约,走向平和,在“墨团团中见精神”,那种能量的蕴藉,那种“芒”的迸发,那种更具日常情怀的亲切感,均让人回味无穷。似乎感到,他已经找到一个真正的林墉,本我的林墉。

猜你喜欢
画画艺术
六一啦 学画画
纸的艺术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一起来画画